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小知县 > 分卷阅读11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17(1 / 1)

两个出去,迫不及待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跟刚告诉过来帮工的女子们,大家每日的银钱涨了! 涨了好多呢! 读书识字的话,会涨更多! 从汴京来的小厮们,也把汴京香粉受欢迎的事说出来,让大家信心更足。 更知道扶江县香粉受欢迎,更因为都是女子制成,这么一说打消不少想进香粉作坊男人的想法。 不出意外的话,这个作坊都会由女子来管,更是独一无二女子赚钱的地方。 看着扶江县因为少爷激动起来,王伯又真切感受到他们少爷的能力。 不过眼看香粉铺子的银钱交过来,给少爷带来的东西也送到,王伯准备带着人回去。 那边的生意虽然有人照看,但还是自己回去最放心。 看到少爷这里,他就放心了。 纪炀知道王伯的想法,并未阻拦,只是两人都知道,在王伯离开之前,两人只怕要深谈一次。 聊的内容,自然是汴京那边的情况。 具体来说,便是伯爵府的事情。 不管纪炀愿不愿意认伯爵府,那都是绕不开的存在。 而且明显能到手的爵位,他为什么要放弃? 纪炀不是个把爵位推开的人。 王伯临走前的一天,两人谈到深夜。 虽说伯爵府很排斥王伯,但他好歹是纪炀生母留下来的大管家,纵然已经出了伯爵府,专门给纪炀看生意,那里面依旧有他的人脉。 如今伯爵府的情况,约莫是这样的。 伯爵老爷依旧贪图享乐,只要有银子花,有美婢享用,他就不烦恼。 谁能让他日子过得更好,他便看重谁。 伯爵府二公子母子自然在其中,两人经过年初的挫败,现在已经沉下心,纪炀庶弟继续读书参加各种诗会博名声。 侧室则跟着娘家,让娘家地位更稳。 至于他们对纪炀的态度? 伯爵老爷倒是无所谓,但确实不喜纪炀。 那两位已经不是不喜欢,而是恨。 “他们多次在家中说要害您,可不知为何迟迟没有动手。”王伯提起此事,自然一脸严肃。 纪炀笑:“现在还不是好时候,扶江县都是我的人,他们总不能大张旗鼓派人来杀。” “就算杀了,也不可能毫无马脚,所以不是最好的时候。” “既然他们一潭死水,那便没事了。” “林家呢?我只觉得林家是不是有变?” 旁的不说,林家大公子林启,已经许久没来过信了。 “少爷您猜得很对,年初林大学士的人弹劾宗室子弟不成,只有自己出来,这才让琨王受罚。” “这事原本平静一阵,但六月左右梁王发难,抓到林家大学士的学生写逆反诗,说什么讽刺皇室云云。” “接连又出了几件事,让皇上不罚都不行。” “林家跟宗室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 “朝中大臣们也在站队了,站林家,又想着那些好歹是皇亲国戚,陛下心慈,不会赶尽杀绝。” “站宗室,可那些宗室行为愈发过分。” 说到这,王伯低声道:“陛下身体康健的时候还好,如今身体不算好,那些什么什么王便冒头了。” 竟是这样。 虽短短几句话,汴京那边看着平静,只怕风起云涌。 其实还有更深一层,估计很多人都没看到。 以林家对陛下的效忠,估计并非是林家跟宗室的对抗,而是陛下给林家撑腰作为对抗。 看似林家最近吃瘪,其实不见得会败。 但这段时间,日子肯定难熬就对了。 “还有退亲的事,少爷您真的不介意?” 问到这事,纪炀笑:“不介意,以前本就是我行为无状,怪不得林家。” 王伯本想反驳,却还是没说话。 “跟林家来往还如往常,亲事本就是私下说说,私下解决,不要妨碍来往。”纪炀继续道,“汴京那边的生意,守成即可,在我回汴京之前,不要妄动。” “咱们来往,伯爵府肯定知道,以免故意寻你的错。” 王伯心知这是少爷在保护他,自然感动,不过话都说到这了,王伯问出心中疑问。 “少爷,您打算什么时候回汴京?过了今年的十一月十二,您就满十八了,您要不回去那伯爵府?” “算着您到这已经两年半时间,再有半年,任期便满了吧?” 纪炀微微点头:“昌盛三十二年五月到此,到明年的三十五年五月便满,任期满了之后是留在扶江县,还是升到潞州城,也要看潞州知州跟通判的意思。” “至于伯爵府,还不及,反正那位还在,也到不了传位的时候。” 话虽如此,王伯还是担心,下意识道:“若活动活动吏部,您说不定能回去。” 凭少爷的功绩跟能力,调回汴京不算难。 他走走路子还是可行的。 谁料纪炀却笑:“可别,本就是买的官,再买通路子回去,我可真说不清了。” “明年任期才满,那就明年再说。” 留在扶江县,那他能把扶江县发展得更好。 被调到潞州,他也还有才能可施。 不过依照知州跟通判的意思,他约莫是要走的,所以扶江县的事才一件接一件,赶在自己走之前,把扶江县料理得明明白白。 不辜负信任他的百姓。 扶江县的百姓也值得更好地生活。 王伯见纪炀少爷早有打算,这颗心彻底放下,看来不用他画蛇添足多操心了。 他也能回汴京,继续当少爷汴京耳目,继续打理生意。 至少让少爷不缺钱花。 想少爷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功绩,以后,以后必然更厉害! 汴京那边,是要请着少爷回去的! 第56章 码头送别王伯一行, 纪炀带着凌县尉从常华县回来。 这次王伯过来,得到不少有用的消息。 去年打断庶弟科考, 给他争取了三年的时间, 如今那边没有功名,还不能轻举妄动。 侧室还是侧室,庶子还是庶子, 他们只能等到昌盛三十六年再说,算起来就是两年后。 至于两年后又是什么光景,那还另说。 从常华县回扶江县, 纪炀并未走修好的官道,而是顺着河道过去。 现在的运河已经快修到扶江县的县城, 到县城之后还有个大工程, 那边便是修码头。 等码头完工, 这项大事才能结束。 这比预计的时间长了些, 但河道拓宽不少。 按照工部他们都是说法是, 这里土质比较合适,而已更方便走大船, 能拓宽当然是好的。 顺着运河修建回到扶江县, 如今已经是八月份, 东边的稻子基本可以收获, 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