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他浑身满是淤青血痕。他愈发窒息,七窍好似被泥浆堵住了般,身体像是挤在一个灌满淤泥的棺材里,动弹不得,而那棺材也在泥泞里一直向下陷落。 这地底寒意刺骨,百骸麻痹,冻伤肺腑,散发着一股阴暗腐烂的味道。 伏?并不在乎这些,他的两眸紧阖,白唇紧闭,与纷扰长绝,兀自陷于故梦之中。 故梦里,他盘在菩提树上,对那人说道,月就是佛性,你说要送我一轮明月,就是要渡我,对不对?那人神色如常,没有否认。于是他贪婪地说,可我还想要你的一颗佛心。 但在这一次的梦里,伏?没有骗取一颗佛心,反而化作人身从菩提树下来。落日熔金,余晖落在他们肩上,他盯着那人的眼眸,对那人道。我喜欢你身上的金色,与我的瞳仁是一个颜色。我也喜欢你种的菩提树,夜里总是睡在上面。我自是也很喜欢你,你把月光照在了我身上。我不皈依佛,不皈依法,不皈依僧,但是可以考虑皈依于你…… 十三万年的迷梦渐远,伏?向下陷落,耳畔的声音混杂不清。 地狱众生的嘈杂之下,他听见孽镜台的审判之音,罪名十万八千,侈侈不休,亡灵言说善魂不必至孽镜,台前无一是好人。他还听见业火焚烧酆都罗山的声音,地狱道众生苦痛呻吟,冥昏毒气喷发,罪鬼死魂漂泊。 渐渐地,这些声音似乎远去了,水声淹了过来,像是恶海,黑如墨汁,泛着腥秽味道。 那水涌得湍急,纵深万里,无边无际,抓着他的那些鬼手皆自顾不暇,逐渐松开了他,他在这恶海中随波逐流,向着阿鼻大城而去。 过了一会儿,一个阿傍罗刹在水中一把抓住了他,将他的两手捆起来,对他道:“这水可真是邪门,你一下来,水就跟着下来了,随我去无间吧。” 伏?醒来,睁开眼,望着四周的波涛,问:“这是什么水?” 阿傍罗刹道:“地狱周围就是溟海,海水涌进来了。” 伏?问:“为何溟海的水会涌进来?” 阿傍罗刹道:“也许是地狱异动,大地被开,搞得哪里不对劲儿了。上一次溟海的水涌进来,还是在叁拾万年前,不过那可预兆了一件大事……” 伏?问:“什么大事?” 阿傍罗刹道:“地狱被清空了。” 伏?说:“怎么清空的?” 阿傍罗刹道:“多说无益,跟我走吧,大魔头。” 伏?没有再问,也没有反抗,不知为何十殿阎王只派了这一个阿傍罗刹来,许是看他自甘坠入地狱,知他心诚认罪。 溟海的水越涌越高,淹过了整座酆都罗山,连万年不灭的业火都熄了。阿傍罗刹和伏?难免行路艰难,那些地狱众生更是满脸惊恐,能逃的就往地势高处逃去,不能逃的只能淹没在溟海里。 伏?问:“这海水难道不会把他们淹死?” 阿傍罗刹道:“本就是已死之人,哪儿来的淹死?来自生前的恐惧罢了。” 言语之间,地底忽然疯狂颤动,比地狱众生出涌时颤得还更厉害,比溟海的水淹过来还更凶猛。 阿傍罗刹警惕地停下了,伏?亦驻足。 整一座酆都罗山都在颤动,海水忽而从中拨开,推向两岸,叠起百仞之高,黑色水花凌空倒卷。 伏?问:“这又是什么情况?” 阿傍罗刹呆了,道:“不知道。” 伏?问:“地狱里以前也发生过这种事?” 阿傍罗刹道:“从来没有。” 那被拨开的溟海海水之间,尤为诡谲地震动不止,周回数十万里,远近皆随着一起狂震,两侧浊浪滔天,当中无端迸射出五色光明,伏?往前走了两步,想看个究竟。 阿傍罗刹抓紧了捆着伏?的锁链,对他道:“你可别想着趁乱逃跑,这里是地狱。” 伏?挑眉,抬了抬被捆的双手,道:“我乖乖的呢。” 没过一会儿,几个阿傍罗刹闻声赶了过来,四殿五官王和六殿卞城王也先后从不远处过来。 阿傍罗刹立刻恭敬道:“二位殿主。” 五官王与卞城王颔首,五官王目光停留在伏?脸上。 阿傍罗刹道:“这异动实在奇怪,恐生变故,我先把这魔头送进阿鼻大城再说。” 卞城王正要挥手,五官王却道:“先不急,等等看是什么变故。” 伏?更不急,站在原地不走。 阿傍罗刹惊讶,但也听了五官王的话,没有动弹。 那两侧海水不断地向中间淹没,犹如大海涨潮,但又不断有一股看不见的力量将汹涌海水拨开,空出中间一隙。整个溟海颠簸得越来越厉害,阿傍罗刹一个不稳,差点儿没有站住,就在他分神之时,海水空出的一隙之间,竟然凭空拔起一座气势恢宏的长桥,喷薄而出,激荡得两侧溟海掀起惊涛骇浪。 但见那一座长桥飞出溟海,飞出酆都罗山,如奔天的一道华彩,气贯长虹,不仅拨开了淹没地狱的溟海,辉映着整座晦暗的酆都罗山,也一举冲开了两万由旬之上的厚土,贯穿了整个凤蛊山。 此一奇桥还接着往上奔,穿透层层叠叠的云雾,向着更高更深之处,直到金辉洒落,传来一道渡世梵音,竟然通向了遥不可及的梵天之境。 伏?愕然地瞪着这一幕,惊心骇瞩,遗忘的陈年记忆忽然间全都涌了回来。 他想起第五世的时候,他在邯羌漠地遇见了和尚,与和尚算了一笔前四世的血账。和尚听后对他说,我可以把命还给你。伏?说,你的命对我没用。和尚又说,那我就当你的一座桥。他问和尚,那是什么意思? 和尚对他说,意思是,我愿积下累世功德,化身为桥,不管五百年还是五千年,但求一日你踏我而上,渡你修成正果。 伏?终于反应过来,蓦地看向地狱之上,原本的那座高山,不久之前还坐在那里的那罗耶,已经不见了,四下无影无踪。 他想起自己在坠入地狱之前,与那罗耶的对话。 “石桥经受五百年风吹雨打,只为修此一禅。” “是什么禅?” “等一个人从它身上渡过的禅。” 只为修此一禅。 等一个人渡过的禅。 阿傍罗刹望着这座自溟海里飞出的桥,震惊地瞪大了眼,喃喃道:“什么样的一座神桥,竟能通天而架,不塌不倒?” 五官王道:“如果我猜的没错,这是抽佛骨成桥,铺功德为长虹,玲珑心照前途。” 阿傍罗刹又问:“这样是什么意思?” 五官王回答:“渡。” 佛骨架起通往梵天的桥,佛心照亮通往梵天的路,功德如虹灿烂绮丽。地狱半空浮动着无数梵文,流光溢彩,无边无际,躁动不安的地狱众生在这照耀之下,变得安宁平静,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