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如今的社会风气,很多人都没意识到读书的作用。 读书哪有挣工分挣钱重要。 白淑华懊恼道,“我都快过糊涂了。” 这时候凑过来一个年轻嫂子,语气羡慕,“三嫂啊,你咋养的闺女呢,这么能干读书还好。” 白母谦虚的说,“都是孩子自己学的,我和她爹就认识几个字,可帮不上啥忙。” “三妮啊,你说你小良弟弟咋那么笨呢,之前考试数学考了十八分,气的我烧火棍都炫折了,可打了骂了他就是不会算数啊,你有招没?”年轻嫂子满眼希冀的看向白淑华。 白淑华扯扯嘴角,想说没招! 这时候白母也替说话,“大闺女你学习在行,给想想。” 白淑华:她不想想。 她学习好,又不是教学好。 不过还是给老娘一个面子,知道她是在隐晦炫她呢。 “婶子没去找老师问问,看小良平时表现咋样?是不学呢还是很努力就是学不会。” 情况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同。 年轻嫂子愣了下,“还真没去过。” 白母就道,“那得去问问,还是老师了解学生。” 之后的话题就被白母接管了,少不得又开始了凡尔赛炫娃,明则谦虚实则骄傲。 白淑华挪到一旁去捡松塔了,太尴尬了。 不过松塔是真多啊。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松树都能产松塔,只有一种叫红松的,而且得长25到30年才能结,就挺不容易的,所以每棵红松都是大宝贝,队员们很爱护的。 她还知道松树分大小年,就是有的年结的松塔就多,有的年就少,就很神奇。 她明天还能捡一天就该去上学了。 加起来捡的坚果早就超过计划了,在考虑要不要卖一点。 想想还是算了,给家人补充营养更重要。 要是吃不了再卖也可以。 都说靠山吃山,虽然不能总吃肉,但蘑菇、坚果这两样好东西,家里人不应该断了。 傍晚白淑华跟着白母回家,白爹居然回来了。 在炕上躺着呢,胡子拉碴的,一看就知道受了不少罪。 “孩他爹没事吧?”白母关切的问道。“没受啥伤吧?” 白爹有气无力,“没受伤,媳妇我可困了,还睡不着。” “那是咋回事啊?”白母皱着眉头。 白淑华伸手摸了摸白爹,没发热啊。 “不是在林子里睡了两宿么,听见那狼嚎就跟在耳边似的,吓得我睡不实诚,回家了补觉也睡不好。”白爹可怜巴巴的。 白淑华有点明白了,这是精神虚弱了吧,嗐!她爹就不是打猎的料。“爹,你好好休息,我去喊小弟。” 白爹没受伤,她就放心了。 之前她和白母都不愿意白爹进狩猎队。 可他却坚持,说他不傻,保证不往前冲,就去蹭点肉。 还说就今年他和大队长关系好,往年想进也不让进呢。 白淑华找到白小弟没直接回家,而是跑去老大夫那了。 白小弟脆脆的喊了师傅、小冰姐,白淑华才将白爹的状况说了,“孙爷爷,能不能给我爹开副安神的药啊。” 她和小弟是各论各的,要不然就得差辈。 白小弟也眼巴巴的看着他师傅。 老大夫答应的很痛苦,动作麻利给抓了两幅药,“回去三碗水煮成一碗水,饭后喝,喝完就睡了。” 交代完正事,又有些调侃的说道,“你爹压根不是打猎的料,以后就别硬凑了。” 白淑华连连点头表示赞同,接了药,“孙爷爷你记账啊。” 她小金库可不能曝光。 老大夫摆摆手,“行了,知道了。” 白淑华也和宋小冰商量好下次去哪玩,拿着药告辞。 白小弟摆手,“师傅再见!小冰姐再见!” 老大夫对于这个小徒弟还是很喜爱的,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目送两人离开。 路上白小弟问白淑华,“姐,爹生病了吗,要喝药。” 白淑华想了下,“小病,就是想让爹快点好,没事的,不用担心。” 白小弟哦了声,“我现在还不会开药。” 白淑华忍不住笑了,“你还没学呢,就想着开药了。” 白小弟扬着小脑袋,“我学了就会了。” 白淑华憋笑,夸赞道,“对对对!你一学就会!” “姐…爹打到肉了么?”白小弟眼睛更亮了。 白淑华愣了下,可能…好像…没有吧,难道白爹一点肉没蹭到,还将自己搞虚弱了,亏了啊! 第三十一章 选拔助手 白淑华冤枉白爹了,人家虽然受罪了,但也成功蹭到肉了。 只不过还没分罢了。 对了,晚上要开全员大会。 因为这个大会,白爹吃了饭洗了漱却没吃药,害怕睡着了。 白母的意思是有她在,他干脆吃药睡觉算了。 白爹却很坚持,一定要自己去分肉。 最后她们一家四口都去了。 谁不惦记肉呢。 大队长还是一如既往的简略,直接开门见山,“狩猎队回来了,没抓到大玩意,有仨狍子,剩下的都是野鸡、兔子,按照老规矩,狩猎队分一半,剩下的用工分买,谁家想买明个去大队部,多了不让,一家最多一斤,家里进狩猎队能分肉的先别去买,最后有剩再说。行了,这事儿讲完了,有啥不明白的?” 突然有人大声问道,“大队长,知青可以买么?” 底下队员开始叽叽喳喳议论,白淑华听了几耳朵,都不咋愿意。 大队长做了个手势,让大家伙安静点,“新知青超过五百分红,老知青超过两千工分就可以买。” “不公平!为啥队员不看工分,我们知青就需要看工分!”一名高大的知青大声喊道。 大队长沉了脸,“喊啥喊,知青就那么点工分,秋后不换粮啊,还指望队里接济你们啊!肚子都填不饱,还想吃肉!” 大队长一发飙,知青们没人再敢叽歪。 毕竟县官不如现管。 再者所有队员都是站在大队长那边的,胳膊拧不过大腿,知青们还是很识时务的。 大队长没把知青们当回事,转而就说起了第二件事,“还有件事,咱们队里成立了医务室,非常成功!不说咱们队里得了实惠,临近的几个生产队也有过来找孙大夫看病的。可医务室就孙大夫一人,他年纪也不小了,还有个孙女,就和我商量想找俩助手,平时给他搭把手,也能跟着学点医术,我觉得这是好事啊,可这助手也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笨笨卡卡的就别想了,得年轻,最少也得初中毕业,男女各一个,选上了每天六个工分。想干的明个来大队部报名,得考试的。” 又有知青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