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半仙,也依旧能够被人奉上这个位置,因为半仙解决不了的事情,你却可以解决!” 他仿佛预见了未来,苏不疑将会被众人高高捧起,所有人都拜倒在他的脚下,请求他施舍自己的智慧。 能够跟随着这样的苏不疑,武羽也感到十分荣幸。 苏不疑:“???” 这人到底在自我陶醉些什么。 苏不疑不懂,也不想懂,他拍了拍怀中沉甸甸的银子,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又过了两日,当苏不疑照常出门游玩时,却感到盯着他的视线更多了。 看着身侧一无所知的‘护卫’,苏不疑无奈瞥了他一眼,还是得靠自己保命啊。 他专挑人多的地方走,希望能够甩掉这些跟踪的视线,或者不让对方轻举妄动。 但是这一次,对方似乎已经铁了心要跟他过不去,刚刚转悠到人烟稀少的地方,就突然有一大群侍卫突然跑了出来,将他团团围堵。 苏不疑定睛一看,呦呵,还是老熟人。 这不就是金羽门的弟子嘛。 那个曾经跟叶渐衣比剑比输了的人就是金羽门门主的三徒弟。 怎么最近金羽门总是跟他过不去。 有了上次的经验,苏不疑就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看着他们又能扣什么大帽子。 而武羽却全身都紧绷起来,手中摸向腰间的剑,大声质问:“你们要做什么?!” “你就是苏不疑吧!”金羽门弟子无视了他,只是向苏不疑道,“有人举报说你绑架拘禁官员之子,请跟我们走一趟!” “谁说的。”苏不疑眨了眨眼睛,“我来猜猜看,那人不会是第一个字是萧,第二个字是经,第三个字是卓吧?” 金羽门弟子心中一凛,面面相觑皆有些谨慎。 好家伙,刚见面就直接被说出姓名了,萧经卓,这不就是中郎将的全名吗! 苏不疑猜的这么准,让他们心中升起不好的预感,总感觉这一趟并不会顺利: “跟是谁说的无关,请配合我们调查。” 但苏不疑却毫不畏惧,只淡淡一笑:“别想了,我是昭王爷的人,想要抓我先经过昭王爷的同意。” 金羽门弟子见此,立刻要说些什么,但苏不疑却先一步怼了回去:“哦,难不成你们是故意算准昭王爷不在所以才来堵我的?早说嘛。” 他顺势从怀中掏出信号烟花,在众人还未反应过来前,就直接拉响了烟花释放信号。 信号在空中砰然炸裂,动静大的几乎引起了京城内所有人的注意力。 金羽门弟子惊愕地张大嘴,谁也没想到他的速度这么快,竟是连阻挡都没来得及。 而低头看向苏不疑,苏不疑却对他们露出甜甜的笑容笑,无辜摊手指了指手中的烟花道: “这是王爷送给我的烟花,拉响后他就会立刻派人前来保护我。” “据说一盏茶的时间就会赶过来,若是你想要抓我的话,那必定要在一盏茶内带我离开这里。” “可是我不会顺从你们,我身边还有一个武功不错的保镖,事实上现在我们在这里对峙就花费了一定的时间,接下来你们放狠话,我再放狠话,两个来回过后你们准备动手,我们准备一边反抗一边逃跑,然后我们会在路上再次耽误很多时间,等你们终于制伏我们要带走的时候,时间也正好到了,王爷的追兵会恰好撞上你们,与你们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杀,你们最终会狼狈逃走。” “所以,是现在识相点离开呢,还是被杀的片甲不留狼狈逃走呢,你们打算怎么办?” “……” 听着他侃侃而谈预测的未来,金羽门弟子彻底傻眼了。 第四十五章 天上的信号烟雾迟迟没有消散, 金羽门弟子望着苏不疑那无辜中带了些许冷意的双眸,不由自主紧张起来。 咬牙对视一眼,只得道:“撤退!” 跟苏不疑猜测的一模一样, 他们跟踪了苏不疑多日,这才选择了一个昭王爷绝对不会找过来的时辰对苏不疑下手。 他们深知只要齐桓派人找来,这次的计划就会失败, 且以后也不可能再有机会, 几乎是精心策划了好几日。 只是没想到,苏不疑手中竟然还有着信号弹! 没办法,气势冲冲来了又灰溜溜去了,金羽门弟子果断认怂。 一旁暗中戒备的武羽这才倏地松了口气, 钦佩地看向苏不疑,“王爷竟然提前准备了信号弹,果真机智啊。” “想什么呢?”谁知苏不疑随手将信号弹仍在地上,左右观察了下,“你见过王爷准备过什么信号弹吗?” “……啊?”武羽再次傻眼了,“那这到底是……?” “随手买的烟花而已,逗逗小孩子的东西, 没想到他们还真信了, 果然智商堪忧。”苏不疑递给他一个快跑的眼神,“趁现在赶紧跑,等他们反应过来折回来,我们就再也跑不掉了!” 武羽:“……” 不愧是你时! 有惊无险地回到王府后,武羽几乎是第一时间将此事跟昭王爷诉说了一遍。 齐桓听闻后也严阵以待, 请求苏不疑最近不要出去, 就算要出去也要带足够的王府侍卫。 “本来我还在想什么时候向朝廷禀告红薯一事, 看来一定要提上日程了。”齐桓握紧折扇, 眼底一片肃穆,“我会在早朝宣言这是苏先生的功劳,请求皇上赐予你荣誉和职位,这样他们就再也不敢对你动手了。” “哦?”苏不疑眼中一亮,“这么说那些红薯都已经运输到饥荒区了?” “没错,这几日就能够放粮赈灾了。”提到此事,齐桓的脸上也浮现出一抹舒心的笑容,“这下,就不会再有人饿死了吧。” 昭王爷做事,苏不疑还是很放心的,但他仍旧暗戳戳派了一个马甲去灾荒区探探实情,希望当地的官员不要弄出什么幺蛾子。 尔后第二日,齐桓便说到做到,在早朝上第一个出列,向小皇帝讲述了这些日子来他的动向。 他先是用夸张的词汇描述了饥荒之地残酷的景象,以人食人,饿死之人过万等等情况,说得令小皇帝脸上呈现动容,面露哀伤。 随后这才讲述重点:“……因此,为了能够让百姓不再惧于饥饿,臣的门下有一门客寻到了一种粮食。此粮食名为红薯,十分奇特,外表鲜红,内在嫩黄,可生长于恶劣的环境,且每亩地能够产出高达二十石的分量,可代替主食饱腹……” 此话一出,没有得到消息的其他官员顿时大吃一惊,骚动起来:“二十石,代替主食?王爷莫不是在开玩笑吧。” “有了这样的粮食,那天下不早就富裕起来了?怎么此前从未听说?” “绝不是开玩笑!此乃本王亲眼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