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其他题材 > 我在明朝开猫咖 > 分卷阅读24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42(1 / 1)

得及时。”它听见顾长安在说话,“若是我们错过了抢救时机,让他在这里没了。老太太这般时候听闻噩耗,也不知能不能撑过去。” 一个没几年可活的老太太,儿子又走在了她前头。便是伤心得一口气上不来都是有可能的。 小美短睁开了眼睛:“会伤心得死掉吗?” “会。”白七告诉它,“人类很脆弱,所有情绪的大起大落,都有可能把身体搞出问题来。” “呜喵……”小美短不安的舔了舔手手,“那怎么办呀……” “人各有命。”白七说,“就如同也不是每只猫,都有你这样的机缘。” 这个回答让小美短有些伤心,可它又说不清,自己为什么会伤心。 它只是突然感受到了浓浓的苦味,就好像这个宅子里遍布的药香,苦得小猫毛绒绒的脸蛋都皱了起来。 白七默不作声地观察着它。 这只小猫咪正在开智,有许多事情,只能它自己去体悟。 日后它体悟到的一切,就会决定它的命运。 是走上与小警长一样的道路,亦或是走出一条与所有小猫都不一样的新的道路,都只看它自己的选择。 出了重病院房,又将普通院区的体温都量过一遍,确定了用药情况良好,两人才离开了回春堂,又往盛家去了。 盛家与徐家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家中有许多的女医。 盛老太太自己便是女医,更是不吝啬对女子的培养。盛家的姑娘,哪怕只是一个丫鬟,若有心向学,老太太也能教。 是以她家前堂坐诊的大夫多是家中男儿,负责在前台诊断收治,而病院则多是女儿家在负责。 顾长安与白七一进重病院区,就差点撞上盛九娘。 盛九娘“哎呀”一声,连退几步:“猫老爷你吓死我了。” “你们今日轮值回来了?”顾长安问她。 “没有的。姐姐还在庄子里。我回来换十三妹妹去了。”盛九娘说,“奶奶觉得不经事成不了一个合格的大夫,我家中小辈也是轮流去庄子里当药童给大夫们打下手的。” 顾长安闻言点点头:“盛老太太是个有魄力的老太太。你们家今日情况如何?” “还算比较稳定,未有出现三姐姐那边那么紧迫的事故。”盛九娘说,“普通病区有三人恢复良好,今日再观察一夜,就能拿药先行归家了。重病院区还普遍发着高热,需要持续降温。” “重症患者的体温需要记录一下。”顾长安说,“我去给他们量个体温。” 因为用药及时的缘故,绝大多数重症患者的体温已经降到三十八度左右。再用一天药,温度应当就能彻底降下来。 另有几个三十八度五以上的,顾长安叮嘱了盛九娘重点看顾。若是体温一直下不来,就要想别的法子。 但总体而言,一切都在向好发展。 离开盛家的时候,还遇到了况钟的送炭队。他自己亲自带了一队衙役,正在往城外走。 见到顾长安与白七出来,况钟便笑着招呼道:“两位郎君要不要一同去看看?” 顾长安尚在犹豫,白七就道:“同去。” 小美短显然在思考人世的喜乐离散,让它多见一见,也是好的。 他答应了,顾长安也就不再反驳。况钟有些高兴,他笑道:“让两位同来,我也有私心。城外百姓见着你们,总归心中能更安定些。” 两浙最著名的两位小神仙正在此地为了他们而奔走,让百姓们亲眼见上一见,更能稳定军心。 城外的官道有些荒凉,两边的田地土还翻着,却没种子种下。不过现在况钟看到眼前这些景象,已经不如一开始那般着急了。 “我先前去寻了卫所的千户,让他们帮忙做做春耕的事。”况钟笑道,“却没想卫所的兵士没来,您却来了。再几日等情况控制下来,城外的百姓倒也能开始春耕了。” 每年的春耕虽急,但到底能抓个尾巴。比彻底错过好上许多。 “只是今年得冒个险。我准备在全府推广红薯了。不知猫老爷意下如何?” “到也不能全中红薯。红薯虽好,但吃多了积食反酸。还是得种些粮种。”顾长安说道。 “那是定然的。”况钟叹息道,“只愿这疫病过了,再无灾祸。百姓们折腾不起了。” 是真的折腾不起了。 去岁那场大雪恰逢秋收时节,一场接一场的雪下来,许多粮食都烂在了地里。 好不容易等到云散雪消,又在春耕时节闹了时疫。 北方的冰雪刚融半个月,朝廷的支援也需要时间。再起波澜,苏州府的百姓就要走到绝处了。 “无事的。此时起疫,也与去岁亏了身体,今春又太劳累有关。你送了粮,这些时日再让百姓们多注意一点就好了。”顾长安安慰道。 正说着话,运粮队渐渐停了下来。 衙役走去敲了敲门:“家中可有人?送粮的来了!” 过了一会儿,才有一个苍老的声音说:“来了。” 木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里面的老太太探了个头出来:“谢谢军爷。” 她头上系着黑色的头带,动作有些颤颤巍巍地伸手。 “哎,老太太,我还是给你搬家去吧。”那衙役连忙说。 “哎,好的。谢谢军爷。”她慢慢让开门,让衙役驮着东西进去。 “王老太,您这些时日可还好?”况钟走上前,朗声问道。 老太太眯了眯眼,直到走进了她才瞧见眼前人是谁,她快走两步抓住况钟的手:“况知府,况知府!多谢您啊,我老太太哪里都好,都要多谢您啊!” “你要是有不舒服的,就让你孙儿去找隔壁的送你去那前面的庄子。”况钟大声和她说,“那庄子里这些时日都有大夫也有药,不收费的,不舒服就要去!” “好,好。”王老太连声说,“您进屋坐,进屋坐。” 那屋子不大,像一间厢房。总共也只有一个拉通的大房间并一个极小的耳房。 进了门里就是厅堂,左边用布隔开的是老太太的屋子,右边则应当是她孩儿的。有个极瘦小的小孩在那右边的屋子里探头探脑。 见到况钟,他眼睛一亮,脆生生地喊了声:“况知府好。” 况钟将他招来手边,递给他一个薄皮馅儿饼:“你和奶奶最近好吗?” 小孩子点点头:“还好的,就是容易饿。” “但我也长大了。”那小孩子继续说,“等这病过去了,我就去城中给人跑跑腿,也能养活奶奶了。” “奶奶不要你养活。”王老太气道,“奶奶还走得动,还能养你!” “王老太别气,还在也是一番孝心。”况钟连忙道,“若是去药堂给人做药童,也是不错的。能识字念书,便是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