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解释了,是我冤枉五哥了。明儿我给五哥道歉。” 康熙见这孩子没有嘴硬,心?下满意,还算是个明理的孩子。 胤禛一愣,看向?康熙,“所以,汗阿玛到底为什么给弟弟们增加算学功课呢?” 康熙就让小胤禟讲,小胤禟就把刚才听到的故事讲给四哥。 胤禛一听就知道这说?的是溥仪,果然?是因为那个不争气的小子。 “原来是这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故步自封,要开眼看世界。”胤禛道,开眼看世界这说?法?还是老五告诉他的。“什么样的学问对朝廷有用,皇帝和文人们就应该学什么。就算不用精通,也?该了解个大?概。” 康熙点头,“对,老四你说?得很好。” 胤禟道:“那算学确实挺有用的,不学算学都算不清钱。” 康熙在他脑袋上拍了一巴掌,“就知道钱。” 胤禟笑眯眯,“因为钱最有用呀。就拿汗阿玛刚讲的这个话本为例,如果朝廷有钱,就可以养军队造火器,也?不会亡国了,更不会沦落成傀儡朝廷。” 康熙心?说?当时的局面可比这复杂多了,不过晚清朝廷没钱也?是真的。 康熙正好想?去承乾宫看看,就和胤禛一起从翊坤宫出来。 “老五知道你这么维护他,肯定高兴。”康熙看向?胤禛。 胤禛有点不好意思,“我就是见不得人被冤枉了还闷着不解释。”之前跟二哥的事情,他就不好解释,可把他憋坏了。 康熙笑道:“但有些事解释也?没人信,人只会信自己愿意相?信的。”维护弟弟是好事,但他还是要提醒这个儿子,别什么事儿都要跟人掰扯。 胤禛:“他们信不信是他们的事,我解释是我的事。”他说?完又意识到自己这话像是在和汗阿玛顶嘴,忙垂首道:“汗阿玛教训的是,儿子记下了。” 康熙心?说?一看就是没听进去的,倒也?没说?什么,就拍拍他肩膀。“行了,最近在宫里怎么样?去看你额娘和小十四了吗?” 胤禛道:“去了,额娘身子恢复的不错,十四弟也?长得壮实,特?别能吃。” “那皇贵妃和小十三呢?”康熙又问,老四这孩子要操的心?最多,偏偏这孩子是个爱操心?的,还真就哪边都能照顾到了。 只是明显他对承乾宫这边更上心?,说?起小十三简直滔滔不绝,从小十三认了几个汉字到背了几首诗,又说?他某日?吃了一个大?桃子,晚上脸上痒痒,请了太医。 直到二人进了承乾宫,胤禛还在那里十三弟如何可爱乖巧聪明伶俐。 康熙:“……”这个老四,小小年纪怎么这么能念叨,不知道的还以为小十三是他带的呢。当娘的夸自家孩子都没这么夸的。 第130章 康熙庆幸胤礽生辰的时候, 给他换了本《生物化学》,少年捧着“神书”爱不释手,露出了许久都没有过的开心笑容。 “汗阿玛, 是不是因为儿子管着‘生命科学部’的差事,佛祖才在?我生辰这日,赐了这本书?” 康熙笑道:“佛祖的想法朕如何得知??”他看了眼那本厚的跟砖头一样的书,叮嘱道:“这书的内容一看就很艰深, 你慢慢读, 莫要为了这书耽误正经?功课。” 胤礽应是,他们刚才翻了翻这书的目录,的确有许多?内容是他们看不懂的。不过有之前那本化学课本作为基础,胤礽对化学这门学科的思路已经?有一定了解了,这本生物化学,像是用研究化学的方式, 来探讨生物体内的各种变化。 他打算整理整理再把这本书送去“生命科学部”。 自从康熙那日晕倒后, 太医就每日来给康熙诊脉。康熙虽然没有再晕倒, 但体内郁结仍在?。一是因为至今直隶仍不下雨, 京郊等地?旱情严重,二是因为康熙还在?继续读《我的前半生》。 康熙每晚就读一两节,仍然因为书中内容, 久久不能成眠。倒不是因为生气, 毕竟溥仪这辈子干得最糊涂的事儿就是当?了伪满的傀儡,他已经?看完了。 后面几?章主要讲溥仪的挣扎和忏悔,以及他观念的彻底颠覆。 不但溥仪的观念在?彻底颠覆, 康熙也跟着一起思考。 一开始溥仪在?苏联时, 观念还没有改变,他只想讨好苏联, 把他从宫里?带出来的宝贝上交给苏联,但又?没交出全部,有些东西藏不起来,索性烧掉或者扔掉。 康熙读到?这段的时候简直气死了,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偷出来变卖也就算了,为了自己脱罪,还讨好老毛子。 老祖宗给他留下的这些东西,就是让他这么糟蹋的吗?书中说这里?面不少东西都是乾隆和慈禧留下的,这俩人要是知?道溥仪让人把许多?东西扔苏联的烟囱里?烧了,估计能气得从棺材里?爬出来…… 哦,这俩人的墓都被盗了,说不定棺材板早就被掀了。 康熙在?看前面的内容时,偶尔也会有“胜者为王败者寇”的想法,满人之所以这么惨,为人所诟病,就是因为他们败了。 但越往后读,康熙心里?的这种想法就越淡。 无论洋人如何,倭人如何,都不能掩盖他们爱新觉罗家的叛国罪行。 值得欣慰的是,溥仪的是非观念在?战犯管理所重新建立起来,从一些很小的事情上,让他意识到?自己是人,而不是什么真龙天子。 至于什么思想改造,和他们读得布尔什维克,康熙没太看懂。只知?道后世的朝廷是以人民为重,人民当?家做主。 康熙还不知?道这里?面的根本区别,民贵君轻这不是从古就有的思想吗? 只是道理谁都懂,但作为皇帝和掌权者,怎么可能把自己看得比百姓们更轻。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这不是人之常情吗? 但这有个底线问题,溥仪不能为了自己的权力?,就出卖国家。这就是突破了康熙心里?的那个底线。 这本书康熙读得非常不痛快,因为他越读越觉得,大清的覆灭不是溥仪的问题,也不是爱新觉罗宗室的问题,换一个皇帝,换一批宗室王公?,大清朝廷顶多?是再苟延残喘几?年。 终有一天,还是会被推翻。 这让康熙有一种无力?之感,可这种心情他不能和大臣们说,也不能和胤礽说,他索性把胤祉、胤禛、胤祺都叫到?身?边,跟他们讲起溥仪的经?历。 反正老五说他已经?跟胤祉、胤禛讲过晚清的事情了。康熙也想听听胤祉、胤禛的想法。 胤祉、胤禛的关注点果真截然不同。 胤祉对溥仪不想办法复国,却在?家里?算命的行为嗤之以鼻,“他他他,他就该去留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