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上的一个玉挂件给了他。 好不容易让薄春山放她回来,刚进家门,就见她娘愁眉不展的。 “娘,你这是怎么了?” 孙氏一直觉得大女儿聪慧懂事,自打丈夫那事后,更觉得她聪明剔透,此时碰见难题,她也想让女儿给她出出主意。 顾玉汝听完,先是皱眉,再是了然。 “行了,娘,你也别费事了,这是有人不想看见我说亲。” 孙氏当即站了起来。 “谁?谁这么坏心眼?”说着,她有些惊疑不定起来,“玉汝,你是在说永宁?” 第47章 第47章 47 “除了他, 还能是谁?”顾玉汝冷笑。 之前薄春山才对她放狠话,说要破坏她亲事,其实顾玉汝知道, 这厮也就嘴上说说, 他要做什么‘坏事’,一定是明火执仗, 他不会在背后耍心眼, 尤其是对她。 他心里估计也清楚, 她最忌讳什么。 可齐永宁就不一样了, 他虽表面是个温润君子,但恰恰是这样的人,最是善谋。既然扯上谋,说好听点叫谋略,说难听的点就是喜欢耍阴谋诡计。 顾玉汝其实能明白齐永宁在想什么,包括那日他与她说的话。 他应该是打算等自己中举后,再来她家提亲, 他觉得自己中举后,在齐家的话语权更大, 更有自主性, 也更能证明自己是她的良配。 齐永宁计划好的事,又怎能允许中间出现变数? 她家里人能给她说亲,他自然也能让人不敢说亲给她! 这对他来说都是小事, 不费吹灰之力, 他甚至不会出现在她面前, 说任何多余的话, 他只会在中了举后, 出现在她的家人面前, 成为她当之无愧、不做他选的良配,让她家人心甘情愿的把她嫁给他。 齐永宁从来做事就是这样的。 “可是永宁怎会做出这种事?” 孙氏还是不敢置信。 因为在她心中,齐永宁是个好孩子,是个温润如玉的正人君子,也许他现在年纪还不大,但已经能看到未来雏形,必然是风采无限。 这样一个人太好了!好到任何人都对他挑不出瑕疵! 甚至孙氏,若不是中间发生了这么多事,她其实是舍不得齐永宁这个未来女婿的。她对齐永宁的放心、安心是一种根深蒂固,甚至那日顾玉芳说的话对她也不是没触动——齐永宁是被连累了,这一切其实不是他的错,他被退亲真是太可怜了。 只是孙氏对女儿的在乎要更占上风一些,所以她只能忍痛‘割舍’。 可现在—— 如果这些事真如顾玉汝所猜测,那对孙氏而言,是一种全然的颠覆。 “娘,你若不是心里早有想法,能会我不说名你就猜是他?除了他以外,还有谁会故意破坏我亲事,咱家好像也没得罪过别人吧?” 孙氏支吾道:“那倒也不是,这不是还有那个董家。” 顾玉汝笑了。 “娘,若是董家,她们现在若知道我跟齐永宁退亲后在说其他亲事,她们巴不得我赶紧出嫁,是不会做出这种本末倒置的事。” 是呀,董家是因为董春娥想嫁给齐永宁,才会出手陷害顾秀才。 如今顾家既然跟齐家退亲了,顾家还打算给女儿说别的亲事,董家真若知道这件事,只会拍手称快,怎会出手干扰? “难道还真是永宁?可他是怎会知道咱家正在给你说亲?”孙氏在一旁坐了下来,怔怔道。 顾玉汝眉眼冷淡:“想知道自然就知道了,再不济娘可以问问顾玉芳。” “玉芳?这跟玉芳有什么关系?” . 见儿子回来,邱氏终于松了口气。 “你跑哪儿去了?在后面叫你都没叫住,我还有事没跟你说。” 薄春山懒洋洋地道:“什么事?” 他指尖儿搓着袖子里的那块平安扣,眉眼儿都带笑,心中的愉悦更是不用说。 邱氏狐疑地看了一眼儿子:“你方才出去干什么了?你不会找人家女子去了吧?你可别迁怒人家,婚姻大事,父母做主,给她说亲也是她娘要说,跟人家没什么关系。” “娘,我怎么可能迁怒她。你有事就说,没事我先去洗个澡。”他方才也就是冲了冲,冲到一半人就出去了。 “你进来我跟你说。” 母子二人一同进了堂屋。 邱氏道:“我给虎娃留信,就是想跟你说顾家给大女儿说亲的事,还有一件事,是这几天有媒婆上门给你说亲,我从媒婆那里听来的。” 薄春山既然说非顾玉汝不娶,邱氏自然也上心。 知道顾家在给大女儿说亲,她表面不显,心里也着急。尤其儿子又不在,若真是在儿子不在这期间,顾家给大女儿定了亲事,邱氏觉得等儿子回来估计天都要塌。刚好碰见有媒婆上门给薄春山说亲,她就想通过媒婆打听打听顾家说亲的事。 毕竟这些媒婆消息广路子多,中间又都是通气的,这姓王的媒婆肯定多多少少知道些其中的详细。 谁知她打听后,王媒婆误以为是她想为儿子打听,当时有些欲言又止。 邱氏看出端倪,便开口询问。 这些媒婆们只收了银子,说不准给顾家大女儿说亲,对于那些之前跟孙氏许诺过的,例如曹媒婆,自然很难做。可王媒婆不如那几个媒婆人面广,当时没被孙氏找过。如此一来,虽‘损’了面子,但现在几乎是白拿银子,还不用得罪人,王媒婆暗中不知笑话了那几个媒婆多少回。 回归正题,王媒婆误以为是邱氏想为儿子打听,所以虽有些欲言又止,但她没有什么顾忌,所以也只是犹豫了一下,就暗示邱氏了一番。 大意就跟曹媒婆说的一样,这户人家得罪了什么人,人家打招呼了说不准备给她家大女儿说亲。 “那你可认识这上门的人?”邱氏好奇问道。 王媒婆摇了摇头:“是个面生的,不过此人一看就是有背景有来历,又出手大方,这样的人除非必要,还是不宜得罪的好。” 其实王媒婆也是好心,更是想让薄家打消对顾家大女儿的心思,转头同意她说的这门亲事,却没想到短短几句话让邱氏心里翻腾不已。 “不会是董家人干的吧?” 薄春山第一反应也是董家,可转念一想,“应该不是董家,应该是那个姓齐的秀才,没想到堂堂一个秀才,也会干这种下作事。” “你怎知是小齐秀才?”邱氏好奇问道。 “我当然知道。行了娘,这事一时半会也跟你说不清楚,我先去洗个澡,你做些饭给我吃,等会把你那要给未来儿媳妇的金簪子给我。” “你要那金簪子做甚?”邱氏顿时记不得什么齐秀才李秀才了。 “你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