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症的良方。 “却是如此。”那僧袍大夫说,“于小儿肺痈痰喘有奇效。今日在猫老爷此处见如此神奇一幕,我便想问,那陈芥菜卤中,是否也有类似的微生物?我们看不见摸不准,但它入人口中,就能准确的杀灭致病的微生物。” 顾长安想了许久,才慢慢地说:“以芥卤贮瓮中,三、五年取用……下痰、清热、定嗽,治肺痈喘胀。是否?” “是极!”僧袍大夫惊喜道,“猫老爷知道这方子?!” 顾长安点点头:“略有听闻。” 这就是中国最早的青霉素,它也确实是明朝时在僧寺里流行起来的一种秘方。只是顾长安没想到,竟然这么早就有僧人开始用了。 得了他的答案,众人都精神一振:“那我们是否能有什么办法,将那陈芥菜卤里的微生物拿出来用药?” 顾长安却沉吟道:“这味药方,药性极刚猛。若要入药,必定得谨慎再谨慎,不然以它之药性,很有可能将你们本能医治的患者药死。” 他这话一出口,医者们便都静了下来。 那僧袍大夫却笑:“猫老爷有所不知。在山野之间,百姓们若非实不能活了,便很少延医请药。您这药方出来,别人如何做我不知晓,但寻我的患者,必定已然是半死之身。” “陈芥菜卤中,融入了一种青霉。”顾长安慢慢地说,“此种青霉不仅能治疗肺部急症,对因外伤引起的种种高热,也有超乎寻常的作用。” 蒯祥猛地看向了他:“治疗外伤?!” “是。”顾长安说,“此种青霉会破坏致病菌的细胞壁,侵入致病菌中杀死致病菌。是以它所用范围极广。但因药效刚猛,也会有极大的用药风险。患者很可能因为挺不过去而离世。” 他对着眼前写满了热切的脸:“你们当真想要这方子?” 众人异口同声:“想要!” “我下周教你们如何准确制取陈芥菜卤中的青霉。”顾长安说,“只希望你们谨慎用药,莫要把它当做治疗一切的神药。” …… 医者们带着满腔期冀离开了猫咖。蒯祥还在院子里,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光学显微镜。 他满嘴哎呀,摸了又摸,最后将脸皮一扔,开口道:“顾郎君,这显微镜我能带走吗?” “不能。”顾长安道,“它来自不可知处,你将它带离猫咖,它就会消失的。” “啊……”蒯祥遗憾地吸了口凉气,又小心翼翼地问:“那不可知处,可是……很久很久之后?” 顾长安看着他笑,然后道:“你既要回府衙,便帮我带句话吧。” “什么?” “你与马知府说,我有事相商,让他来此一趟。再与锦衣卫说,我需要劳烦他们,帮我调查一下盛家。” “盛家?”蒯祥茫然道,“便是今日来的那些女医么?” “便是那苏州府医药传家之家的盛家。”顾长安道。 第115章 【二更】她家老太太呢? 因为要讲解土法制取青霉素, 这次来的医者更多。不仅仅是附近都府,便是两浙的医官都赶了过来。 猫咖里是万万容不下这么多人的。是以第二周的医家讲学位置就换到了府衙里。 白七留守店中,让徐秀与陈娘子继续对赶来的织娘绣娘们授课。而顾长安则往府衙去。 他自个儿无所谓在哪里授课, 但小森林可就受不了了。 盛三娘并不怎么再外走动, 每周也仅有上课的那一日,会来猫咖。它心心念念天天等待的都是盛三娘, 结果授课位置一换, 那唯一的一日人家都不来了! “喵呜,喵嗷!”小森林急得绕着顾长安直打转。 “宝贝儿,冷静一点。”顾长安蹲下身,安抚地摸着小森林的脑袋,“你的主人我一定会帮你找到的,但是现在, 你得先养身体。” 小森林用脑袋顶不停地蹭着顾长安:“喵呜喵呜!” 猫猫只是有点饿, 猫猫可以立刻去见主人的! “你要是不把身体养好了, 你都出不了这个大门。”顾长安将它抱到沙发上,摸着小猫的耳根温声说, “等我们小宝贝不感到饿了, 哥哥就带着你, 去那个大姐姐家里看一看,好不好?” “喵呜……”小森林抱着他的手,怎么都不肯放手。 为什么现在不能去呀?猫猫觉得自己身体超级棒。 “乖啦。”顾长安收回手, “我们小宝贝的主人一直会等着你的对不对?不要着急。” 他说完站起身,与白七打了个招呼便出了门。 小森林泫然地趴在门口的沙发上, 看着顾长安坐上马车走远了。 猫猫也想去…… “喵嗷……”它尾巴甩了两下, 整个猫都变成了委屈的猫猫球。 金色猫猫球看不下去了, 就跑过去拱了拱白色猫猫球。 小森林:“嗷呜?” 尺玉:“喵嗷!” 它一边叫着一边跳下沙发, 走了几步又去喊小森林:“煤球脚脚都没了,你还不肯多陪陪它喵?” 小森林觉得它这个说法有点奇怪。 但是猫猫要互相照顾,它犹豫一瞬,还是“喵嗷”着跳下沙发,跟着尺玉一起去找小煤球玩球球了。 虽然有点饿,也很想念主人。但是暂时先陪一下小猫崽吧。 马车缓缓朝府衙行去。 过去的一整周,这些赶来的医官都在帮忙收集青霉,而正式开始制作,大量培养青霉要时间,验证青霉更要时间。一来二去,便需要半月以上的时间。 时日漫长,一直逗留在杭州府的医者们一合计,便决定在杭州府来一场大型义诊。 药物费用由衙门、医馆与富有闲钱的大夫们三方平分,若百姓们有什么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也能来寻求大夫们的帮助。 马仪搞这种活动已然有了足够的经验。 与医馆谈好后,义诊的位置就定在了城内的流民安置所里。 一冬过后,开了春流民们便在杭州府外选了荒地,移居过去开荒定居。现下连春日都过了,流民们的宅子也基本都建好了。流民安置所里便也不剩什么人了。 府衙的人去搭了棚,又在安置所中架起了机组小火炉,便连熬药的地方都备齐了。 “这马知府,看着是个木讷的,行事却很有章法。”盛大娘悄悄对盛三娘感叹道。 “听闻杭州府这里一直这样。”盛三娘说,“去岁的流民安置也很有章法。” “便是与我们况知府不相上下了。”盛大娘笑道,“难怪能做朋友呢。” 说起况钟,盛三娘也笑了:“只可惜我们况知府没有一个猫老爷,若是猫老爷肯迁居苏州府,况知府会很高兴的。” “那马知府可就要不高兴咯。”那僧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