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合着朕白期待了。 要不是自身涵养在,再加上对柳洹还抱有几分信任,他都想拂袖而去了! 可后来,看到柳洹的解释后,他觉得大为畅快。 原来,朕竟然是第一名! 这一刻,他的心里就跟开了一朵太阳花似的,要多灿烂就有多灿烂。 他疾步而出,站在章台宫的游廊上极目远望,觉得这黑漆漆的夜空都别有几分美丽。 如果他位列第一,那据柳洹列举的功绩来看,这汉武帝的第二名也是毫无争议的。 始皇帝知道,这个统一华夏的思想正是来源于儒家学派。在听了刘询“儒皮法骨,杂王霸而用之”的思想之后,他也曾收集儒家书籍,深入的解了一番。 在横扫八荒之后他也曾想过思想大一统,只是秦朝是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这一时期正是一个思想形成的时期,存在着很多派别的思想,分别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大的学派,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小派。 可在经过一番考量后,他并没有发现合适的思想学派,觉得还是法家最适用。 他估摸着,应当是到汉朝的时候,儒家将思想进行改编才形成了适合治国理政思想。 在他看来,目前的儒家思想虽有其长处,但若是作为治国理政的思想,则多有不足,还需多加改良才是。 正巧扶苏与儒家亲厚,始皇帝就将改良儒家思想的重任交给了他们。有了这一行为,说不得在大秦就能完成思想大一统。 想到这个情景,绕是始皇帝也不由得面露向往。 对于柳洹将汉武帝与自己并列这件事,始皇帝并没有感到意外。 因为他做到了疆域大一统,而这个汉武帝做到了思想大一统。可以说,是两人接力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 这一刻,他也终于明白了柳洹替刘季拖延时间的原由,有这么一个功盖千秋的后辈,是得给其几分面子。 他并没有因为汉武帝是刘季的后人而觉得心中担忧,愈发坚定诛杀刘氏之心。只是觉得这样的后辈属实难得。 瞧瞧,人家家的孩子隔着数十年都能领悟朕的思想,继承朕的未竟之功,可他的儿子们呢,竟没一个拿得出手的。 扶苏在诸子中算的上是最优秀的那个,可他太过忠厚仁义,一道假诏书就让他拔剑自刎,竟连核实真伪的勇气都没有。 而胡亥…… 始皇帝凤眼圆睁,恨不得冲进皇陵给他几个大比兜。 这逆子,不提也罢! 作者有话说: 注1引用:《史记秦始皇本纪》 第105章 这就是“十大帝王”第二名?果然恐怖如斯! ◎瞧瞧这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全方位的发展,合着这也是个多边形战士!◎ 而反应最为强烈的, 当属汉武帝本人的位面。 大汉的文武百官们瞠目结舌,难以置信的看着屏幕,很难将屏幕上这位威加海内的“汉武帝”与眼前这年轻气盛的皇帝联系在一起。 之前小皇帝还鼓捣了一场“马邑之谋”, 结果不容乐观。不仅他自己威望尽失,就连勉强维持的汉匈和平也彻底破裂。 可柳洹也不会说谎, 把别人的功绩强加在小皇帝身上对她有什么好处? 众大臣面面相觑, 脑袋里满是大大的问号。 既然如此, 可见此事千真万确, 那小皇帝是如何做到的? 虽然大臣们心存质疑,可大汉的黎民百姓们却激动的载歌载舞、奔走相告。 山坡上耕地的农夫,直接丢下锄头欢天喜地的庆祝着。 这…… 汉武帝上榜了, 还是仅次于始皇帝的第二名,两人还并称“秦皇汉武”, 这是独属于他们大汉的荣耀。 遍数诸天万界, 不知道有多少王朝、多少帝王,可最终, 那万众瞩目、令人翘首以盼的第二名,竟然是他们大汉的皇帝? 也就是说,大汉也和大唐、大明一样,一门双帝?其中一位还在诸天万界中排名第二, 这是何等的荣耀! 这一刻,各个位面的大汉子民皆抬头挺胸, 感到无比自豪! 汉文帝、汉景帝爷俩也喜不自胜,有荣与焉。 得知汉武帝大破匈奴的消息后汉武帝位面的百姓们更是焚香祭祀,以慰先祖。 想到那些去往乌孙、匈奴和亲的前辈们, 皇室公主、宗室女们也泣涕涟涟, 仪态尽失。 五湖四海、天南海北, 天下之大,一片歌声。 百姓们都欢欣鼓舞,感到发自心底的歌颂、赞美汉武帝。 这可是自“白登之围”以来,前所未有的荣耀,他们能够生在汉军战胜匈奴的时代,何其有幸? 他们能够生活在第二明君所统治下的大汉,这让他们怎能不激动? “陛下万岁!” 这一刻。 大汉的黎民百姓都心悦诚服的跪倒在地,朝着未央宫的方向叩拜。 经历过“白登之围”、“太后受辱”之后的黎民百姓们全都喜极而泣! 他们等待这一刻,实在等的太久了! 而当事人刘彻,对于这个结果早有所预料,因此倒也没那么震惊。 文武百官见状,皆掩下思绪俯首叩拜: “恭贺陛下!” “此乃大汉之幸也。” 刘彻双手平举,声音难掩激动:“众卿平身。” 而后,他深深地注视着屏幕,眼中闪过屡屡好奇,这就是未来的朕么?朕果真发兵匈奴,重铸大汉威严! 事关刘季的小命,柳洹也不拖延时间,便继续盘点到: 【“汉武帝刘彻初封胶东王,七岁被立为皇太子,十六岁登基 。 文治主要有: 政治上,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借恩赐亲戚的名义,逐渐削弱汉初分封的诸侯王的权利,以达到削蕃的目的,从而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为巩固皇权而在中央设立内朝,制订左官律和附益法,严禁诸侯王参与政事。不拘一格善于识人,提拔有才能的士人为侍从,以备顾问从,而形成内外朝制度。 为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控制,又在地方设置十三部刺史,完善监察制度。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完善人才的选拔机制。 汉武帝还变古创制,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包括收相权、设刺史、立平准均输、加强监察制度等重要措施与变革,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政治制度,为此后二千年间华夏帝国制度融入了重要内容。 经济上,盐铁专售,将暴利行业统一收归国有;诏令全国制造五铢钱,统一铸币权。积极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推动农业生产,加强货币流通,推动了华夏经济的发展。 思想文化上,听从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