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可能就做不成我嫂子了。” 郑兰筠吓了一跳:“为什么这么说?” 年年便把有人要给粽棕指婚的事说了。 郑兰筠一面后怕,一面又觉得庆幸,不过心里还是高兴的。 以前两家虽然有意,可一直没定下来,她这心里总悬着。 如今两家人都说开了,她也就不用担心了。 这会她看粽棕格外顺眼,“粽棕哥,你以后会对我好的对不对?” 粽棕还在想哪家的点心好吃,不过他想了一圈,还是觉得娘做的点心最好吃。 顺口回了句郑兰筠的问题:“那当然。” 话题回到点心上,“等有时间,我也跟娘学学,没准比全京城的都好吃。” 这一刻郑兰筠心里的喜悦又降下去了。 粽棕明明还是个孩子,虽然比她大了几岁,可思想完全没有成熟,根本就没想过成亲的事。 这样的他有一天真的不会后悔吗? 郑兰筠不说话了,粽棕还以为她不相信,又找年年搭话,“我最喜欢娘做的梅花饼和蟹黄包,是不是总也吃不够?” 年年被拐带走了,注意力也转移到了吃上。 “那当然了,咱家谁不喜欢吃。” 中午郑夫人带着郑兰筠回去了,赵家人继续等消息。 郑兰筠本来打算留下来吃午饭,她在赵家吃饭实在是稀松平常的事。 可郑夫人有话要说,就把人拉走了。 薛彩樱命人摆饭,等元宵出成绩重要,午饭也重要。 全家人很快围桌坐了下来,只缺了水笙一个。 有一会儿没见人影了,薛彩樱纳闷道:“这孩子哪去了,年年你去看看。” 年年把婢女叫过来询问,听说水笙返回房后再也没出来,跟薛彩樱打了声招呼就过去了。 水笙担心元宵,一直心神不宁的,只能找点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正好有件衣服还没做完,元宵过一段时间要穿的,她便拿出来在上边绣了朵牡丹。 用的暗线,平时看不太明显,在阳光下会若隐若现的发出光泽。 年年看见水笙在做衣服,抢过她手里的针线道:“你可真能沉得住气,娘叫你吃饭呢。” 水笙又把衣服拿起来,道:“还差一点了,你帮我跟娘说,我刚才吃过了,这会吃不下。” 年年不肯:“娘和奶奶该担心了,我知道你着急,可也得去坐一会儿,否则他们还得派人过来。” 水笙只好放下了衣服,跟着年年一起到了主院。 这顿饭很丰富,可大家都吃的心不在焉的。 殿试的结果出的很晚,一直到傍晚管家才跑回来。 他满脸喜气,见到薛彩樱就往下跪:“恭喜夫人,恭喜国公爷和老太太,大少爷中了,中了……” “中了几名?”田氏急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连着往前走了好几步,盯着管家问道。 此刻满院子的人都充满了紧张的看着管家,等他说出接下来的话。 薛彩樱倒还坐在椅子上,但全身的神经也紧绷起来了。 水笙手心出了一层汗,连杯子都握不住了,她用手帕反复擦拭了半晌,手指头都搓红了。 管家一路跑过来的,缓了口气才在众人无比紧张中说下去:“中了状元,三元及第。” 状元这两个字一出口,大家终于松了口气,然后又欢呼了起来。 田氏和赵老二高兴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不停的念佛,也是老祖宗保佑,先有雨生殿试第四名,如今元宵又中了状元,他们赵家再也不会被人嘲讽乡巴佬,没文化了。 粽棕早一溜烟跑出去放鞭炮去了。 薛彩樱松了口气,水笙也踏踏实实的坐在了椅子上。 年年跟着粽棕往外跑,想起水笙又返了回来,“姐,和我们一起出去放鞭炮,给大哥庆祝。” 太监过来宣布喜讯的时候,粽棕刚好放完鞭炮,还有一只不巧落在了太监的肩膀上。 粽棕赶紧跑过去给太监清理。 太监自己弹了下去,笑呵呵说道:“恭喜老太太夫人二少爷,赵凝烨中了殿试第一名,老奴过来讨个赏。” 薛彩樱赶紧命人准备银子,感谢传旨太监。 元宵中状元,这是多大的喜事,赵家自然要大摆宴席,好好庆祝一下了。 不过今天太晚了没有准备,宴席定在三天后。 只是赵家一向行事低调,说是大摆宴席,请的也都是自家亲戚,最多还有孙明喜一家。 薛彩樱心里装着事,还没来得及跟公婆说,粽棕的订婚宴最好这两天就办了。 也不用大张旗鼓,两家长辈坐到一起吃顿饭,把这事放在明面上说好就成了。 不过大家都忙着给元宵庆祝,谁也没想到这事,况且他们还不知道宫里传出的消息。 还以为殿试结束赵雪窝和元宵就该回来了,可薛彩樱等了半晌也没见人,只能派管家出去找。 赵雪窝听说夫人有事找他,想也不是小事,赶紧抽时间回了一趟侯府。 听说蕙贵妃竟然要给粽棕说亲,也是吓了一跳。 元宵中状元的喜悦还没过,这就闹出一场烦心事,赵雪窝稍微犹豫了一下,道: “你先和爹娘打声招呼,让他们有个心里准备,我去找孙大哥,请他走一趟把郑家的姑娘定了,元宵的宴席也别等后天了,就明天中午,把月牙他们两口子请过来,还有雨生他们,我再和太傅通融一下,别觉得咱们家怠慢了,以后的礼数肯定一样不落的走完。” 薛彩樱已经想到了这层,“今天我已经和郑夫人打过招呼了,只是没说订婚宴的事,想来不会怪咱们太过仓促,这消息是郑家传来的,肯定比咱们清楚拖下去的后果。” 夫妻两个人商量好分开行动。 薛彩樱去找公婆,赵雪窝去找孙明喜。 田氏和赵老二听说要给粽棕定亲,哪有不高兴的,“这事好,元宵11岁就定亲了,粽棕都17了,早就该定了,我早就看郑家的姑娘好,长得好看性格也好,和粽棕也能合得来,好好好,你们张罗吧,我们老两口就等着喝喜酒了。” 田氏一连说了三个好,赵老二也笑得合不拢嘴,“双喜临门好,双喜临门好,这样我们老两口也放心了。” 田氏故意说道:“真放心了?你的宝贝孙女还没着落呢。” 赵老二可舍不得小孙女,“年年才多大,早着呢。” 赵雪窝原本可以直接找郑太傅谈这事,不过他担心自己有什么疏漏,怠慢了人家。 孙明喜圆滑,最擅长这种事了,有他帮忙,事半功倍。 果然从他嘴里说的话都听着格外顺耳,郑太傅一高兴就定了这事。 明天在赵家摆宴,他们郑家的长辈都出席,就算是定亲宴了。 赵家这边在忙,蕙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