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书。 翻开大概看了一眼,苏皖立刻就判断出,这本的确是她当前最急需的书,她当即便从书包里拿出了纸笔,蹲坐在旁边开始做了起来。 这本书整体难度都偏高,导致苏皖刷题的速度比平时慢了不少,但是沉浸在其中,时间流逝的却是飞快。 不知不觉中,已经做到了中午。 过程中,店老板数次过来,看着坐在那里专心致志刷题的苏皖,数次都是欲言又止。 苏皖倒不知道这些,只知道,这一上午的刷题,等她临走前进自习室查看了一下“签到日志”上的数学能力值时,已经到了112分。 这三分的提升,让苏皖整个人特别欣喜。 距离最终的目标114也只差两分了! 而且这本《培优教材》还有一半未看,若是能将剩下的看完,那本周说不定就可以完成数学的目标! 苏皖心中隐约活跃着激动地感觉,起身把这本《培优教材》放在之前的位置。 只是站起来的时候,由于蹲坐的时间太久,腿整个是麻的,差一点栽倒过去。 她扶着书架,咬着牙缓了好一会儿,方才缓了过来。 走出书店之后,苏皖活动了下因为保持同一个姿势,而有些酸痛的肩颈和手臂。 她倒不是没有想过将这教辅书带到系统自习室去做,只是她进去才发现,书根本带不进去。 可能只有她买下来了,才能带进去吧。 所以她也就放弃了,真的就蹲坐在那里看了一上午。 中午,回到食堂吃过饭之后,苏皖又飞快的回到了“启明书店”。 周末时间只有一天半,她必须抓紧这一天半的时间,尽可能把这本培优教材看完。 毕竟,现在她只是提升数学,如果在一科就浪费太多时间,会影响她后面的学习节奏。 原本以为下午会跟上午一样,她拿着书安安静静的在角落里刷题,却没想,走进来之后,她找了一圈,却根本没有发现那本《培优教材》。 上午看的时候还有三本呢,怎么全没了?难道是她吃个饭的功夫,全都卖完了? 她又找了一圈,确定真的没有,微微抿了抿唇。 她看到老板在旁边货架上整理书籍,赶紧走了过去。 “那个……老板,请问你们这里《数学培优教材》还有吗?上午我看的时候还有,怎么现在没了?”苏皖问道。 老板抬起了头看向她。 欲言又止之后,开口道:“小姑娘,你这就有些不太好了吧。” “啊?”苏皖愣了一下。 “你说你要是买,那翻两下我也不说什么了,就当是试看,可是我看你这架势,恨不得要在我这里把一本书看完,你翻过之后,书都变旧了,你还让我怎么卖书?”老板的语气还算平和,但是说出来的话却让苏皖立刻陷入了手足无措的境地。 “我看……” “我知道,你看的时候已经很小心了,也没有往上写任何东西,但一本新书只要翻过,就会有一点弯折的痕迹,人家就不给当成新书了,小姑娘,你也理解一下嘛。”店老板打断了苏皖的话,开口道。 苏皖抿着唇,憋得耳朵有些红。 半晌,开口道:“老板对不起。” 老板叹了口气:“唉,我也理解你们,你要真想要这本书,跟家里要点钱,学习上的事情,家长应该不会吝啬,也不贵,那本书我帮你看过了,定价36元,打完折给你28.” “嗯,知道了……谢谢老板,我再去看看吧。”苏皖的表情有几分难堪。 学习上的事情,家长应该不会吝啬。 但这条,不适用于她。 苏皖神色间有些颓然的离开了,她看了看外面的天空,今天天气晴好。 她不想浪费这难得的可以刷题的机会,想了想,朝着隔壁另外一家书店走去。 这家书店已经有一些年头了,是可以借书看的那种。 在这里做题,应该可以吧。 苏皖这么想着,来到了这一家书店里。 周末,书店里有一些人,但大部分都是看一下课外书之类的。 苏皖径直走到了教辅资料区,这里摆放的书是不少,只是摆放的非常凌乱,各个年级的混杂在一起。 苏皖找了一会儿,也没能找到她想看的那本《培优教材》。 她在心中有些遗憾的叹了口气,只能拿起了其他初三的数学教辅书看了起来。 只是,看了一会儿就稍稍蹙眉。 这里的书不知多久没有更新过了,这本教辅书还是五年前的…… 这五年的时间,题型考法早就不知道变换了多少种,而且,这个资料书上的内容,对她而言有些太过基础了。 她看这本书,效率并不会显得多高。 她只能把这本书又放了回去。 苏皖又换了几本看,但情况都是一样,题型太老,而且太基础,很难在她现在的层次下拔高。 她心中想着“签到日志”上自己的分数,只差那么一点点了。 总归是有些不甘心。 这么想着,苏皖深吸一口气,放下了手中的书,做了一个决定。 她还是得回去看那本《培优教材》。 实在不行,就买下来,28块钱对她虽然多,但也还出得起,大不了之后一段时间不吃晚饭了。 而且,万一没钱了,回去问父母要点,他们虽然对她上学这个事情,不怎么支持,但总归不会让她饿死。 想到这里,苏皖起身,重新回到了启明书店。 老板看到苏皖又回来,挑了挑眉,他还没开口,苏皖率先开口道:“老板我来买书。” 这一次,老板不说什么了,点了点头。 苏皖走了进去,果然,《培优教材》已经又被老板放上去了。 她拿起上午看的那本,沉默的看着后面的定价,稍稍陷入了犹豫当中。 这本书虽然好,但是她已经看了一半了,买回去最有价值的相当于只有后面那些。 这么一想,苏皖顿时觉得,是不是看看还有没有其他书,她没有看过,但是有价值的书。 这样买回去的话,好歹也算是买的内容多一些。 因此,她拿起了放在旁边的另一本《尖子生》来看。 从名字看,这个应该也是拔高类型的教辅书了。 她从中间随便翻开了一页,就这么站着,打算大概了解下这本辅导书的定位群体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程度,究竟适不适合她。 一道题,苏皖很快在脑海中计算完成了。 的确是有难度,而且这本书里的解题思路,好像更有意思。 如果说《培优教材》是走正道,那这个《尖子生》的解题思路,更有点剑走偏锋的意思。 怎么办? 这么看完之后,两本她都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