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恬:“若是跟我学医,会吃苦。”
七良:“我不怕吃苦,我九岁就能自己一个人种十亩地了。就是我脑子有一点笨,学东西慢。”
年恬:“那就只学一个方向,然后用十年时间学透。”
七良:“我都听师父的!”
七良扛着大包小包地跟在年恬身后,七良大姑和七良并行着,手里提着两大袋子家里晒的红枣,不停地叮嘱七良要好好地跟着师父学医,五年学不会就学十年,十年学不会就学二十年,五十岁学透也不迟,知道自己笨就要听师父的话,学不来眼力见就多做事,师父让干的就勤快地去做。
看不见七良了,大姑眼泪终于憋不住了。七良亲爹亲娘孩子多,从小留在老家里被她爹养大。她爹死后,七良在她家里吃了半年饭。七良在她家吃饭的时候,她看见就烦,忍不住想要冲他发脾气。现在七良说他跟着师父走以后就不回来了,她心里又难受的很,总觉的七良这孩子被她和他亲爹亲娘凉了心。
她也不知道七良拜的师父是个什么样的人,跟着这个师父走是不是个好出路,但没别的路走了。她家里不富裕,七良也有亲爹亲娘,她养的这半年,她孩子爹已经有了意见,名不正言不顺的,凭什么让她这个大姑养,再养下去,她家里都不安宁了。
她设身处地想一想她孩子爹要是把侄女接回家养她会怎么想,她肯定一百个不乐意。所以,这孩子,她不能养,更不会供他读高中,这是他亲爹亲娘的事情,不是她这个大姑的。
七良不告诉他们去向,断的干干净净的也好。她和他亲爹亲娘没养他,等他们老了,他也不用养他们。
大姑告诉七良亲爹亲娘时,他们什么也没说,把锅里唯一的一个荷包蛋给了学习成绩最好的小儿子。
大姑看见后,心里很不是个滋味,晚上入睡时想到七良离开村子时没有回头看一眼的背影,叹了一口气。师父好不好的没关系,平平安安的,有口饭吃就行。
回到了宝宝山,林弥来安排扈牧和七良的住处,安排在他买的四层小楼里,和莽树他们一样,有一个两室一厅的小房子。距离宝宝山很近,一个电话,五分钟就能到宝宝山。
扈牧跟着年年去了一趟废弃学校,在里面看到了大奶牛后,他就喜欢上了这个大地方,天不亮就跑到学校照顾这五头牛,还开始自学奶牛接生和小奶牛喂养技术。
七良专心致志地按照年恬教他的手法研磨药材。他暂时只研磨两种药材,这是年恬根据七良的学习能力安排的合适方法,虽然是个笨方法,学习速度也慢,但记得牢,而且七良在知道经过研磨的药粉能一包多卖一块钱后,他的干劲就更大了。
年年买的五头大奶牛要生小奶牛了,年恬负责接生,扈牧负责协助。
年年和宝宝团远远地看着。
西西:“年年为什么买这么多奶牛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