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6章预备人选(打滚求月票)
大阿哥、三阿哥、五阿哥、七阿哥、八阿哥……
康熙脸上看不出喜怒。
大阿哥昨日在兵部,今日去明珠家宅贺寿。
三阿哥昨日南书房轮值,今天上午也过去了,跟七阿哥一起处理折子。
八阿哥昨日在南书房轮值,今天被安郡王邀请,去了郡王府。
五阿哥昨日去吊唁,今日在宫里乱窜,睡了一觉。
七阿哥昨日去吊唁,今日在南书房轮值。
九阿哥昨天去新庄子上,今天带了福晋去百望山捞小鱼儿。
十阿哥昨天去新庄子上,今天带了福晋去喝喜酒。
他的目光在大阿哥、三阿哥、八阿哥几个人的记录上逗留,还留心了一下十阿哥的行迹。
十三阿哥年轻气盛,道:“四哥,早先四下里乱着,地方也不太平,留着关外就留着了,如今天下承平,不用担心那些了吧?”
他撂下密折,想着太子留京的时候,政务处理的妥当,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看户部的账,几两银子一根的木头,运到京城,这运力耗费就要翻倍,结果就算是耐腐,也不能长长久久的,刷了好几层的桐油,可是真要说起来,也只能坚持二十年到二十五年就腐了,到时候还要再来一遭,有没有其他木头可以替换,可以多坚持几年……”
太子也晓得这两人关系好,没有放在心上,还有几分幸灾乐祸。
四阿哥摇头道:“大清没有修长城,以蒙古藩部为长城,有利有弊,准格尔现下安定,以后难说;还有漠北喀尔喀三部,失了准格尔的威胁,他们对朝廷也少了信服跟依赖,也要防着坐大生变。”
四阿哥点点头。
十三阿哥想了想,道:“关外倒是有好些樟子松,要是用那个,运力成本少七成。”
越看,他越佩服马齐。
可是这么多银子,就跟打水漂似的,不见什么动静,要年年往里丢钱。
拉木头的货船走运河,全程都要纤夫拉纤,几千里的人力,价格翻倍都是少的。
如今,他也成了旁人眼中的笑话。
要是在古代就好了,君能挑臣子,臣也能挑君王。
这是奔着军中历练培养的。
倒是四阿哥这里,跟三阿哥一样,是自己能放心用的。
如此也好……
四阿哥看着十三阿哥,带了正色,道:“那心里就别想,要不然露出来,汗阿玛不喜,太子也会记一笔,将太子当成汗阿玛似的恭敬,不必想着什么手足骨肉之情,只记得君臣有别,就不会有那么多腹诽与挑剔。”
十三阿哥听了,松了口气,道:“我跟四哥一道去,是不好耽搁了,否则就这样关着,性子都偏了。”
四阿哥想着恪靖公主去年还朝之事,也是在震慑土谢图部的贵族,告诫他们她这个汗王妃身后还有朝廷。
四阿哥行事有些较真,不如三阿哥圆滑,不过也因这个缘故,差事办的更周全些。
三阿哥这几年也沉淀下来,不像之前那样飘了,锻炼锻炼,也不能老萎靡,否则都要废了。
四阿哥道:“公主聪慧,跟朝廷往来也亲密,有什么动静会传回来的。”
而且,他看的时候会将大学士的票拟遮住,心里将处置法子想一下,然后再对比自己的处理法子跟大学士的处理法子。
十三阿哥年岁在这里,要学的东西还多,暂时当不得用。
他之前只要十四阿哥打发人请都过去,后来推了两回,十四阿哥就再也没有叫人了。
一起长大的兄弟,十三阿哥晓得十四阿哥的脾气,这指定是怨上他了。
八旗格局,从早先皇家、宗室、勋贵三足鼎立,现下是乾纲独断,用了三十多年。
上梁不正下梁歪。
那两位的行事虽有让人诟病之处,可是能力在兄弟中也是领头的。
人命关天。
十三阿哥迟疑了一下,道:“四哥,十四弟那边,已经禁足三个半月了……”
五阿哥……
他也不想如此。
不管是各省督抚的动静,还是部院衙门的动静,他都看的津津有味儿。
大阿哥的反应也在意料之中,康熙不晓得是失望还是不失望。
自己这个太子呢?
太子没有了看热闹的心思。
四阿哥蹙眉道:“关外龙兴之地,不能轻动,那是大清最后的退路。”
等到河工的事情完了,以后再出来,四阿哥也可以留京理政。
如今时过境迁,轮到了十三阿哥。
几天看来,大家也算看出了诸位皇子行事。
三贝勒是能干的,七贝勒与八贝勒也勤勉,五贝勒就是摸鱼的。
只是心里,到底有些意难平,敬佩不起来。
等到三阿哥、八阿哥等人历练出来,是不是也就成了东宫预备?
四阿哥就道:“等圣驾回京,我会跟汗阿玛求情,允上书房的师傅去头所讲书,越是顽劣,才越要学功课,晓得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