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漆的眸底一片阴沉,浅淡而紧抿的唇,露出一丝令人惊骇的肃杀之气。 第55章 城楼哨台上,报信的何家兵一死,一直潜伏在城内的李敬率侍卫,里应外合,眨眼间,抢夺了哨台。 守城京军正是拱卫京城的三卫,他们待要拔剑抵抗,只听城下一道如雷贯耳的声音,穿透城门内外: “弟兄们!我等是燕山卫出来的,咱们还一同吃过一缸米,喝过一碗水!” 立时,城楼上有人认出:“是张佥事!” “人现在是小张将军了!” 张大壮骑马,从左跑到右,一边大喊:“我们不想杀人!我们的刀只会对向瓦剌蛮子,不会对向大盛自己人!” “今太子逼宫,名不正言不顺,你为他打仗,死了都嫌丢人!” 话糙理不糙,除了掌控城门的何家兵,大部分京军是良家子,心性朴素,杀瓦剌异族人是保家卫国,但若要杀自己人,他们以前还是同袍呢! 若说太子如豫王神武威猛,为这样的主君抛头颅,洒热血,也是死得其所,但正如张大壮所言,太子在他们心目中,还不如何尚书。 几句话,一些京军已有所动摇。 守城的是何家的何二郎,何二郎在哨台和李敬几人打起来,见军心有涣散的趋势,他激昂道:“弟兄们!别听张大壮胡扯!” “咱们既守城门,只要不让豫王进城,日后封侯拜相,指日可待!” 不过他的声量远比不上张大壮,张大壮又喊:“只要开城门,大家都是大盛儿郎,都知豫王殿下在边疆与将士同吃同住,豫王殿下爱兵,绝不伤及你们性命!” 何二郎艰难抵抗:“若现在放他们进来,咱们都得死!” 张大壮:“绝不伤及你们性命!” 有两个小兵率先挨不住,偷偷开了城门,一刹,城门爆出几处哗变。 何二郎大惊,他纵然知道城门口可能要守不住,却不知道,他们低估了豫王屡战屡胜,在士兵们心中的地位。 毕竟五年前的瓦剌之战,多少士兵的父母兄弟,死在边疆。 他还没来得及使人告知皇宫,李敬一剑刺入他心口。 跌倒在地的时候,何二郎突然想起,以前有一回,他与父亲兄弟上薛家的门,就是被张大壮的嗓门喝住,被他撂到在地。 那时候多好啊,输了还有再来的机会。 何二郎一死,守城士兵士气彻底溃散,纷纷丢弃武器。 张大壮先留下,整合城门口的士兵,以防出现灯下黑,二次动乱。 登上城楼,张大壮看着何二郎死前瞪得大大的双眸,替他合上。 在簌簌寒风里,他看向城门内。 月黑风高,豫王殿下与李敬等人骑马的身影,已经没入又黑又长的甬道,一眨眼,就不见了踪迹。 豫王殿下没有随军,早早踏上回来的路,所以比大军的进程,要早得多,用不着三日。 今日酉时,他们收到京中消息,豫王更是拿出千里奔袭的速度,杀了个猝不及防。 想到平安至今不知如何,张大壮啐了一口:“狗日的狗太子。” 但愿裴诠能尽快找到平安,一切平安。 … 豫王进城的消息,迟了片刻,就传到太子和何大郎这儿。 太子震怒,来回踱步:“怎么会这么快?那城门守军吃干饭的?” 何大郎知晓何二郎已经战败,心中本就悲恸,太子还指着他的鼻子骂:“现在倒好,元太妃没抓到,豫王妃也没抓到,今天就不该起事!” “都是你瞎怂恿!本宫本来也没打算今天起事的!” 像太子这样的人,常年活在父母的包庇里,一旦出了差错,他也不会觉得是自己有问题。 责任都是在别人头上的。 何大郎忍了忍,并没有回应,他何家也是病急乱投医,但反正不管他起不起事,父亲在边疆造成那么大损失,何家抄家定是难免。 所以,他是在寻求最后的机会。 倒是太子,当了整整二十年的太子,还不能从万宣帝那得到一个允诺,当真滑稽。 何大郎提醒:“现在就差陛下的退位诏书了,如若能拿到,太子殿下就是正统,豫王就是叛党。” 太子:“对!都怪那个老头!” 他带着何大郎,急匆匆来了兴华殿。 何大郎在兴华殿外头等,却看殿外的宫道,站着一个妇人。 她站在那儿许久,灯火下,面容清瘦,眉宇三分秀丽,披着一件灰鼠毛大氅,远不及从前模样富贵。 正是庶人裴婉,原来的玉琴郡主。 若太子起事能成,玉琴郡主自然能拿回封号,但此时,她依然是庶人,所以何大郎只是行了一礼,没有唤人。 玉琴却笑了下:“辛苦大人,像我爹这样能耐小,脾气大的人,很不好相处吧。” 何大郎沉默,他觉得这玉琴从诏狱出来后,脑子不太对,居然当着臣子的面,非议自己父亲。 虽然是实话。 玉琴忽的又说:“玉慧呢,你们找了那么久的豫王妃,怎么也没见玉慧?” 何大郎:“大抵和太子妃在东宫。” 玉琴:“我的意思是,她把平安藏起来了。” 何大郎皱眉,玉琴带着好笑:“你们就这么起事?说实话,放话把太子妃杀了,玉慧大抵会出来,玉慧出来,平安也藏不住了。” 何大郎骇然看着玉琴,这人指定疯了,她居然直接说杀了自己母亲? 与疯子多说无益,何大郎道:“臣去看官员。” 玉琴笑了下,她并没有疯,她本性如此,只是不想再用那副温柔端庄的样子去掩饰而已。 而且她不在乎父亲能不能继位,说真的,那种事只有玉慧会在乎,如今放眼局势,太子必败。 但,她有自己在乎的东西。 这时候,周公公端着食盒,从兴华殿出来,原来是太子正在和万宣帝吵架,万宣帝让周公公回避。 禁卫军拦住周公公,周公公主动把食盒递出去检查。 丁零当啷一阵的碗筷碰撞声后,那士兵挥挥手。 周公公面色不改,合起食盒,才走了两步,就听玉琴慢悠悠道:“且慢。” 周公公比何大郎圆滑,脸上堆起笑意:“郡主殿下。” 玉琴没有理会他,而是翻起了食盒,她很怀疑,里面藏了万宣帝的谕旨,像这种三层结构的食盒…… 她的手指,从食盒里的机关摸过去。 寒冬腊月,周公公后背冷汗一滴滴地下坠,这里头确实放着不久前,万宣帝写的即位圣旨。 他脸上赔笑:“殿下,这个食盒,有什么问题么?” “咔”的一声,周公公以为机关被打开,他有种灵魂出窍的感觉,只道完了,然而再一看,原来,那是两个碗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