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的亩产基本都在一百三左右,好一点的一百五,最差的亩产三十斤都有。 稻子先不提,等给扶江县东边称重的时候再说。 马同峰一家现在有十口人,其中四个男子加两个妇人都是主力干活的,剩下多是孩子在家做饭,看护更小的孩子。 可这家人一共有四十二亩田地,外加三亩今年刚开耕的地。 六个人种这样多麦田,可见是日夜不歇的,一家都是勤快人。 他们是马家湾的人,也就是扶江县西,种的全都麦子。 四十五亩地里面,三亩今年开耕的产量最低,就算用了肥料,分别产了三十斤,五十斤,五十二斤。 刚开耕的土地就是这样,十分正常。 以后年年施肥,田地越来越好,亩产也会跟着上去。 剩下开耕许久的四十二亩土地才是重点。 他们严格用耕牛细细耕作,该用的肥料全都用了,驱虫赶鸟,一个都不少做。 给这些麦子称重的时候,马同峰全家都很激动。 一百八十斤,二百斤,二百二,一百六。 称重到最后,马同峰越看越高兴。 因为每一亩地的重量,都比去年最高亩产要多。 这里面的原因还用说? 自然是化肥的功劳,还有一部分是后来水渠的功劳! 最后四十二亩田地的产量得出,最低是一亩地产了一百六十斤小麦。 最高则是让人跌破眼镜,竟然到了二百六十斤! 这些数字让在场所有农人捏了把汗,同时震惊地看看四旁之人。 二百六十斤! 一亩地的产量,竟然赶上之前两亩地了! 有这样的收成,还怕没饭吃?! 还怕填不饱肚子?! 不知是谁开始欢呼,随后所有人欢呼起来,比上上次芥菜丰收,上次白菜丰收的欢呼声都要高。 这是粮食! 这可是粮食! 纪炀自然也被这份激动感染,随后迅速算出平均值。 不怪他亲自动手,只是旁边人算得有点慢。 四十二亩地的平均值,均产二百三十斤。 扶江县的亩产则是一百三?! 潞州的小麦亩产多少来着?一百五到一百八? 纪炀深吸口气,缓缓报出马同峰家的数字:“马同峰家小麦均产,二百三十斤。” “他家去年均产,一百五十斤。” “亩产增加了八十斤的产量。” 多少?! 八十斤?! 他们没听错?! 那四十二亩地,一共增加了多少? 不等他们问,纪炀给出答案:“不算新开耕荒地,一共增产三千三百六十斤。” 一年的产量,增加了这样多?! 在场有人已经喜极而泣,就算他家比不上马同峰家,那也差不了多少。 不说增加三千多斤了,增加一千多斤,都能让全家活下来。 都不会再想着饿肚子的事。 交完田税,还能有余粮,这事谁不激动。 马同峰家的重量出来,扶江县西边三个村子各家重量也被统计好。 其中一家的麦田重量,甚至超过了马同峰家。 他家亩产竟然到了二百八十斤,比马同峰家多了二十斤。 这家人其实也不敢相信,竟然有这么多产量? 纪炀还去他家瞧了,称重的时候还有其他人在场,不可能作弊。 这个数字又给整个扶江县百姓一颗定心丸。 纪炀认真看看这个三江村的村名,知道他叫江桂才,一家十五口人,爹娘都不在,他带着弟弟妹妹们一起生活。 能种出这样高产的麦子,一个靠化肥,另一个是水渠还没修好的时候,他便一担子一担子地挑水过来,让麦子长得更好。 辛苦就有回报,他如今的回报便是,他家这亩地的麦子,成为产量最高的麦田! 二百八十斤的产量,放在整个潞州也足够让人侧目。 纪炀拍拍他肩膀,夸赞道:“很不错,今年冬祭的时候,衙门会召你跟里长同去,也算代表整个三江村。” 冬祭,带着他? 这是何等荣耀? 前来围观的马同峰心里一沉,原本这份殊荣应该是他的。 可再难受也没用,谁让他种出的庄稼不如别人。 明年,明年他一定会再努力的! 周围的百姓差不多也是同样表情。 他们好想得到小知县大人的夸赞啊! 这种感觉一定很棒! 扶江县西边麦子陆陆续续收获,扶江县东边的稻田也在收。 那边自然也要过去。 倒也不怕各家虚报数量,今年头一年,要的就是真实情况,这点纪炀跟各个里长全都说了。 而且还告知他们,如果不说真实情况,那他也不知道怎么改进。 这句话自然是吓唬他们,同时让邻居们互相监督。 一定要最真实的产量。 不过有了西边麦田的打底,稻子这边只会更让人惊喜。 按照整个潞州稻子均产,基本在二百二十斤左右,有些地方一年两熟,也不在比较范围。 而扶江县之前的均产,基本在一百六到一百八。 东边两个种水稻的村子,凌家湖靠近姜家山,有鸟害,产量一直低一些。 玉家湖有水有田,还不靠山,鸟虫害少些,产量高。 今年也不例外。 纪炀先去的凌家湖,刚靠近凌家湖,便能看出不同,他们修了不到一个月的路,但很多地方已经看出不同,想必秋收过后就会继续动工。 凌里长还道:“我们已经准备好,秋收之后县里各家都闲,多雇些人,赶在年前修好。” 说这话的时候,凌里长显然美滋滋的,修路的好处,他能不知道吗? 这更是整个扶江县头一份! 纪炀点头,继续去各家查看稻子收获情况。 凌家湖今年并没有开耕荒地,主要是一个化肥作坊,再加上各家种田,已经忙得厉害。 不过因为化肥充足,亩产最低也在一百八十斤,比往年都要高,最高则是三百斤。 算下来均产二百七十五斤,已经快要接近去年潞州城平均亩产。 更是比往年多了近百斤! 凌家湖如此忙碌,还背靠着鸟害最严重的地方,这样的产量让凌里长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近些年他们凌家湖是越来越好了! 留衙门一行人吃饭的时候,更是用的今年刚下来的大白米饭,香喷喷的实在诱人,还有秋天刚捞起的鱼。 他们有湖,鱼肉不怎么缺,这会吃起来滋味更是肥美。 纪炀对凌家湖自然很是满意,开口道:“这样便很好,虽说现在化肥作坊每季度都能给村民发银钱,可农桑不可荒废,每年的田地越是少了,我可要唯你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