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大的十全老人乾隆又暗戳戳的添了一把火: 乾隆:“刘宋王朝, 立国59年, 共10位君主。 萧齐王朝, 立国24年,共7位君主。 南梁王朝,立国55年,保守来说,共5位君主。 南陈王朝,立国32年,共5位君主。 所以说,面对这种情况,刘宋应该捂嘴偷笑才是,高兴点。” 刘义隆:“呵呵!笑不出来,也高兴不起来。” 刘裕@乾隆:“难道你清灭亡时你能笑得出来?我真的佩服你,可是我没你这么心大。” 乾隆:掀桌!怫然不悦! 萧道成:“萧齐,亡了!” 萧衍:“萧梁也亡了。” 陈霸先:“南陈,没了?” 乾隆:……大清,好像也没了! 这一刻,诸天万界里又多了四个伤心人。 …… 这本来是杨坚的主场,可现在,话题似乎越来越偏。 见此情景,始皇帝不得不出来维护秩序: 嬴政@柳洹:“既然故事也讲完了,那就继续说杨坚的事吧。” 汉武帝也紧随其后,接着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刘彻:“之前说南北朝时期要想统一天下绝非易事,那问题来了,隋文帝杨坚是怎么做到的?” 隋文帝位面。 杨坚捋着胡子,眨了眨眼,粲然一笑。 想知道? 我偏不告诉你! 柳洹也停止了吃瓜看戏的步伐,整了整脸色,视频中再度传出她的声音: 【几百年的纷乱中,众多少数民族逐鹿中原,期间也不可避免地被汉族文化所影响。 很多少数民族都改汉姓、着汉服、说汉语,主动推行汉化政策,使汉族文化深入人心。 在战争中,各个民族都在经历着战乱、灭亡、融合,无法独善其身,整个局面乱成一团,但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 经过了漫长的战乱和纷争,无论是权贵还是普通百姓,所有人都渴望统一,重建一个稳定国家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隋文帝杨坚原本是汉人,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要求汉人改为鲜卑姓氏,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赐姓,杨家被改为普六茹氏。 等到杨坚掌权之后,他当即恢复汉姓“杨”,还下令并让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之中改姓的汉人恢复汉姓,“以前赐姓,皆复其旧”。 因为此时的杨坚以汉人的身份取得了鲜卑人宇文氏的江山,于是,他立刻得到了当时北方最有权势的“关陇集团”的支持。 而南朝各朝皆被汉人士族所统治,他们看到北方不再是胡人所统治,而是汉人当权,内心的抵触也有所收敛。 南北方的界限也逐渐开始化解了。 而此时,天下一统的呼声愈发强烈,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杨坚登基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隋朝的经济稳定发展,军事力量也大大提升。 与此同时,他仅剩的两个竞争对手——西梁本就是隋朝的附庸,几乎没有与隋朝抗衡的能力。 随着隋文帝的一声令下,西梁皇帝萧琮直接称臣,入隋朝为莒国公,西梁就此废除。 另一个竞争对手则是南陈,皇帝陈叔宝荒废朝政,沉溺酒色、耽于诗文和丝竹,朝堂上尽是奸佞之辈,南陈已经被折腾得腐朽不堪。 可以说,此时此刻,面对着这样的对手,隋文帝占尽了天时和人和。 于是,他也顺势而为,一举完成了华夏的统一。 公元588年,隋朝兵分三路,共五十余万大军,向南陈发动了攻击。 而陈叔宝还沉浸在无知者无畏之中,他自认为偏安一隅,可保国祚。 便对臣下说:“我们的都城建康有霸王之气,以前北齐三次进攻,北周两次进攻,都没有取得成功,而这次隋军能有什么建树?” 隋朝大军本以为可此战会是一场残酷的厮杀。 可出乎意料的是,不知是陈叔宝不得人心,还是百姓们太过渴望统一和安稳。 总之,隋军所到之处,南陈军队都踊跃投降,兵不血刃的拿下大片领土。 到了南陈的都城建康后更是一帆风顺,南陈的将军当了引路人,直接带领着隋朝大军进入城中。 陈叔宝仓皇逃窜,带着两个嫔妃躲进了枯井中。不久后即被隋朝士兵发现,士兵们对他喊话,再不上来就扔石头下去。 陈叔宝立即爬了上来,连连求饶,选择投降隋朝。 这样顺风顺水地收复另一个王朝的过程,在历史上非常罕见。 这样难逢敌手、一路所向披靡的统一之路更是令世人惊叹。 隋文帝统一分裂了280多年的中国,他的统一之路看上去好像非常容易。 可是为了这一刻,他整整筹谋了十几年。】 对于这个解说,历朝历代的有为之君们都表示赞同。 嬴政:“原来如此。杨坚此人,有大才。羽翼未丰时善于隐忍,审时度势、伺机而动。登基后治理好大隋,提高自身实力,耐得住统一天下的迫切心理、不急于一时,再加上对手拉胯、自寻死路,可以说是大势已成啊。如果统一天下的不是他,那才让朕意外呢!” 刘邦:“我瞧着,隋文帝这统一之路,没的说,连政哥都有些羡慕了。毕竟他家是奋六世之余烈才横扫六合,而隋文帝仅凭一己之力就完成了统一大业。两厢对比,实在有些过于惨烈了,恐怕政哥都要羡慕哭了!” 嬴政:…… 大秦。 始皇帝紧抿着嘴角,神情冷肃,只是眼神略显闪烁,稍有些不自然。 隋文帝只有两个对手,一个直接投降称臣,另一个也日薄西山、江河日下。 而隋朝在他的统治下蒸蒸日上,可以说,隋朝统一华夏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而且他只需征战南陈即可,这就大大减少了士兵和粮草的损耗,这些节省出来的人力物力足以用来做其他的事。 说句心里话,对于隋文帝这样的统一之路,谁能不羡慕呢? 始皇帝暗道:这老流氓眼睛真毒,绝不能被他看穿了朕的心思。 他是谁,他可是始皇帝。 始皇帝怎么可能羡慕别人? 即使有也绝不能承认! 嬴政:我羡慕他?真是天大的笑话! 嬴政@刘邦:“老流氓别油嘴滑舌的,少说话!看你的盘点去!” 刘邦@嬴政:“政哥你别酸……,咳咳,口误口误。你别急,在我刘季心里,谁都比不过你,你才是最棒的!” 嬴政@刘邦:“一派胡言!谁酸了?朕才没有!” 刘邦@嬴政:“是是是,政哥没酸,是我酸了。我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还好政哥人帅心善,让我在沛县当个小官,也算勉强能够度日。我四十八岁起兵,五十五岁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