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土地?! 分明是在离间他们三家! 不等他说完,纪炀看着他生笑:“原以为是个有用的。” ??? 这话,已经是在骂人了。 纪炀看看玉县丞,没等他再说,刘县丞咬牙:“知县大人,此事我来办。” 都是县丞,刘县丞原本就被压一头。 如果再让玉县丞办成此事。 不对,玉县丞去办此事,一定能成。 到时候新知县更有理由不用他,原本裴县令已经压住他,再来个这位? 短短一段话。 分析下来其实是这个意思。 纪炀索要属于自己的职田,大家都知道这是借口。 但这借口太合理了,纵然裴家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虽然不能拒绝,但会不爽。 这点不爽,是看经办人为刘家,更不爽的存在。 纪炀明明可以让跟刘家,鲍家之外的人办,比如更熟悉的裴县令?或者自己的心腹? 裴家依旧不会拒绝,不爽还会降低。 那也可以,纪炀掠过最安全的裴县令,直接让跟刘县丞竞争的玉县丞去办? 两者本就是竞争关系。 你拒绝,你办不成的事,对方办了。 结果不用多说。 所以刘县丞知道是个坑。 此事办了,他得罪裴家。 此事不办,玉县丞踩到他头上。 这让原本是太新县实际一把手的他如何接受? 是坑。 是个大坑。 但也要闭着眼跳。 纪炀看来,哪有那么多阴谋阳谋,不过是平衡关系跟稳定关系。 现在拉裴家,打刘家,忽视鲍家。 也只是顺手而为。 他目的真的只是要田地而已! 你们不要多想! 哦,还要召集大家,商量商量修桥的事。 这事还没忘呢。 赶在明年之前,要把这事定下。 还是以前潞州好,跟潞州知州哭哭穷,邀邀功就有钱花。 不过潞州知州应该已经快到汴京了? 他今年任期到了,就是不知道去哪个部门任职,到时候看看能不能捋点羊毛。 纪炀觉得顺手为之,甚至已经在想修桥的事。 但众人看向他的目光,全都是复杂。 这个人的脑子,是不是九曲十八弯! 回到太新县衙门。 刘县丞丧如考妣般阴沉着脸去办职田的事,裴县令欲言又止,满脑子都是裴家在清内鬼,抓住不少中饱私囊的人。 所以刘县丞过去,肯定是触霉头,自己还是跟过去,至少让他们少吵几句? 纪知县,是不是也想到这一点了? 只有鲍主簿若有所思,看着知县案上那么多假卷宗,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纪炀扫视一圈。 取了要拿的信件,回五斗院烤火去了。 这个鲍主簿到底想通没有,他有点好奇啊。 第73章 纪炀取了信件回五斗院, 还看了鲍主簿一眼,看得鲍主簿目光深沉。 自从纪炀到太新县, 这位就没怎么说过话。 但依玉县丞跟韩潇的查探, 这太新县里,属他的人最多,都是不起眼的位置, 却最能探听消息。 所以自己要修桥的事,他应该知道了吧? 鲍家就没什么表示? 如今的情形,拉裴家, 打刘家,忽视鲍家。 鲍家其实并不在意, 他家知县安安稳稳种田屯粮。 但如果说到修桥, 只怕他家最在意。 之前说过, 鲍家在太新县的最右边, 也就是最东边, 而他们北边有山,南边也有山。 几乎是两山相夹之地, 左边便是裴地, 但想来裴地, 必须经过那条几百米宽的河。 最窄的地方也有小一百米。 这样的位置可以想象一下, 。 有战祸的时候,此地确实易守难攻。 但平常可是运送个物资都难。 往北过道天险,那地方是关外了, 往南翻座大山?不够累的。 所以只能往东或者往西。 东边同样是灌江府的地方,但荒芜得很, 要先把种的麦子卖出去, 只能往西走。 西边的大河是必经之路。 除非绕上百里的路, 算是勉强能过去,但那边又靠近山脉,山贼极多。 相比裴家来说,他们就在中间,官道直通灌江城。 刘家? 刘家那边黑市贸易昌盛,往关外卖不成问题。 只有鲍家,鲍家非常需要在鲍地跟裴地之间修一座桥。 估计以前就有这种想法,可他家低调,而裴家强悍。 鲍家要是提出,在这两地之间修桥,裴家必然要刮成皮不说,修桥费用全都是鲍家出。 费用是一回事。 找不到修桥的工匠又是一回事。 平常的桥也就算了,找普通工匠应该也行。 上百米,甚至两百米开外的桥,放到现在,也要找专业人士勘察。 鲍家久居灌江府,此处又偏僻,他们如何寻得厉害工匠? 在古代,能修上百米大桥的工匠屈指可数。 钱他们可以出,石料可以违规买。 只有人,他们请不动。 再说,让灌江府其他地方得知这件事,上面的官员少不得过来搜刮一圈。 以鲍家谨慎的性子,才不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而且过河运粮,又不是鲍家亲自运,还不是损些农户的事。 所以他们想要修桥,但既然没条件,也没人,所以不算特别急切。 可这是要由伯爵家公子,皇帝派过来的官员来办。 其中最难的工匠根本不成问题。 当初纪炀想修运河,都能找到专门修运河的工匠。 何况修桥? 汴京聚集整个承平国的最好匠人,就算汴京没有,全国还没有吗? 鲍家从在衙门里的眼线里听说此事,肯定坐不住。 纪炀就在等鲍主簿主动找上门。 这种事,谁想开口,谁的让步空间就大。 他肯定不会主动提及,给你们三个地方修个桥吧? 依照他们现在的关系,就算想修,也会拒绝自己,拒绝不是为了拒绝,是为了更好谈条件。 所以纪炀只是隐隐放出消息,等着鲍家来找。 当然,鲍家自然知道这些弯弯绕绕,否则他们早就撺掇其他地方修桥了。 但是这既是连接鲍地跟裴地的好事,更是给鲍家一个窗口。 一个主动接近的窗口。 如果他家主动前来,那不仅是建桥的事,更是主动示好。 纪炀相信,以鲍家那边盘算,不会看不懂这些事。 他要做的,就是等待,然后点拨。 给你机会让你讨好卖乖,可不要抓不住啊。 这约莫就是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