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小知县 > 分卷阅读23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34(1 / 1)

向。 两者对比,竟然让人愈发想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按理说林家这么夸耀自家女婿,梁王那边肯定捣乱。 但如今林家还捏着梁王那边的“丑事”,自然不敢乱说。 这丑事自然还是跟山贼有关。 纪炀是不乱说,但这种能反击政敌的趣闻,肯定会写信过来。 徐铭自己也把这事提前告知梁王,省得到时候事情闹出来,梁王没有应对,那他会更惨。 梁王最近老实的原因,自然因为林家拿着山贼的事,让他不敢声张。 否则要让汴京朝堂知道,他派出去的人,还没到任地就被山贼捉走,那真是笑掉大牙。 连宗室里面也要笑上许久。 话是这么说,林家也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等纪炀的名声传开之后,故意往下压一压,省得让人觉得他不够稳重。 官声舆论这块,林家熟得不能再熟。 估计用不了几年,纪炀的名声便会大反转。 汴京朝堂依旧跟之前差不多。 灌江府太新县五斗院,院子里众人正在串腌制好的羊肉,马上要烤羊排,吃烤羊肉串了! 旁边还有咕嘟咕嘟的羊汤,奶白的颜色,十分漂亮。 林婉芸从未有过这样的生日宴,却显得很有意思。 身边都是熟悉的人,气氛更是热闹。 纪炀则在那边烤羊排,说什么他最会烤这些东西。 纪炀还买来不少香料,做了个蘸鞋底都好吃的蘸料,一会洒在羊排上。 味道本就极好的肉,再加上合适的调料,这顿烧烤不好吃都难。 同样过来蹭饭的,还有今安县知县徐铭。 徐铭身边果然多了两个干吏,面对纪炀的时候十分尊敬,看样子对他做的事很是了解。 院子里其他人自然不用讲,嵇巡跟他的工匠们,凌县尉等人。 吴将军倒是没来,他人在靖临关,定江关则有他的副将守着。 文饶县赵大人也没来。 赵大人似乎跟当地豪强谈的差不了,那几千亩的草地很快能收回来,等到开春便是新的牧场。 而这次徐铭过来,自然不止为蹭这口羊肉。 徐铭拿了张单子过来道:“之前看公务的时候,翻出这个东西。” 纪炀看了看,是牧场开出的单子,给羊群补充盐分是必须要做的事。 虽然这里的环境原因,需要的盐并不算多,可几千只羊加起来,还要提前储备过冬的盐分,自然数量不少。 隔壁今安县就有盐矿,这单子自然递到今安县,想要问衙门买一些。 徐铭看到单子的时候激动半天。 要知道整个灌江府去今安县买盐,都是直接找盐矿,根本不来找他。 纪炀把单子给他,那就是给他一个插手盐矿的好借口。 所以纪炀娘子生辰,他也是要来祝贺的。 那两个干吏的恭敬更是因此而来。 纪炀看看就笑:“如今十月份,你们盐矿到十一月底就停工,所以我们要提前备下。” 平时自己吃的盐,跟牲畜用盐不一样。 这种肯定要提前预备。 徐铭拱手:“肯定会筹到。” 话是这么说,但盐矿涉及的利益太广。 不管关内关外,盐巴这东西向来少不了,是硬通货。 更是经济命脉,自古以来都很重视。 如果说动私兵,裴家不愿意。 动土地,鲍家气恼。 动黑市,刘家要掀桌。 那动盐矿,灌江城那边则要着急。 而且矿盐比海盐,井盐都要贵重洁净,稍微处理下,就是上等盐。 灌江城把持灌江府内大小盐矿可有不少,今安县内这个盐矿也不算小了。 纪炀又道:“注意安全。” 这是句实打实的交代。 必须要注意安全。 否则会有性命之忧。 徐铭立刻点头:“我家护卫贴身保护,应该没问题。” 都是跟他一起被掳到山贼窝的交情,必然忠心。 不过说到山贼。 纪炀笑:“你想得没错,太新县内是稳定了,可周围还有三四股山贼流寇,虽说一部分已经回到乡里,但还有小一千人在外面。” 在外面的流动不安分因子,随时都可能搞个大动作。 要趁早招安了才是。 若不能招安,那就赶在年前砍杀了,至少让他们四散而逃。 徐铭忍不住想到自己被抓的那个山头,询问道:“关泉峰那伙山贼,你打算怎么办?” 这就是抓到他那伙人。 最后用猪把他还回来的。 不对,半头猪换回来的。 徐铭想到都觉得手疼,当时砍了不知多少柴,这才偶然被救下。 纪炀想到他们,明显有些故意:“这还要多谢徐大人,正因那事,跟他们有些联系。” 否则怎么会让他们去“抢”鲍家,让鲍家快速离开。 自从太新县内部安稳,外面的山贼自然成了首要问题。 甚至山贼流寇也知道自己是首要问题,见到纪炀的手段,又知道他手底有民兵,还能调动定江关的兵士,最近又收了靖临关。 前前后后加起来小一万的人。 所以趁着田地清查,人口重新上户籍的时候,不少山贼趁机回到家里,求爷爷告奶奶,总算找了几个亲朋做担保,这才上了户籍。 为着亲朋,他们都不会轻易犯事。 当然,这是时局稳定的时候,不稳定的话,他们还会直接离开。 也有些顽固的不肯回来,比如关泉峰上就是其中之一。 还有两伙盗贼,一伙流寇。 加起来近一千人,其中关泉峰的山贼最多,其他两个倒是不足为惧。 现在太新县各个村里每日组织人巡逻,治安好了不知多少,一敲锣,各家男丁都出来,人数少的盗贼流寇,基本都不敢过来。 还是那个关泉峰最为重要。 徐铭这会问起来,倒不是要指使纪炀赶尽杀绝,纯粹问问怎么办而已。 他心里清楚,他的想法并不重要。 纪炀才不会管他怎么想。 纪炀开口道:“关泉峰那处山贼窝,其实有百年历史了,老大换了一二十个,如今差不多七百多人。” “他们不少人自小就生活在山上,在山上开耕种田,让他们搬下来,不太容易。” 那边很多人甚至已经习惯山上的生活。 原本是为了避祸跑到深山老林,接着开展拦路抢劫的副业。 作为附近百里内最有名的山贼窝,他们是有些底子的。 就算一年半载不下山,他们的物资也十分充盈,对关泉山关泉峰又非常了解。 基本等于,围堵也难,上去搜查也难。 纪炀的想法,自然不会来硬的。 可要怎么招安,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