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其他题材 > 十世禅 > 分卷阅读14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40(1 / 1)

子亲自答应,心知此事落定。无心的草木,无情大道的修者,离万人渴望的成仙只差一步,却转身迈向红尘,他是该相信冷月环当初没有喜欢错人。 伏?出神片刻,想起和尚也找过凌烨子,问道:“刚才和尚来找你说什么?” 凌烨子这次答得倒没有那么痛快,模棱两可地道:“他来说凤蛊山的事。” 伏?想了想,不知那和尚对凤蛊山的事有什么要说,不过已经到了今天,再问这些也没必要。 趁着天色还早,伏?不想耽搁行程,起身对凌烨子道:“我今日就要下山,冷月环…我就不与她说再见了,免得她再追问。” “嗯。” 伏?背上那把伏羲琴,对凌烨子道:“多谢你的帮助,告辞。” 凌烨子的神色复杂,注视着伏?,道:“后会有期。” 伏?刚要走,蓦地又问:“江素问,此刻你是有情,还是无情?” 凌烨子迟疑了一会,答他:“许是前者。” 伏?但笑,背着伏羲琴下了山。 不料,他刚到山脚就见着了和尚,和尚牵着两匹白马,似乎早已等他多时。不得不说,这个和尚对他太过了解,早就料到他打算独自离开青霄宗。 既然如此,伏?也没什么好装的了。他接过和尚手中的白马,翻身上马,握住缰绳,两条长腿一夹马肚子,迎着太阳,向着凤蛊山的方向扬长而去。 …… 凤蛊山离西眉山很遥远,一个在东边,一个在西边,并非几日之内就可以赶到。 不过,伏?无心观赏风景,一路来他没有在任何地方停留,也没有像在垂泪城那样,悠哉地休息吃饭喂鱼。 直到出了十二州,进了琊国的边界,马儿露出明显的疲惫。伏?把马儿带到林中放生,等马儿消失在他的视野中,他才回过身,自林间一步步走回古道上,每一步都显得有些缓慢。 这一路来,他与和尚几乎不曾说话,也不曾回头看和尚有没有跟上,反正看不看都一样,他知道和尚一定就在身后。 二人来到一家小小的食肆里,随意地点了两碗汤、一道菜,朴素得很,连口肉都没有。伏?一边吃着,一边想着什么,吃完时,他抬起头,看向和尚。 一抹残阳从小窗斜照进茅屋,映在和尚的脸上,和尚穿着月色袈裟,眉峰很淡,骨相极其好看,掌中缠着一串佛珠,也在看他。 二人的目光交融,晦默深沉,交横绸缪,一时无人移开。 千言万语,仿佛都寄在这目光中,可惜和尚的心思太过难猜,伏?一句也无以从中读透。 伏?缓缓地收回视线,道:“小二,结账。” 小二殷勤地跑过来,收了伏?留下的碎银。 付完账,伏?起身正要走,和尚却对他道:“你的靴子被马鞍磨破了,再买一双吧。” 伏?怔怔地低头,发现自己的靴子侧边被磨出了毛边,有些破损,但其实很细微,连他自己都没发现。 趁着太阳还没落山,他们来到街市上,刚好遇上街口一个卖鞋子的老爷爷。伏?走到老爷爷的摊前,蹲下来,细细地看那些靴子,就好像他真需要一双好靴子似的。 和尚也弯下腰,认真地帮他找一双好靴子,他们把每一双靴子都看了一遍,却还是没有选好。 连老爷爷都忍不住了,问道:“小公子,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靴子啊?” 伏?答:“我想要一双穿不坏的靴子。” 老爷爷说:“我家靴子缝的是千层底,很耐穿的。” 伏?又说:“我还想要一双不会沾泥泞的靴子。” 老爷爷愕然,道:“小公子,这你就为难老朽了,靴子沾不沾泥泞,可在于人,不在于靴子呀。” 伏?道:“而我偏要这样的靴子,所以我选得久一些,又如何呢?” 老爷爷无奈道:“选吧,选吧,老朽不催了。” 伏?把那些靴子看了好几遍,良久之后,他才买了一双白色的云头靴,而那双云头靴,却是他拿起来看的第一双靴子。 伏?付过银钱,提着靴子,来到树底下的一块大石头前。他坐在石头上,把旧靴子脱掉,换上新靴子。当他穿好新靴子想要起身时,和尚忽然蹲下来,按住他的脚踝,帮他把没塞好的裤脚弄平整。 “哥哥你真不知羞,还要别人给你穿鞋。”这时,不知道从哪冒出了一个小姑娘,眉心有一红点,眼睛水汪汪的,吐着舌头嘲笑他。 “小嘴叭叭的,哪儿来的丫头?”伏?道。 “哼,我娘说,只有夫君才能给娘子穿鞋呢。” “瞎说,难道你小时候的鞋不是父母给你穿的?” 小姑娘的眼珠子转了转,道:“可是你们不是小孩儿呀。” “我确实不是小孩儿。”伏?笑道,却笑得一脸可怕,“我还不是人呢,狐狸可没这种吃饱了撑着的说法。” “你是狐狸?”小姑娘大吃一惊,也是天真,立刻就信了,她连忙跑到和尚身后,道,“和尚哥哥,你赶紧把这只狐狸抓走呀。” 和尚笑着,摸了摸小姑娘的头。 小姑娘一脸紧张,道:“把他抓起来,捆起来,然后教他怎么穿靴子。” 伏?说:“有更好的事你不撺掇他干,却让他教我穿靴子?” 小姑娘问:“啥子更好的事?” 伏?正要说话,就被和尚拦住了嘴,只剩两声唔唔。 149 149.只此浮生是梦中 “妙音,你怎么又瞎跑呢,马上就要给弟弟栽树了。”随着话音,远处走来一位老妇人,蒙着蓝色头巾,一把拉住小姑娘的手,满脸急切地说道。 “这就来了。”小姑娘应承道。 老妇人注意到妙音旁边还有两个人,其中一位是出家人打扮,突然变得虔诚谦卑起来,她对着和尚深深地施了一礼,客气道:“原来今天有大师来到法照林,真是我们的福气。” 妙音也站在一旁,有模有样地学着老妇人的动作,也朝着和尚施了一礼。 老妇人并未着急离去,反而对和尚问道:“今日是我夫人家二娃的生礼,老妇冒昧想邀请大师为娃儿点灯,不知大师答不答应?” 伏?问:“点灯?” 妙音笑嘻嘻,对他道:“生礼就是在法照林里种一棵婆娑树,再在树下点一盏明火。娘亲说这个灯代表着人的阿赖耶识,平时都是父亲来点,但是如果当天有路过的出家人愿意帮忙点的话,说明这是佛陀选中的娃娃,以后有无量福咧。” 老妇人连忙纠正道:“女娃娃不要无礼,要叫大师。” 妙音改口道:“大师哥哥。” 伏?挑眉,听说琊国是一个佛国,举国信奉佛教,看来果真如此。 和尚一直是个老好人,只要有人对他提要求,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