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小知县 > 分卷阅读2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2(1 / 1)

“重点在饮食器具,不仅要精巧,还要实用,更要便宜。” ??? 什么东西。 精巧,实用,便宜? 你要求也太高了吧? 他葫芦秀才做出来的葫芦器具,什么时候便宜过? 纪炀仿佛看出他的想法,直接道:“葫芦轻便,本身价格也低廉,最适合做寻常百姓家日常所需的饮食器具。” “若说日常所需,定然是瓷器陶器金银器最好,但价格方面自不用说。” “最便宜的陶器也会损坏的可能,我们的葫芦就没那么多讲究,只要不是恶意损毁,用个十年八年都不是问题。” “只要能做得巧妙,绝对有许多百姓愿意购买。” 这也是纪炀那个时空,宋明清曾有段时间盛行葫芦器具的原因,只是这作为最寻常百姓的饮食工具,却很少记载。 而这东西,才是底层百姓最需要的物件。 价格便宜,很难损坏,又轻便可用。 纪炀曾听奶奶提起过她小时候如何用葫芦做成碗碟,这才知道这段过往。 所以再三思量,上集村的葫芦江家,是被他头一个注意到的。 只是之前滕显没来,也就把化肥先提上日程。 滕显此刻却被纪炀的话砸晕。 等会,他真的不是让自己来做精巧摆件的? 是让他来教百姓做手工?然后让百姓来卖钱? 不行,他要缓一缓才行,滕显再次问道:“你真是纪炀?不是换了个人吧?” 以前的纪炀哪懂这些东西。 纪炀并不回答,只是故作神秘道:“就问你,你教还是不教。教的话,无腰葫芦要多少有多少。” “不教?” 纪炀上下打量他:“那我也没办法。” 滕显被说的一口气没提起来。 这位没办法? 他能没办法吗? 教!他教还不行! 滕显终于问出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只是做平日所用的饮食器具,你多寻几个工匠不就行了,总能做出来。何必要把我喊来?” 纪炀见此事谈妥,站起来伸伸懒腰,挑眉道:“他们?他们有你汴京葫芦秀才的名头?” 他当然可以找手头好的工匠自己设计,心里对葫芦如何制作也有些把握。 但做葫芦的名气,还是要看他汴京葫芦秀才。 凡事加上汴京两字,那就好卖不少。 有他在。 自己不仅能卖低端的饮食起居,高端的精品摆件照样销路畅通。 这世上什么地方都能种葫芦,都可以做葫芦器具,但葫芦秀才的名声独此一份。 纪炀再次打量滕显,跟看大元宝没什么区别。 他扶江县百姓接下来的好日子,可全靠滕显了啊。 已经晕晕乎乎的滕显被送到王家宅子休息。 如今的王家宅子简直是客舍一般,四个院子,一个王家人住,一个还堆放材料。 另外两个分出一个院子给滕显主仆,自然还有他梦寐以求的葫芦们。 把滕显跟葫芦放一起,都不用他说,滕显巴不得立刻动手去做。 只是如何把无腰葫芦做成便捷又好看的饮食器具,还需要给滕显一段时间,等他设计出一整套碗碟杯的之后,这件事才能正式启动。 等滕显住进王家宅子,纪炀则翻出压箱底的两个物件,这两个东西可是原身花重金问滕显买的,也是让滕显名声大噪的原因之一。 这是一对葫芦酒樽,葫芦本身选得极好,身子瘦长,但肚子浑圆,瞧着就漂亮。 上面隐隐雕刻着唐名家的一幅画作,画上美人伏膝,瞧着天上的圆月,眼神慵懒微红,另一个葫芦则刻着月台仙境,桂树用金线一点点隐入,看着便知是神仙府邸。 如果把两个葫芦酒樽放到一起,便连成一幅美人醉酒仰望仙境的画卷。 这也是滕显的绝妙之处,他落下的字画还算不错,可比起这雕刻工艺,还是雕刻要更活灵活现些。 如此精美到极致的葫芦酒樽刚问世,就让众人皆惊。 最后则是纪炀重金买下。 这对葫芦酒樽也算滕显的成名作之一。 原身对这东西宝贝的厉害,来当知县也要带上,纪炀就无所谓了,再精巧的东西能让扶江县衙富起来吗? 要知道现在衙门里的伙食还是从他荷包出的。 不赚钱不知柴米贵,他带来的那点银子谁知道能养几时。 还是让扶江县富裕起来,才能一劳永逸解决吃饭问题,不仅解决衙门吃饭问题,更要解决百姓们的吃饭问题。 现在看着扶江县似乎井井有条,也没什么事。 但在纪炀看来,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不说别的,就那黄土路,就那一碰就要倒的城墙。 就当这些全看不到,那官学呢?没官学也要有个私塾吧。 应该有的慈幼院呢?冬日的抚恤孤寡老人呢? 什么都没有! 凑凑合合也能过,可过得怎么样? 那些听到粮食也许能增产就冒雨跑来县城的百姓,还有对化肥一无所知,可愿意潜心学习的乡亲。 再有照顾妹妹,四五岁就会主动帮忙做事的江小子。 凑合的话,对得起努力生活的他们吗。 纪炀自认不是个多么了不起的人,但他明白在其位谋其政。 他努努力,治下的百姓生活就会不同。 换做是任何一个有能力的华国人,应当都会这么做吧。 两个漂亮的葫芦酒樽被纪炀安排小厮平安跟县丞玉敬泉送出,他们两人骑着快马往潞州城方向走。 今日是八月初九,赶在中秋之前送到潞州知州府上。 汴京葫芦秀才做得酒樽,放在潞州绝对是最新奇的物件。 他这是送酒樽吗? 不,分明是告诉潞州城的人,汴京有名的葫芦秀才在他扶江县! 想要买东西? 那就来吧! 扶江县百姓还沉浸在化肥的快乐当中,殊不知他们的小知县已经在筹划另一件赚钱的买卖。 而且很快就会见到成效! 第18章 时间一晃便到八月十五。 这天从早上开始,同样住在衙门的玉家娘子,凌家娘子就在忙碌,准备晚上的小宴。 按照知县大人的说法。 衙门最近忙了许久,又是做肥料,又是召集百姓学习。 之后又让平安跟玉县丞去潞州城送礼,两人刚回来正在各种院里休息。 送出去的那礼让知州格外喜欢。 按照玉县丞转达的话便是:“知州大人说,他们虽远在潞州这种偏远地方,可心里也喜欢汴京的新鲜玩意,更知道葫芦秀才的名声,可怎么也没想到,还能得到他做的物件。” 玉县丞继续道,“知州大人还说了,等知县大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