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说: 注1:杜牧《隋宫春》 第97章 朱棣:“现在我是高兴了,可我爹不高兴!” ◎朱元璋@朱棣:“老四啊,你怎么也成“祖”了?这好似不合规矩!”◎ 但是隋朝的科举制并没有摆脱察举制的枷锁, 根本算不上真正的科举制! 可杨广他的确设立了进士科,通过考试选取人才。 这又该怎么说? 杜牧越想越觉得想不明白,他脑袋发蒙, 整个人都晕乎乎的。 下一刻,越来越多的人出来解释杨广那些举动的重要意义: 朱元璋(平民榜样):“杨广出身弘农杨氏, 可他背弃了自己的阶级, 为底层人打开了阶级晋升的通道, 打破了门阀垄断朝堂的局面。虽然由于种种因素, 当时的科举制并不是真正完善的科举制。但是说句实在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你能考进士、能站在这批评他, 而没有因为九品中正制的门第取士而籍籍无名,这其中有他的一份功劳。” 朱棣(航海先驱)@朱元璋(平民榜样):“爹, 这你就说错了。我刚才查阅了资料, 人家杜牧的家族被称为“京兆杜氏”,也是长安的一个名门望族, 出过有很多高官和名人。比如开国名相杜如晦,大作家杜甫等等,人家的祖父还当过宰相。也就是说,即使是“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士族”的九品中正制,人家杜牧也依旧能做官。狗头” 杜牧:…… 此话一出, 诗会中那些寒门出身的同窗和好友们看待杜牧的目光顿时就不一样了。 领悟了皇帝们的解释后,他们的心态也发生了转变。 是啊,若是没有隋炀帝科举取士, 他们这些寒门学子将永无出头之日。 而那些门阀、名门望族出身的人, 即使没有才学、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 也依旧能凭借出身和门第做官。 原来,隋炀帝杨广才是天下寒门的大恩人,他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不堪。 原来,世家门阀和普通学子真的不同,从一开始双方的结局就有天壤之别。 这一刻,不少寒门官员们的心头仿佛压了一块千斤巨石,他们神情恍惚已经开始怀疑人生了。 寒门出身的士子和官员们心里都藏着事,这个诗会顿时就显得索然无味。 不多时,很多人开始找借口请辞: “各位,在下家中有事,就不多留了,诸位尽兴而归。” “诸位,在下不胜酒力,就先行回府了。还请诸位莫怪。” “咳咳!在下身体不适,就不打扰各位了。告辞!” 一时间,众人纷纷离席,留下的不过十之二三,短短几息就已人去楼空,整个诗会立刻显得萧索不堪。 即使主人家又急忙安排了歌舞美酒,可余下的文人雅士们也常常心不在焉、神不思蜀。 如此这般,这诗会实在是不成样子。 主人家看杜牧的目光中不由得多了几分幽怨。 杜牧:…… 朱祁钰@杜牧:“另外,你称赞的那位兄台,他也打出了“土木堡”之战。一举葬送了明朝军队的中坚力量,高层武官几乎全军覆没,他还当了“叫门天子”,成为大明第一个投降的皇帝。” 朱祁镇@朱祁钰:“你有病吧!” 朱祁钰@朱祁镇:“你才知道?若是我没病哪里还轮得到你发动“夺门之变”,成功复位?” 朱见深@杜牧:“你口中的这位博学多才的兄台,他不但投降,还坚定的站在了敌方的阵营之中,替他们向大明索要财物。当时的皇帝无子,便立这位“兄台”的儿子为太子,结果他再次复辟,直接抢了他儿子的皇位。” 朱祁镇:…… 怎么回事? 你搁这跟谁俩“兄台”呢? 我看你小子是翅膀硬了,太子之位太稳当了! 朱祁镇@朱见深:“你这个尊卑不分的孽障,给我闭嘴!” 朱见深@朱祁镇:“怎么?你既然敢做还怕别人说?你发动了一场毫无意义的政变,诛杀了土木堡之变最大的功臣于谦。在你治下大明由盛转衰,这战绩即使在诸天万界之中也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朱祁镇:…… 事到如今,他才知道,原来在朱见深眼里他这个做父亲的竟是这样的形象。 这个儿子不能要了! 朱祁镇@朱见深:“你小子,好啊!好的很!看我怎么收拾你!” 朱元璋(平民榜样)@朱祁镇:“先别急着教训他,咱俩私下里说说,你这么炸裂的功劳,我该怎么处置你?” 朱祁镇:溜了溜了。 杜牧:…… 这下就杜牧有些尴尬了。 他万万没想到,这朱祁镇说的头头是道,高屋建瓴的,看着很有几分真才实学。 怎么做起事来这么不靠谱? 实在令人汗颜。 时间无声无息的流逝着,眼瞧着朱祁镇默不作声,之前还称赞过他的杜牧觉得如坐针毡、整个人愈发难堪。 可这事儿还没完: 雍正@杜牧:“你们都说杨广好色成魔,后宫佳丽无数,下江南也是为了美人。可他有史记载的子女也只有四子二女,妃嫔也不过仅仅八人,还不足两手之数。而我皇阿玛允许葬进帝陵陵园的后妃人数就有五十五个,子女也有五十余位。”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杨广的后宫真的美女如云,那他是怎么做到的子女如此之少的?妃嫔的基数远超我皇阿玛,但子嗣却只有其五分之一,总不能是他身体有问题?可如果他不好色,那下江南又是为了什么?” 杨广:…… 你才身体有问题,你全家都身体有问题! 顺治@康熙:“玄烨,你有这么多孩子?慕了慕了!你为我们爱新觉罗家的开枝散叶做出了重大贡献,真有你的!” 康熙:“……” 康熙@雍正:“你……,这例子举的很好,下次不要举了。” 朱见深@杜牧:“另外,我不得不提醒你一点,隋帝杨广每次巡行各地,都命陈后主的皇后沈婺华随行,下江南时也是如此,那么你说说,他带沈皇后一起随行究竟有何目的?” 杜牧:…… 说实话,他没当过皇帝,所以也不知道杨广的所作所为有什么目的和深意。 这个问题他也很困惑,自然是一问三不知,根本回答不上来。 他开始不由自主的发散思维。 难道是,俩人之间有什么亲密关系? 不然为什么要带着沈皇后一起随行? 可史书上没说隋帝杨广和沈婺华有其他关系啊!那他为何要带着沈皇后随行? 杜牧不禁有些抓耳挠腮。 这个问题好难啊,史书里根本没记载! 朱厚照:“那还用说?用脚后跟想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