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39(1 / 1)

帝们顿时有些坐不住了。 可苻坚却有些受宠若惊,他知道,是皇帝能如此评价自己,多亏了拓跋焘和宇文邕的科普。 苻坚@嬴政:“不敢不敢。始皇帝谬赞了,我和您之间,还差得远呢。” 苻坚@拓跋焘@宇文邕:“二位也统一了华夏北方,亦是一方雄主,功绩不凡。” 虽然他嘴上这也说,可他心里门儿清。 你们二位表面上是在夸我,可咱们三个都是统一了北方的君王,你们在夸我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夸赞自己呢? 苻坚:商业互吹是吗?我懂! 听了苻坚的话,拓跋焘和宇文邕顿时开始倾诉自己那一肚子的苦水: 拓跋焘:“实不相瞒,长江天险实在是最佳的屏障。我统一北方后与同时期的南朝刘宋多次展开过战争,可最终谁也奈何不了谁。最终只能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华夏历史也正式进入了南北朝时代。” 刘裕:“刘宋?这个国号好生熟悉。难道,我的长子刘义符即位后竟有如此作为?不应该啊?他的能力我再清楚不过了!” 刘义隆@刘裕:“父皇!这是我!知子莫若父,以你对大哥的了解,他哪里有这样的本事?是我开创了“元嘉之治”的盛世局面,使得刘宋王朝成为这一时期里最为富强的国家。” 拓跋焘@刘义隆:“最为富强的国家?怎么?这就是你在元嘉七年、元嘉二十七年,两次下达北伐号令的底气?只可惜,你们刘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我带兵一路南下,一直打到了长江沿岸,数万马匹饮马长江。还曾扬言:刘义隆你如果再敢闹事,我就跨过长江打你的屁股!” “我还记得,那时的你老实的不得了,连个屁都不敢放!” 刘义隆:“……” 宇文邕@拓跋焘:“不止这两次。元嘉二十九年(公元452年),您被杀,刘义隆得知北魏政变一事,认为有机可乘,于是他趁着北魏内乱发动第三次北伐征战。但由于多方原因,这次北伐的结果依然是惨败。” “接连三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宋文帝刘义隆也因此备受诟病,最终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从此以后,南朝的刘宋王朝便动荡不安,逐渐衰败下去了。” 听了宇文邕的话,刘义隆不禁朗声大笑,这个拓跋焘,真是他的此生大敌。 可到头来,谁能想到这个不可一世的对手竟死于他人之手? 刘义隆@拓跋焘:“瞧瞧,你的做派实在不得人心,连你的朝臣们都看不下去了!” 拓跋焘:“……,你且等着,我这就跨过长江去打你的屁股!” 朱棣(航海先驱)@刘义隆:“宋文帝你先别急着笑话别人。据我所知,你也是被人所杀,死于太子之手。” 刘义隆:“……” 拓跋焘@刘义隆:“哈哈哈!还好意思笑话我?你被亲子所杀,又能好到哪里去?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看着这两个隔岸相争了一辈子的欢喜冤家到最后竟落得一个下场,仗着时间上的优势,隋唐明清的皇帝们难免起了捉弄之心: 李世民(大唐之光)@拓跋焘@刘义隆:“我有一个故事,故事里的两位主人公一生相爱相杀,故事极其感人,请各位静听。” “某鲜卑族首领,15岁时即皇帝位,成为该政权的第三位皇帝。” “差不多同一时期,某汉族政权,17岁的少年帝王即皇帝位,成为该汉族政权的第三位皇帝。” “鲜卑族皇帝杀了一位三朝老臣,此人是他们能够统一北方的最大功臣。” “而那位汉族皇帝也杀了一位三朝老臣,更是当朝开国元勋。” 崔浩:“我……,感觉这剧本有些熟悉。” 檀道济:“我好像这两位知道是谁了。” 檀道济@拓跋焘@刘义隆:“命运无常。或许,这就是历史罢。” 拓跋焘@檀道济:“什么意思?你说清楚点!” 刘义隆:“此言何意?” 檀道济:“二位陛下别急,接着往下看便是。” 唐高宗位面。 李治对自家老爹的性格在清楚不过了,何时见他这么殷勤过? 无事献殷勤肯定不安好心。 不过,他眉眼微动,也止不住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打算掺和一脚,彻底把水搅浑。 李治(十大帝王)@李世民(大唐之光):“爹你先歇歇,喝口水。接下换来我来说!” 李治(十大帝王):“某年,42岁的鲜卑皇帝不甘心与汉族皇帝平分天下,于是做起了“饮马长江”的美梦。因此,他亲自率领十万步骑兵分多路南下,打算展开一场灭国之战,可却在豫州要地悬瓠城遭到汉族政权的顽强阻击。” “鲜卑皇帝原本信心满满,认为会直捣黄龙、一举杀到建康,从而一统天下。然而十万人苦苦围攻只有数千兵卒的悬瓠城,攻打了四十二日天都没有成功攻破,最终只能大败而归。” 北魏。 随着故事的深入,拓跋焘逐渐发觉,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劲。 拓跋焘:“……,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怎么这样熟悉?” 第92章 孙权:“……曹贼,休要猖狂!” ◎曹操@刘义隆:“对标一下同样地处江南的孙权。若说统一天下的话,南方◎ 看到死对头的发言, 刘义隆也不甘示弱的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刘义隆:“实不相瞒,我也感觉这个主人公很熟悉,汉族皇帝、17岁继位, 还有个鲜卑族的仇敌,这……” “这说的不就是我吗?!” 拓拔宏@拓跋焘:“那什么, 我也觉得那个鲜卑族皇帝很眼熟。太武帝要不要仔细想想?” 北魏。 经过提醒后, 拓跋焘也反应过来了: 拓跋焘:“!!!这个鲜卑皇帝、饮马长江, 这正是我……” 雍正:“啊~, 你们才发现啊。我们都差点说不下去了,我也是到今天才知道,憋笑实在太辛苦了。 拓跋焘、刘义隆:“……” 两人顿时满头黑线。 是吗?那可真是辛苦你们了! 听了半天才发现故事的主人公竟然是自己。拓跋焘和刘义隆心中都产生了一股难以言喻的羞耻。 这一刻, 他们蜷缩着脚趾,差点扣出一座魔仙堡来。 可转念一想, 两人又面露惊恐, 如坐针毡。 不行,不能再让他们爆料了, 因为,爆料越多社死越快。 拓跋焘:“诸位听我一言。这事儿我们可以私下里说,就不占用公共资源了。stop!jpg. ” 刘义隆也难得放下心中的成见,努力助攻: 刘义隆:“啊, 对对对!这是隋文帝杨坚的主场,说我们俩的事儿不合适, 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