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好处。 但凡能通过的,基本都会得到不菲的银钱。 只是以后怎么做事,都会有相应监督,还会有相应的条件。 便是林婉芸,便是知府夫人过来讲女医馆的事也不例外。 纪炀甚至还加了几个条件。 所以才会有韩大夫这句,自家夫人竟也如此。 纪炀挑眉:“我家娘子的本事,可不止于此,纵然我再说几条,也是可行的。” 韩大夫:??? 当他没说! 林婉芸则微微眯眼,过后也笑了下。 两人笑起来一样好玩,让人瞧着就是亲密无间的模样。 林婉芸带着几个婢女,又在义诊的时候联系到不少当地有想法的女子,再加上韩大夫这个名医在。 女医馆在五月份便开始招生。 其实条件有些苛刻,很多人学个手艺就是想挣钱,但来这里学习的话,虽说学费极低,还管吃住。 可学几年就要去下面村子干几年的活,不能待在县城,只能待在村里。 这便让不少年轻女子退避三舍,反而是一些家里无牵无挂的,或者丈夫离开,孩子年幼的二十四五到四五十岁的乡下已婚妇女过来。 好在纪炀跟林婉芸早就考虑到这种情况,他们也希望招收家中无男丁的妇人过来,既是给个庇护,也是给门手艺。 以后她们回村回乡,是有立足之地的。 甚至他们想招收的对象也是这种类型。 不会写字,不认字,这都没关系,只要肯学,都是可行的。 等六月份女医馆招生停止的时候,不少人发现,过来的女子,要么是寡妇,要么家里相公生病无法劳作,还有些兵士家眷。 全都是只能让家中女子撑起来的人户。 家中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顶梁,她们则会站出来支撑全家,因为她们本身就是家中顶梁柱之一。 原本是值得鼓励跟尊重的事,却有些刻薄人张口闭口说这里是寡妇馆。 闲话传出来的当天,纪炀冷着脸带着卫蓝去住所有传闲话的人。 别说那些故意嬉笑的。 就算张张嘴,阴阳怪气说一个字的,都被拉出来当众掌掴。 掌掴之前还要让邻里出来围观,等人到齐了之后,按照轻重程度不成,享受捕快们的巴掌。 等查到污言秽语源头时,纪炀抬头看看这家门户,这不巧了,老熟人。 本以为他最近老实了,没想到还在生事。 学政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被人脱了外袍,直接送到边关修城墙! 他是学政! 当地学政啊! 直接被纪炀带人闯入家中,当众脱下儒袍,去掉极有书香味的木簪,冷笑着问他:“你这张嘴,还配说读过圣贤书?” “真是辱没了书本。” 学政指着纪炀,气的半天没说出话。 他把官学的费用拨出给女医馆,自己不过闲说两句!怎么了?! 学政其实也心虚,但他没想到纪炀会这么大胆。 还有,他最近不是忙着赚那些黄白之物吗? 怎么还有功夫管这个? 纪炀冷眼看着他,说到底还是旧态萌发,看着是在讽刺女医馆,其实是在骂他。 如果直接骂他,纪炀反倒无所谓,可在厮不敢骂,只敢挑个女医馆这个最软的柿子。 里面赶来学医的女子,哪个不比他强?不比他值得尊重? 上辈子他的奶奶,也是被这样笑话。 他最明白这些人有恶毒。 上次带着他巡查各地,老实了大半年,又来? 这次可不惯着了。 纪炀直接让他们这一干人等,统统押到边关修城墙,不修完城墙,不准回来。 这件意外一出,倒是让整个灌江府上下风气一清。 想要乱说话的时候,想想捕快们的巴掌。 林婉芸更是久久沉默,她本就是想做什么,便会认真做的性格。 否则在汴京的时候,不会逼着自己当个最合格的名门淑女。 遇到青霉素这种难题的时候,连着三年多的时间,依旧细致认真地研究,纵然开设女医馆的时候,她也没有放弃。 这次的事并未让她心灰意冷,反而直接道:“终有一天,他们要求着女医馆的大夫们给他们看病。” 说罢转身便往女医馆走,纪炀都没拉住,不过多看一分,纪炀眼里就多一分笑意。 此次插曲并未没有影响他们俩手头任何事。 女医馆里好学之风硬生生被激起。 学! 都要学! 官学那边原本对这事有些意见,但进京赶考的举子们都已经回来。 去的时候二十五个人,回来还是二十五个。 也就是说,他们一个也没考中。 这还有什么脸说女医馆占用他们的经费? 如今主事的左右训导见到他们的成绩,只觉得无地自容,忍不住训斥:“就你们这种水平,就该把经费全给隔壁。” 他们说的隔壁,就是女医馆了。 纪炀眼睁睁看着官学跟女医馆互相看不顺眼,然后互相卷了起来。 这,也行? 不过现在的灌江府怎么回事,好像哪哪都卷起来了? 也不知道从哪带来的风气。 纪炀表示不理解,然后顺手拆开凉西州知州寄来的信件。 他跟凉西州,潞州知州已经书信来往多次。 经过一系列商讨,终于在凉西州知州回信里,得到准确答案,下个月!下个月灌江府的矿盐直接进入凉西州售卖! 这笔交易达成,他们的城墙又能增加好几里地! 凉西州信件寄过来,潞州的信件同样在路上。 六月中旬,西北这三个地方,终于签订好今明两年的契约。 凉西州潞州会给灌江府提供劳役修建城墙,还有盐巴,牧草,未来马匹的买卖。 但在今年九月关市的时候,他们三个地方的物产也会运到古博城,正式进入关市贸易。 一个三赢的局面即将达成。 那两个地方更多货物可以出售,灌江府的关市则开始扩张,货物源源不断往外运。 从民间的羊肉果干买卖,到官员的盐巴牧草采买。 这些事上完全可以看出来,他们灌江府潜力非常大,这仅仅是当地百姓生活越来越好的开始! 有了交易,就有了银钱,有了银钱便可以继续基建,基础建设的成功,能保住更多百姓田地增产收获。 直到灌江城的城墙,道路,水利都让人无比满意,那时候的灌江府将会是什么模样。 所有人都很期待。 所有人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看着越来越多的商队进入灌江府,纪炀一边心里感慨,一边喃喃:“修路,修完城墙就修路。” 跟在知府大人身边的小吏表示:您还说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