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官看清以后悠悠的叹了口气。 一路走来,他所见所闻都是这样的景象。 他虽然是粮官,但粮官在陈国并不入流,既无法上朝议政,手里也没有实权,上头的长官下达了收粮的命令,他便要带着人强逼百姓把粮食拿出来。 粮官并非世家出身,能有这样一个小小的职位,全靠祖上蒙荫,靠他爹长年累月的给上官送礼打典,才叫他能子承父业。 但他依旧是百姓,虽然不住城西,可家里也不富裕。 由于跟妻子感情很好,孩子一个接着一个,他要奉养双亲,还要养六个孩子,家里也常常缺粮,他能明白这些百姓的苦楚,可他却什么也做不了。 因此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真真切切的为自己和百姓们高兴。 在她们搬出粮食以后,粮官叫身后的士兵将斗拿出来。 斗长得很像漏斗,但形状有些微区别,每个国家,甚至每个粮铺的斗大小都不相同。 所以常常有粮铺大斗收粮,小斗卖粮。 只是这一次君上让匠人打造了一批一模一样的斗,粮官们只能用这种斗收粮。 轻松好有多少斗之后,士兵很自觉地打开木箱,让母女俩去家里寻装钱的东西。 临走的时候,粮官还告诉她们:“若要买粮,便去城东,那里有家奇怪的屋子,你们看见便知道了,那屋子门口就卖粮。” “不过你们今日若要去,最好现在就去,不然人越来越多,恐怕你们就挤不进去了。” 粮官说完以后就立刻赶往下一家。 母女俩在粮官走后依旧愣在原地,她们木木的看着木框中的铁钱,深吸一口气后年轻姑娘说:“我去找弟弟!我跟他们一起去买粮!” 她的两个弟弟都在给商人当苦力,他们靠卖力气挣钱,每日也能挣几个钱。 如今有了这些钱,苦力的活可以先放一放,把粮食买回去才是要紧事!别去晚了没有粮,那这钱就没用了! 老妇也知道自己去了只能拖后腿,因此一边关门,找几块布把钱兜起来后,才让女儿从后门出去——免得周围游手好闲的人看到她们拿到了钱,在外面堵她们。 虽然他们也不敢明抢,但几个强壮的男人找她们“借钱”,她们也没有办法拒绝。 姑娘悄悄从后门出来,怀里抱着布袋子,铁钱重量不轻,但她从来没觉得自己这么有力气过,她甚至能抱着沉重的钱袋子跑起来,她跑得很快,额头很快满是汗珠。 好在她的两个弟弟都在城东干活,她没找多久就找到了他们。 她到的时候,两个弟弟正赤着上身,为商人卸货。 她的两个弟弟年纪都不大,一个十七,一个十五,她是大姐,但她这个大姐要比两个弟弟幸福,因为她幼年时期,家里的情况还没有这么糟,她是过过几年好日子的。 “二郎!三郎!”姑娘朝着她的弟弟们挥手,“快过来!” 弟弟们只能停下,看了大姐一眼,又看了看站在旁边的管事。 他们现在活类似于临时工,他们只有干完了才能拿到这一天的钱,如果现在就走,那之前的劳动就打了水漂。 可他们又听见大姐喊:“快过来!有要紧事!” 弟弟们只能放下手里的货物,朝大姐的方向跑过去。 小弟刚冲过去,还没站稳就问:“什么要紧事?!是娘出了……” 大姐没等他说出口,就把怀里的钱袋子塞给大弟弟,塞完以后就小声对弟弟们说:“边走边说,走!” 她不给他们反应的时候,一马当先的走在前头,两兄弟互相看看,只能小跑着跟上去。 在前往城东的路上,大姐把今天发生的事都告诉了两个弟弟。 她越说,两个弟弟的眼睛就越亮,当她说到他们此时就是去买粮的时候,两个弟弟脚步就已经比她更快了,他们明明是在走路,却走出了平地滑向的气势,恨不能给自己插上一对翅膀。 去往城东的路上已经有了不少人,他们似乎也都藏着一个布袋。 整条路上都不断又铁钱撞击的声音响起。 等他们终于走到目的地的时候,哪怕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也被眼前这一幕惊呆了。 无数人挤在一起,这条路上几乎没有一处可以落脚的地方,人挨着人,临淄城从未有过这样的场景。 他们甚至看不见最前方是什么样的。 好在这样的场面并没有延续多久。 有士兵从城中的方向赶过来,他们手里拿着长戈,驱赶着百姓们排队,混乱的城东总算有了秩序。 姐弟三人虽然急,但也不敢往前挤,只能跟着队伍慢慢往前挪。 他们亲眼看到从前方回来的人都背着一袋袋鼓鼓囊囊的东西,他们的眼睛越来越红,因为他们清楚,袋子里的东西一定就是粮食。 那些背着粮食回来的人脸上也带着兴奋的笑容。 甚至有人边背着粮食往回走,边对跟着他的孩子说:“走,回家爹给你做饭!” “一定叫你吃饱!” 姐弟三人只能继续望眼欲穿的看着前方。 终于,前面的人越来越少,在太阳快要下山之前,他们总算排到了。 大弟弟连忙把怀里的布袋放到桌上,他们甚至没有心情去打量摊子后面的新奇建筑,在他们心里,此时此刻只有粮食两个字能触动他们的心神。 摊子并不大,不过是一张长桌,上面放着斗,桌子的后面是大袋大袋的粮食。 里面全是黄米和小米,给他们派粮的人里有男有女,他们人数不少,互相之间甚至也不说话。 在打开布袋后,清点铁钱的女人在清点好以后问他们:“这些钱要全部用完吗?” 大姐连连点头:“买的买的。” 女人:“太多了,你们能背回去吗?” 女人又说:“你们不用担心,这儿一直都会卖粮,不是卖了今天就不卖了。” 女人的声音有些沙哑,同样的话她已经不知道说了多少次,因为太过吵嚷,她说话全部靠吼,估计今天一过,明天她就别想说出一句话了。 大姐:“背的回去,肯定背的回去。” 女人也知道自己说了是白说,她说了这么多次,没有一个人信她的。 老百姓都觉得自己是在捡便宜,捡便宜这种事,肯定是不能耽搁的,今天占了才是自己的,明天就不知道了。 女人叹了口气,冲旁边的男人说:“一百八十斗。” 男人沉默着拿着斗去给他们盛粮食。 除了他们这一排,旁边还有三排人,他们前面也有这样一个算钱一个盛粮的派粮人。 姐弟三人在听到一百八十斗的时候全身都在颤抖,他们激动的说不出话来,聚精会神的看着男人给他们盛粮。 男人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