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小知县 > 分卷阅读29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95(1 / 1)

再写几封信到汴京! 学政根本不知,没有纪炀许可,他的信件连灌江城都走不出去。 更别说官学内里已经有他的人,甚至可以看到他的草稿。 四月初八,极好的日子。 对于春天来得稍迟的灌江府来说,日头刚刚好。 纪炀留了小吏岳文塞在府衙,还有卫蓝看守,基本不会出什么乱子。 身边带了小吏龚选,鲁战,家丁辛顺,更有一些熟悉的官吏。 以及新来的布政使,还有余下不少副职,以及还未确定职位的候补官员。 再加上卫蓝虽然没来,但却跟守城将士姜茂一起给他安排的二十护卫。 这算下来,竟然有五十多人。 不是纪炀想要这么大的排场,他到底是个知府,做事的人也多。 临出发前,直接分成三个小组。 当初在潞州时候,潞州知州怎么派三个小组去检查他那扶江县的,他就要怎么检查其他县! 不得不说,这方法肯定好用,可以迅速了解当地情况,还能节省时间。 每个县从路途到巡查,一共半个月时间,他们必须争分夺秒。 除了纪炀带的人之外。 五姑娘的人手则少了些,正好二十个,五个有经验的大夫,十个她培训过的医女,剩下则是拉药材的车夫跟俩小孩。 再有江小子江乖乖两人坐在拉着药材的马车上。 他们两个,现在一个十一岁,一个九岁,已经是小帮手了。 官学的事还没处理好,暂时也不会让他们过去。 不如跟着他们身边。 七十多人也算浩浩荡荡出发。 他们走的时候,灌江城百姓害怕了几分。 每次看到知府大人的时候,总是觉得安心,就算没见到他,知道他在府衙里,那也是安心的。 因为只要有他在,递上去的状子一定会管。 从去年十月到今年的四月,他们这里,不仅街道修整了,穷人家的房屋修缮了。 街上横行无礼的事直接消失。 最让人震惊的是。 这都半年过去了! 竟然一次苛捐杂税也没要! 顶多是发了招募令,说秋后有工部派来的工匠去古博城那边修城墙,提前招募一下年后修城墙的人手,到时候会按照当地劳役价格发工钱。 他们知府当初在太新县修石桥的时候,就照常发过工钱,所以这次说给钱,那都是可信的。 但修城墙太苦,估计只有特别缺钱的人会去搏一搏。 那也是秋后的事了,再说了,还有成批成批的罪犯被押送过去修城墙,说不定不需要那么多人手? 不过半年时间,足以让百姓对纪炀产生信赖,更觉得他是个无比和善的人。 他家娘子也心慈得很,经常帮穷苦人家看病,他们两个一起出城,大家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 好在捕头卫蓝还在,他是个极正义的,捉贼是一把好手。 谁家丢东西都会找他们帮忙。 卫蓝目送知府他们离开,对大家道:“知府大人巡查完下面就会回来,大家放心。” 虽然心里知道知府肯定会回来。 但听卫捕头这样说,那肯定更不一样。 眼看众人心安,卫蓝继续带人巡街。 知府大人离开,他更要守护好灌江城的安全,不能留一点空子。 城门口的将士姜茂也是,让门口的兵士们眼睛放亮点,一定要检查好路引跟身份,不要让不安全的人进去。 跟着纪炀出城的学政,这才发现灌江城一切都不一样了。 这里的兵士,捕快,小吏,全都在纪炀半年的管理下变得跟之前判若两个城。 一切都是那样井然有序。 街上不再有衣不蔽体的人,无力劳动的孩童老人,也都被妥善安置。 城里但凡有乞丐,都会询问缘由,能送回家的送回家,不能送回家找活计,年老体弱的则送到救济院。 没有流窜的人,治安也变得很好,毕竟家家户户都有附近做保,出现一个生人,便会有保长去向附近巡逻捕快报告,然后迅速清除隐患。 这样的灌江城。 竟然有种老有所依,幼有所养的感觉。 是他们读书人眼中的安居之所。 学政嘴里泛酸,可从汴京来的官员们却擦亮眼睛。 知道纪大人是个厉害的。 但如此治下有方,他们还是头一次见! 比之前在翰林院学的理论强多了! 纪大人选择巡查的时机,既是带领他们迅速了解灌江府,也是因为灌江城已经安安稳稳,他可以放开手脚去看其他地方。 不少人对接下来的巡查多了兴奋,更是掏出小本本,他们要跟纪大人学习! 刚开始是兴奋的。 可去完第一个县城之后。 不少人眼中只有疲惫。 三天时间走到第一个抽查到的县城,当天都没有歇息,也没有吃当地知县摆的宴席,反而请了当地老人来吃。 他们则自己吃了简单的饭菜,就按照之前分的小组,去往各个村里了解情况。 纪大人还规定。 一看农田,二看水源,三看居住环境,四看当地学生情况。 而且还要把图册画出来,哪里有水源,哪里田地好,当地民风又如何。 细之又细。 看完之后,大人还会自己下去看情况,如果谁记的东西不对,知县大人也不恼,只让他们再走一遍。 记录的东西不仅要准确,还要精练。 什么文辞优雅,全都不要。 学政对此还提过意见,说文章这东西怎么可以如此枯燥。 可惜纪大人理都不理他,只让他去当地县学指点夫子,又让跟随的右训导指点县学问题。 旁的不说,学政知识储备这方面肯定没问题,不少夫子被他一指点,茅塞顿开。 右训导还记下当下县学所缺之物,等回灌江城之后,都是要解决的问题。 当地县学教谕自不用说。 对这些事感激不尽。 纪炀本人看当地县衙情况,翻看卷宗,闲暇去田间亲自看情况。 知府夫人则带着大夫医女们在城郊空地上开义诊。 他们大概是最受欢迎的了。 纪炀晚上的时候,还会看五姑娘通过义诊收集来的当地情况。 反正头一个县里待了十二天,余下半天休息,加上来的路程,正好半个月。 这半个月做的公务,顶上在汴京当观政进士时三个月的了! 真的很累啊! 大人他都不累的吗? 跟在纪炀身边久一点的龚选,鲁战道:“咱们知府大人一向如此。” “这才哪到哪。” “去年十月那会,那才叫可怕。如今已经好多了。” 这叫好多了? 半个月赶路办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