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望春山 > 分卷阅读22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24(1 / 1)

平时薄春山不注重穿着,常年就是一身黑衣,如今换得截然一新,看着倒像那么回事。 不光换了衣裳,连发髻上用的束带,腰间的腰带、荷包、玉佩、鞋等等,都是新的,还是顾玉汝专门挑着配的。 她一面替他收拾,一面道:“世人皆虚荣,只敬罗衫不敬人,我虽知道你不在意这些,但我怕就你以前穿的那些衣裳,恐怕连兵部都进不去。” “你在苏州购置这些,都是为了这?” 她嗔了他一眼:“你若真留这里做了官,不管大官还是小官,少不了日里会与人交际,官太太可代表的不光是自己的面子,也是自家男人的面子。我这个面子不做好,丢的可不是我的人,而是你的人。 “且天子脚下,自持非同寻常,不光排外,也都瞧不起外地人,觉得外地来的都是乡下人,换身衣裳就能节省的事,那就入境随俗吧,何必给自己找不自在。” 听她这么说,他也就不挣扎了,老老实实让她收拾,她让抬头就抬头,她让弯腰就弯腰。 素来知道她贤惠,但这还是她第一次这么细致的给自己收拾打扮,薄春山也美滋滋的,自己美了不算,还时不时招惹她一下,惹得她又是翻眼又是娇嗔。 “你以前来过这?” “那倒没有来过。” 不过她去过北晋的京城,彼时她初来乍到,还不懂什么叫官夫人官太太的交际,那时候齐永宁也不是官,只是因为齐永宁和李显耀的关系,李家对齐永宁多有拉拔。 这种拉拔可不光体现在官场仕途上,也是在女眷结交上,男人有男人的交际,女眷也有女眷的交际场,双管齐下,才能迅速融入进去。 彼时她被宋氏带着,去参加了几场李家或是李家亲戚家女眷设的宴,当时在场的不光有各家未出阁的姑娘们,还有各家的太太夫人们,一般有诰命在身的才能被称之为夫人,还得是高品级的诰命。 她们头一次参加这种宴,宛如进了孔雀园子里的山鸡,不光是衣着打扮,甚至是身上的首饰,都不是‘当下时兴’的,也不是‘京里流行的款式’。 虽然没有冷眼,但那种排斥是无形的,无形就让你自惭形秽。 等下次再去,哪怕回去后宋氏就斥巨资为自己为她,都添置了几身新衣裳新首饰,还是显得格格不入。首先你从底子就是虚的,你不懂这里的一切,你听那些姑娘太太夫人们聊的东西,就像听天书,根本插不上嘴。 后来李家女眷安慰他们,说是新来的就是这样,都会被瞧低,日子长了就好了。 那时她其实已经意识到,李家确实有拉拔之意,但李家的女眷未尝没有下马威之嫌,下马威主要是针对她的。 开始她也不懂,一次偶然之下听见宋氏和荣婆子私下念叨,说是李家有把家中女儿许给齐永宁之意,只可惜齐永宁成亲成太早了。言语中颇多遗憾,平时宋氏出外交际若是受了气,回来也会埋怨她几句,仿佛她交际受阻,都是因她之故。 只是彼时她已经不会再惶惶不安了,也不会不明所以,因为她已经懂了,一个人若是厌恶你,怎么都会厌恶,她的不顺都来源你,会迁怒你,倒不如远离且做好自己,不喜不悲,方能自处。 “怎么听你这么一说,我反倒有种预感,这趟去兵部不会太顺利?” 顾玉汝想了想道:“他们就算晾着你,也不会晾你太久,毕竟用得着,你这趟去了,且不要急躁,看看再说。” 之后薄春山出了门,八斤因为昨天太兴奋玩得太累,到现在还没醒。 顾玉汝去把女儿叫醒,让她去吃了早饭。 早饭是刀六带着人出去买的,就是些包子和米粥,只是米粥已经凉了,她让田丫去热了一下。 这时去买米面的人回来了,因为人多食量又都大,这两样买的特别多,每样都是两三麻袋。 往院子里运的时候,有人过来串门,好像也是住在这里的官员家人。 是个三十多岁的妇人,生得脸颊瘦而颧骨高,见她模样和脸色,顾玉汝觉得此人定是个喜欢斤斤计较之人。 她似乎没有猜错,此女不光喜欢斤斤计较,还特别不拿自己当外人。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四处看了看,不是滋味的说了一句:“这院里就你们一家住?” 当时顾玉汝被她问得一愣,但也没有遮掩,大大方方地点了点头。 “家里人多。” 谁知对方又酸里酸气来了一句:“看模样是个大户人家咯。” 然后人就走了。 等她走后,田丫忍不住道:“这人是个什么人,往人住处闯,说话还阴阳怪气的。” 顾玉汝摇了摇头,道:“别理她,这里住的也不是我们一家,人员也混杂,平时少出门,也不需要与外人结交。” “是,太太。” . 此女姓吕,就住在隔壁。 与这边不同,隔壁那座小院整整住了五家人。 这五家人都是留京候缺的,就如同之前那个小吏所言,这种赖在会同馆里等着候补的官员特别多,能住进来的或是有银子或是有路子,外面多的是人挤不进来。 至于为何他们都喜欢住在会同馆? 除了这里离各部堂衙门近,跑路子时便宜些,也是因为这里来往的官员多,指不定就能从中得到机会。 整个会同馆分为五个部分,东南西北各一,正中则是会同馆办事的厅房屋舍,其中能住进东南两处的,多是身份地位不一般,要么是外地高官进京办事,哪怕是候补,之前也可能是官至四品以上的,才有资格住在这里。 至于西北两地,则都差不多,住的都是些外地低阶官员进京办事的,或是以前就是些芝麻绿豆的小官,花了钱或者走路子住进来等着候补的。 一个院子住了五家人,平时磕磕碰碰,哪儿哪儿都是事,吕氏早就寻思着想换个地方,她惯是泼辣,又仗着是个妇道人家,寻了管事小吏几次,都与她说实在没地方了。 可这就叫没地方了? 那隔壁那家住的院子是哪儿来的? 其实之前隔壁是住了人的,只住了两家人,昨天被挪走了,也不知道是换到什么地方了,吕氏一直想的就是挪到隔壁去了,谁知被人占了,人家还是一家住一个院。 吕氏回去后越想越气,忍不住找丈夫撒泼。 “你这个不中用的闷葫芦,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进京候个补,一候就是快一年,之前与咱们同住这里的刘家、赵家,人家男人怎么就都候到缺了,哪怕做不了知县,随便做个什么官也行,总比憋在这里,翻个身隔壁都能听见,我怎么嫁了你这个不中用的……” 本来就在一个屋檐下,吕氏这一闹,院中的人都听见了。又由于他们这个院子住的人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