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体操,就是学习累了随便抻吧抻吧。 主要是让她做一套广播体操,她也记不住了。 那就只能瞎拼凑了。 至于眼保健操也很重要,她对眼睛一直保护的很好,未来也不打算戴眼镜,对于眼睛自然是要好好保护的。 一节课后做一遍,有点频繁。 但为了眼睛好,她觉得值得。 她希望若干年后,她的眼睛还是能水汪汪、闪亮亮。 最后的看报纸其实是统称,就是看课外书,不过家里也没啥课外书。 因为贵不舍得买新的。 旧的又不敢随便往家里捡。 就跟后世的动物一样,说不准哪个就是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呢。 书也闹不准哪个是禁书。 所以她的课外书绝大部分还是看报纸。 看报纸可以扩宽眼界,增强政治感,还能了解国家政策、外部信息。 对她好处是大大的。 这样的复习计划表格做出来,看着有点吓人。 宋小冰看过就问她会不会太累。 白淑华觉得还好吧,她这只能算一般卷。 还有卷的进步空间。 第八十七章 开介绍信 白淑华按照自己制定的复习计划按部就班进行着学习,成绩并没有太明显进步,因为起、点太高了,进步空间有限。 但她明显能感觉到基础更扎实了,在这种情况下的期末考试自然是不在话下,仍然是年级断层第一。 就这样,初三上学期结束了。 并没有提前开学那一套。 说白了,如今的人们对于学习并没有太过重视。 该放的假必须得放。 而且学校对于不参加高考的初三学生发毕业证了,因为初三课程全部学完了,下学期完全剩复习了。 所以这个暑假是她们这些初三生最后的放松了。 宋小冰邀请她回生产队,她没去,准备和白爹出去溜达一圈。 “大闺女,你不再想想了,真要跟着?”白爹第三次确认。 白淑华重重点头,“真。比珍珠还真。” “现在外头热,你一天天跟着我往外跑,小心变成小黑炭。”白爹继续吓唬。 白母也劝,“大闺女你消停在家躺着得了,干啥遭那罪。” 白淑华就道,“我长这么大还没出过镇上呢,跟着爹去开开眼界。我又不是小孩子,不会打扰他的工作的。” 白母见劝不动,又看向白爹。 白爹也松动了,孩子年纪虽然不大,但还有半年就要念高中了,可一次县里都没去过。“那咱们提前说好,我是有正事,可能顾不上你,到时候你别闹腾。而且我除了去县里,还要往下面走,要坐不短的车,你要是晕车啥的我劝你就老实在家待着。” 白淑华举手保证,“我听话,我现在就去收拾行李。” 白母将人拦住,“着啥急,吃完饭再说。孩他爹,大闺女也得开介绍信吧?找谁开?” 白爹还真被问住了,好一会才道,“不出县城应该也不用介绍信。”结果很快又改口,“不行!得开,明早我去街道问问,应该是在街道开的,总不能药厂给开吧,她又不是药厂工人。” 白淑华对于去哪开介绍信也是一头雾水。“来得及么?” 白爹就道,“没事,大不了晚点走。” 事情说完,三口子开始吃饭。 天头热,大家也没啥胃口,拌了半盆的黄瓜丝,半盆的洋柿子(西红柿)片,还有一块大酱豆腐。 主食是过水高粱米。 没一样是带热乎气的。 三人吃的慢悠悠的,白爹一边吃一边和白淑华说该带啥,“衣服得带两套。” 白淑华条件反射问道,“够么?” 他们要出去半个月呢,现在天气这么热,跑一天一身汗的。 白爹就道,“够了,在招待所可以洗衣服,天头热,一晚上衣服就差不多干了。” 白母在边上提醒,“你就两身半截袖,要不再带身长袖,省得早晚凉。” 白淑华木了下,对啊!她根本没那么多衣服,带个屁啊。 “除了衣服,牙刷、牙膏得带着。”白爹继续传受经验,“在外边跑业务,总得跟人家说话,要是牙上粘了菜叶或者嘴巴有味,都挺膈应人的。对了,牙缸子别带了,那玩意太占地方。剩下还有啥呢,吃的、介绍信、钱、票、收据,这个我需要,你不需要。” 白淑华都记下了,“爹娘,我书包可能装不下。” 她的书包是白母仿造军用书包做的,放不了太多东西。 两身衣服都够呛塞里面去。 那还有啥呢。 白爹就道,“夏天东西少,咱们父女俩放一起就行。就用我平时总用的那个写着‘北京’的旅行袋,结实还能装。” 白淑华倒没反对,如今也是有旅行箱的,但太大,有点碍事,旅行袋就很不错。 父女俩东西不多,很快就装好了。 白淑华还额外装了纸笔,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到的地方。 白爹娘又额外给了她一些钱票。 就怕遇到万一,她手里啥没有,要抓瞎。 “行了,明个就要出门了,早点去睡吧。”白母开始撵人。 想让大闺女早点睡,为明天出行养足精神。 白淑华虽然不困,但还是听话回了西屋。 早早进了被窝,可脑海里全是明天进城的兴奋,压根睡不着,左翻身、右翻身的,也不知道啥时候睡着的。 一大早她都没用白爹娘喊就起来了。 兴奋劲还没退呢。 白母倒水洗脸,“你起这么早干啥,你爹得去街道办给你开介绍信呢,人家不上班你爹去再早也没用啊。” 白淑华道,“我要上厕所。” 这下子白母不念叨了,白淑华得以尿遁成功。 早上喝的是疙瘩汤,带鸡蛋花的那种。 “我给你们做四张鸡蛋饼。”白母边吃边说道,“多了不行,天热放不住。” 白爹闷头吃的喷香,“够了,够了,中午够吃就行。我带票了,晚上吃国营饭店去,好不容易带大闺女出门一趟,还不吃点好的。” 艾玛,这话题白淑华可太喜欢了,“爹,县城的国营饭店有啥特色啊?咱们这没有的。” 白爹沉吟了下,“还真没啥咱这没有的,就是县里国营饭店的大师傅手艺要更好,我跟你们说,那道红烧肉做的真地道,就是经常会没有,抢不上。” 白淑华已经记下“红烧肉”这道菜了。 过年的时候家里肉也不少的,但也没做红烧肉,一是这样吃法太奢侈,二一个就是家里的调料不够,做不出来那个滋味儿。 白母又问,“要不再煮两个鸡蛋?” 白爹道,“鸡蛋饼里不是有鸡蛋了么。要不再煮两个咸鸡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