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庶子的青云路(科举) > 分卷阅读15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50(1 / 1)

离开时,天已经黑了。 他急着回去,便让车夫快一点。 但马车没走多久,突然停下,差点把江云康给摔出去。 “怎么回事?”江云康没好气问。 车夫磕磕绊绊地道,“三爷,是……是于小公子在前面拦路。” 听到是于景山,江云康皱眉推开木窗,瞧见面色绯红的于景山,问他到底要干嘛。 于景山会试没中,到这会连家都没回,喝了半日的酒,醒了就来找江云康,他两手趴在木窗上,一开口,就喷出厚重的酒味,恶心得江云康捏住鼻子。 “之前欠了你一个人情,今日我还给你。”于景山道,“你第三场考试会生病,其实是翁行鑫做的。” “我知道过了。”江云康淡定道,“不过你就打算这样还我恩情?” “不然呢,你还想怎么样?”于景山眉头紧皱,黑漆漆的眼珠盯着江云康看,“我不可能去揭发翁行鑫的,你死了这条心。” 冷静一点后,于景山就想到他也师从北斋,若是同门里有了什么丑闻,他也会被牵连一些。 “我不用你去揭发翁行鑫。”江云康道,“就是于小公子还人情,多少得有点诚意,你说的事我已经知晓,便不算数。” “那你要我做什么?”于景山紧盯着江云康。 “听说于家有处庄子的温泉很不错,既然于小公子会试没中,就去那里散散心,怎么样?”江云康之前还怕于景山会帮翁行鑫否认,现在于景山自己送上门来,怎么说也得好好利用。 “你要支开我?”于景山问。 江云康点头说是,“翁行鑫差点害得我半生后悔,我就是传点流言,只要于小公子接下来两个月都不回应这个事,就算还了我上次帮你的恩情,怎么样?” 有时候不回应,更能引人散发思维。而且能让于景山不回应的事,多半就是真的。 于景山死死盯着江云康好一会儿,好似不认识江云康一样,“没想到,你也是这种人?”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希望于小公子明白,我一直就不是以德报怨的人,也不是什么善心大发的大好人。这口气都不出,那我还算男人吗?” 江云康放下木窗,不再去看于景山,“于小公子自己想想吧,你不去庄子也可以,反正恩情这个东西,还不还也是由你说了算。毕竟你可是尊贵的于家公子,我可不敢要挟你。” 说完,江云康就让车夫重新启程,快些回承安侯府。 第81章 会试是京城里官宦人家都盯着的事, 江云康这次中了头名,连皇上都多问了一嘴。 徐放在木府喝完酒,呼呼大睡一觉后, 一大早儿,就被母亲叫醒,带着进宫去给皇上请安。 皇上年过花甲, 满头银发尽是岁月的痕迹。 他在位多年,年轻时也有过被称赞的时候。只是年纪大了后, 眼睛花了,人也跟着守旧起来。 长公主每隔一段时间便会进宫请安, 如今皇上年纪大了,最喜欢儿女承欢膝下的感觉。 最近因为徐放马上要成亲,长公主进宫的次数便多了一下。 母子俩见到皇上后,一番谈笑关切后,皇上便盯着徐放看了好一会儿。 “你瞧你,黑成这样,你要是读书多好, 何至于去边疆受那种苦。”皇上叹道。 徐放嘿嘿笑下,“读书也好, 镇守边疆也好,都是为了帮外祖父守护这大历的江山,只要能尽一份力, 就不枉外祖父对放儿的疼爱。” “哈哈, 不错,你比之前更会说话, 也懂事不少。”皇上赞许地点点头, 一只手扶在椅子的把手上, 突然想到什么,问,“听说你和新科的会元,关系很好?” “回外祖父,是的。”徐放道。 “和这种读书人多来往,也是好的。虽说你……”皇上本想说徐放去从军太可惜,但毕竟是自己的外孙儿,现在又立功回来,他想了想,还是鼓励为好,“朕记得他的名字,之前救过宜兰的江家三郎。之前倒是没多想他,如今能中会元,想来学问很好。朕倒是很期待殿试,到时候瞧瞧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介绍起江云康,徐放便很多话,“外祖父放心,三郎和放儿完全不一样,以前读书就刻苦,现在也是。而且他品行好,会试期间,还去给承安侯侍疾呢。” 侍疾这个事,是徐放从别处听来的。难得有机会帮三郎说话,他得多说点好处才是。 “这么说来,倒是个孝顺的。承安侯这个人,自个儿不咋样,生的两个儿子倒是不错。”皇上虽不喜欢承安侯,但听到江云康能有此孝心,还是挺满意的。 在徐放把江云康夸得天花乱坠时,江云康又到了承安侯跟前侍疾。 本来是一早来请安和报喜,但听承安侯酸了两句,江云康便说这会刚考完,更应该来侍奉两日。 上次江云康侍疾时,承安侯就憋了一肚子气。 今日听江云康又要待着,承安侯赶忙道,“待会到了午膳的时辰,你便回去吧。又不是中了状元,还有个殿试在,老老实实回去读书。” 这番话说得倒是体贴,但江云康知道,这是怕他又盯着午膳的吃食呢。 江云康关切地笑着,“还是伺候完父亲用午膳,儿子再回去吧。儿子都开口说要照顾您,总不好刚来就走,这要是被外边的人知道,岂不是要说儿子做样子。传了个不孝顺的名声,对咱们侯府也不好。” 拿出侯府和大哥来压承安侯,这是最好用的。为了大哥,承安侯和孟氏是什么都愿意做。 午膳时,江云康盯着承安侯用了两碗白粥,才告辞离开。 回到三房时,林氏在整理拜贴。 “三爷这次中了会元,不少人都想来拜访,我把这些人分类整理了一下,你看看要不要见他们?”林氏指着桌上的三叠拜贴道,“一类是亲戚,第二类是往日朋友,最后是不太熟悉的人。” 江云康大概看了两眼,“大部分人都回绝了吧,就说我还得忙着准备殿试和侍疾。等殿试和父亲好一点后,我再给大家送喜帖。” 光是会试就摆酒迎客,未免有点太高调。要是殿试没中,以后别人说起这个事,也显得有些丢人。 之后两日,江云康每天早上都去承安侯那。直到承安侯凶着让江云康快点去木府读书,江云康才就此作罢。 不过这个孝顺的名声,也就传得更多。 往前数的好几个朝代,科举制度还不是现在的六轮考试。那会是举孝廉为官,到后来的一步步改革,即使现在不一样了,但在参加乡试前,也需要有人担保人品和孝顺问题。 但凡有不孝的名声,是绝对当不了官。 而有个孝顺的好名声,别人也会更尊敬江云康一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