不过,既然已经得罪了真宗和章献太后一次,那还差第二次吗? 赵昚@赵匡胤(十大帝王):“真宗早期还算是位勤勉的皇帝,后期他厌战怕战,再加上身体不好,就不愿耽于繁忙的政务,逐渐变成了一个求仙问道、迷恋仙丹的人,他将很多朝廷事务委托给刘皇后处理。后来仁宗继位,国事也多仰仗刘太后。” 作者有话说: 第84章 武则天:治国与性别无关,你们别混淆概念! ◎武则天:“历朝历代男性皇帝的数量更多,昏庸者、亡国者多不胜数,即使◎ 赵昚嘚不嘚的秃噜出这么一大段话, 害怕自家先祖误会,又怕将真宗皇帝和章献太后得罪死了,以后没好果子吃。 于是, 他又急急忙忙的补充道: 赵昚:“刘太后执掌大宋权柄数十年,期间并没出现外戚乱政、欺压宗室等情况。刘太后英明果断、正直刚毅, 令人心悦服。在她的悉心治理下, 朝政清明、正气蔚然, 大宋政权得以平稳过渡, 百姓也实现了较长时间的安居乐业。” 屏幕前,不管是赵匡胤还是刘娥,两人都极其满意的点了点头。 赵匡胤:这个刘娥还算不错。 刘娥:这个赵昚还算客观公正, 没有故意抹黑我、给我栽赃罪名。 而电脑桌前的武则天更是撇了撇嘴,差点羡慕哭了。 瞧瞧人家这后裔, 对于女主干政的评价这样公正, 哪像自己的三孙子,竟然直接把武周万国天枢焚烧了, 明显就是恨毒了自己。 幸好自己跟九郎葬在了一起,不然,只怕李家后裔都想掘她的坟! 可武则天哪里能想到,刘娥虽然干政, 可并没有改朝换代。 哪像她,改国号, 迁都城,换宗庙,改国姓, 这完完整整的一套下来, 已经是彻底的改朝换代了。 如此一来, 李唐后裔能不恨她吗? 赵匡胤(十大帝王):“嗯,这刘娥还算不错。可一旦出了女主干政的先例,也难免有些女子目光短浅、借机谋取私利,反而毁了祖宗基业。例如那个向氏,不听大臣之言……,唉~” 看到他的话,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叹了一口气,脑海中不由自主的闪现出自家妈妈、奶奶的所作所为,颇有中同病相怜之感。 女主干政的问题屡见不鲜,这个问题一直屡禁不止。 有的皇后、太后的确有真才实学,能将天下治理的海清河晏;可大多数都是平庸之辈,不仅纵容外戚乱政,更甚者,胡作非为、远贤亲佞,直接将王朝带上绝路。 司马绍:“不错,我们晋朝就深受其害。例如独揽大权,杀害朝中重臣,又杀害太子,激起了宗室诸王的“讨伐”,最终身死、却引起“八王之乱”的贾南风。” 元修:“我们北魏也有一位,私生活混乱,任由自己的宠臣在宫廷中胡作非为,甚至亲手毒杀当皇帝的亲生儿子,谎立孙女为帝,最终被尔朱荣沉入黄河的胡太后。” 洪秀全:“还有某清那位,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太后。放最狠的话,跑最快的路。唉~,真是越想越气!” 元恪@元修:“胡氏?亲子为帝而不被赐死,难道是……,可我的皇后是高氏,怎么胡氏成了太后?不应该啊!” 元修@元恪“宣武帝所料不错,孝明帝即位后,尊胡氏为皇太妃。可其精于权谋,野心勃勃,除掉皇太后高英和权臣高肇,而后临朝称制。如今,北魏已经风雨飘摇了。” 元恪:“别说了!我为她打破祖制,她却是如此恩将仇报?!我这就遵循子立母死的祖训,这个制度真是好啊,一定要严格执行,我说的!” 元修:“前有尔朱荣,后有高欢、宇文泰,如今这世道,权臣辈出,恐怕我……,保不住祖宗基业了!” 晋朝皇帝们:说起来都是泪啊! 晋武帝位面。 司马炎不可置信的看着容貌丑陋的贾南风,脑海中不断回响着刚才看到的内容。 一时间,他心乱如麻,竟不知该说什么…… 而太子司马衷却仍是一脸懵懂,小声和自己的儿子称兄道弟,玩的不亦乐乎。 北魏皇帝们(第一反应):母杀子?还有这等耸人听闻之事?? 北魏皇帝们:稍等,我好像错过了什么重要信息。北魏……,亡了? 这一刻,北魏开国之君拓跋珪的脸色尤为难看。 他提出的这个制度也是受到了汉武帝的影响,本意是遏制外戚专权。 虽然太后与新皇帝之间存在隔阂,不乏有争权夺利的事情发生,可若想彻底的改朝换代,那大臣们也不会坐视不管。即使是皇帝被太后完全压制了,最多,也就是换个皇帝罢了,北魏依然是拓拔氏血脉。 所以说,这个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北魏的统治。 非亲生母子也就罢了,没有血缘亲情,在权利争夺中杀了名义上的儿子也不足为奇。 可虎毒不食子,谁能想到,这胡氏竟然毒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简直荒唐! 拓跋珪勃然大怒,一脚踹翻了眼前的胡凳,抽出腰刀一阵劈砍。 这拓拔宏刚刚才说了自己的功绩,他正高兴的眉开眼笑的,觉得这后代真是优秀,咱北魏脸上有光。 可谁知,短短几息过后却听说北魏要亡了?! 这简直是晴天霹雳,让他忍不住怀疑人生。 拓跋珪:大概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清朝皇帝们: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说这位太后了,此人究竟是谁? 康熙位面。 玄烨忧心忡忡的背负着双手,在大殿中来回踱步。 这个清朝的太后,洪秀全已经说过好几次了,可大清却始终不知晓此人的真实身份。 对他来说,这无疑一把是悬在头顶的尖刀,随时都有可能骤然掉落下来,猝不及防之下就砍了大清的脑袋。 可大清本来就是最后的封建王朝,无论是自己,还是老四、弘历他们,大家都没听说过此人。 也就是说,此人大抵在大清后期,与洪秀全等人差不多处在同一时代。 可洪秀全他们明显对大清心怀不满,他们是绝对不会将此人的真实身份告诉自己的。 即使他们想除掉这个祸害都不从下手。 这可真是,老虎吃天无从下爪,心有余而力不足。 …… 虽说赵匡胤的话也有几分道理,历朝皇帝们也举了许多例子来佐证,但武则天依然表示不赞同: 武则天(世界霸主):“我觉得这个观点有失偏颇。古往今来,获得实权的女子极少,大部分干政的女子都只是在皇帝默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力,只是皇帝的棋子。更何况,历朝历代男性皇帝的数量更多,昏庸者、亡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