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你都没出别院的门,估计他们以为我已经把你软禁,所以不敢再找。” 在对方视角里,李宾应该是被五花大绑,该招的都招了,找他也没用。 所以李宾也成了弃子,去不去都成。 纪炀继续道:“等我去灌江府上任路上,会报你已经病死,那边会以为我下了狠手。以后世上再无李宾,你丘益川,直接回扶江县。” “听到了吗?” 李宾,不,丘益川立刻磕头,他听到了,他一定会听话的。 事情到这。 之前的麻烦全都解决。 当天下午,便传来对麻奋,御史台官员李东锋的处置。 麻奋,污蔑上官,秋后处斩,遇大赦不免。 李东锋,诬告同僚,贬谪至岭南小县,十年不用。 这些处置跟纪炀闭门思过,再去灌江府当平级知县来说,简直不值一提。 等百姓们得知陛下的大度,顿时松口气,同时心里又为纪炀高兴。 但总觉得怪怪的,以前提到纪炀都是贬,现在却变成夸? 夸纪炀不好意思,那就夸陛下啊! 多亏陛下! 才有现在的日子! 纪炀虽在府中思过,也知道这些事。 百姓对他的“惩罚”尚且好说。 而世家之间流传,他要留汴京的言论不攻自破。 不少人还为纪炀惋惜,原本能留在汴京的人,现在要去那么偏远的地方。 都怪麻奋那个恶徒! 因为嫉妒纪炀的能力,所以出此下策! 这就是麻奋被关押之后给的答案。 跟纪炀想的一样,从麻奋到李东峰,所有事情都跟那位户部左侍郎毫无关系。 即使朝中也有人猜到详情,但没有证据,谁能拿他怎么办? 纪炀知道,凭自己现在的能力,即使扳倒他,也要自损三千,甚至还会伤害身边的人。 朝堂水之深,不是他能解决的。 现在能解决掉一个麻奋,也算为原身报些仇了。 其他人,日后慢慢算账。 他现在最重要的。 还是灌江府。 趁着在汴京,他一边闭门思过,一边请求调些灌江府的卷宗过来。 皇帝知道此事,自然不会阻拦,几大车资料拉过来,足够纪炀跟玉敬泉等人研究了。 除开这个之外,他总觉得还要往伯爵府走一趟。 万不能让伯爵府趁着他远在灌江府,便给他说亲事。 忙完回来,家里多个娘子? 古板如他!接受不了! 纪炀说自己古板,这话估计要被很多人笑死。 其中就有滕显。 滕显在几家小姐来挑葫芦灯罩的时候,得知朝堂上的事。 当下把映月郡主,文家小妹,林五姑娘都吓一跳。 映月公主立刻就道:“他竟说了这话?那不是完了?” “我去找我爹!等我回来,你们再挑灯罩!” 文家小妹也很慌:“我爹,我爹在朝堂上,应该没事?” 只有林五姑娘先冷静下来,拉着她们俩,又看向慌乱的滕显,开口分析:“约莫不会有事。” “他可是纪炀。” 这话倒是安慰到滕显,滕显想到纪炀的本事,这说得没错啊! 可其他两个小姐不清楚纪炀的本事,还要林五姑娘继续安慰:“今日的事看似很凶险,倒也还好。” “陛下心善,对臣子一向好,对有功的臣子更好。” “估计小惩大诫罢了。” 几人总算冷静下来,等她们要回家的时候,纪炀的消息又传来,说皇上没有深究他大逆不道的话。 可原本要留他在汴京为官,现在变成去边关继续当知县。 众人惊呼。 等上了马车,林五姑娘才小声道:“真有点羡慕。” 丫鬟没听清,下意识问道:“小姐,您说什么?” 林五姑娘笑着道:“看这个灯罩雕刻,天高任鸟飞。” “是啊,腾先生的手艺可真好。” 林五姑娘拨动灯罩,心里随着鸟儿一动。 如果她主动找纪炀,是不是? 想到林家宴席时的场景,还是算了吧。 不过他不能留在汴京,反而要去那么偏远的地方,估计想嫁的人户骤然减少。 灌江府。 还是太远了。 谁又知道会发生什么。 没记错的话,朝廷派过去的官员里,十个有三个都要死在那,剩下七个,要么成功融入,要么无功而返。 那处险之又险,就算哪户人家要同纪炀成亲,也不舍得让女儿随行吧。 谁也不敢赌,纪炀是幸运的那个。 纪炀也是这样想的。 自从确定要去灌江府,他对成亲这事一点都没想法。 那些宴会看上他的人家,也不敢拿女儿豪赌,自己要是在灌江府闯出一番事业,那确实不错。 没闯出来呢? 这不是豪赌是什么? 可林大学士的话让他头疼。 伯爵府便宜老爹毕竟是爹,父母之命这句话,古代也不好改。 夜深。 纪炀看看天上明月。 今日还是八月十六,天空的月亮还是那样圆。 算了,还是好好看他的卷宗吧。 工作!工作才是他的最爱! 他就是个奋斗命! 纪炀在家闭门思过。 外面消息也是不断,先是文家小妹被禁足,最近不准出门,然后是映月郡主跟文家四哥在另一个宴会上见面,两人看到对方扭头就走,让人直笑。 林家五姑娘还是汴京最拔尖的女子,相貌清丽,身姿婀娜,人又懂礼。 但凡宴会上,她都是最出彩的那个。 倒不是她想出风头,只是她一到,目光不由自主都在她身上。 纪炀听着,差点为林五姑娘鼓掌。 反正都是联姻,她已经在最大程度,做好她能做的一切。 不是冷眼对待社交,便特立独行,不俗于世了。 那也是她们的“官场”。 利用规则利于己身,这很好。 等三天时间一过,纪炀又被召到皇宫。 这下不用多说,纪炀在“思过”的时候主动要灌江府卷宗,已经是表态。 但皇帝所说的,要比卷宗上多太多。 皇上缓缓道:“灌江府,一直是承平国的边陲地,守卫好边陲,才能让国内安定。” “朕自问三十五年来从未松懈,只是朝中事务繁杂,灌江府一拖再拖,成了如今的模样。” “朕派你去灌江府太新县,不仅要整肃民风,更要恢复耕地,促进生产。” “让三县合一县的太新县成为灌江府人人向往之地,成为灌江府第一个恢复民生,百姓安居乐业之地。” “这是命令。” “纪炀,你不能不接。” “你说过,饿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