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小知县 > 分卷阅读43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30(1 / 1)

着,众人又下意识夸纪炀。 “没想到纪学士的剑法也那样好,竟然不输侍卫。” “对啊,这是练了很多久吧?” “不愧是武侯后人。” 纪炀虽然没说话,但却笑笑。 他这么多年坚持练剑,肯定会用得到。 他都得罪那么多人了,被人刺杀可太正常了。 不过纪炀看看小云中,害怕他因为见了血腥不适,没想到他沉思许久竟然道:“若有朝一日,能上战场杀敌,是不是更痛快。” 江云中还叫江小子的时候,就是因为皮小子得名。 没想到还真如名字,想的竟然是上战场杀敌。 小白鹤看看,认真道:“哥你要去打仗的话,我给你当军师。” 小白鹤一向稳重,她可不是胡言。 她觉得她哥冲锋陷阵可以,但谋略上,还是差点。 需要她这个国子监第一名去帮忙。 纪炀跟林婉芸看着笑。 若有朝一日,说不定还真行? 纪炀等人被行刺的消息传回去,皇上更是沉默,看向朝中有些人,眼神似刀剑。 就在纪炀进京前一天,四五个官员吊死在家中,家中账册书本无一保全。 接下来对刺客的盘查也直指他们这些官员。 可要说这几个,能召集五十高手,别说纪炀不信,皇上也不信,明显有人退出来做替罪羊。 刺杀钦差这种事,放在哪都是死罪。 七月初,朝中局势变动,老门户们左迁的左迁,赋闲的赋闲。 连文学士几个左膀右臂也被贬到荒凉之地,做不出政绩是回不来了。 静太妃身后的世家,更是消失得悄无声息。 没有全死,但能留下的,也会远离汴京,再也回不来。 国子监祭酒彻底下台,他身边的陇西李家也被牵连,层层关系从国子监剔除。 而他们苦苦哀求的蝗灾也并未发生。 这种看天的事,谁又能预料。 不过把希望还寄托在天上,也是可笑。 最后的翻身机会自然消失。 新的国子监祭酒自然是潞州韩家家主韩潇来当,成了承平国以来最年轻的国子监祭酒。 但他的学识世人皆知,没人有异议。 还有金家有个书画大家等人也被安排进里面做了主事。 等到八月份。 翰林院原本五位学士,又多添了两个,都是这次巡查有功的。 按理说添了学士,也该任命大学士。 如今的林大学士更是不管事,如果按资排辈,该提文学士。 但皇上提了书画两家的刘学士跟王学士。 两人成了刘大学士,王大学士。 当然,还是没什么实职,依旧带领承平国写字画画。 不过这样的惊喜,让两人简直喜极而泣。 大学士啊! 谁不想当! 他们背后的刘家,王家,对皇上更加忠心。 朝中用新鲜血液替换不少老臣。 替换的原因满朝皆知,这是一场不见血的新旧权力交替。 更证明如今的皇帝,在执政两年半后,彻底掌握政权。 朝中不少人算着,心里暗暗吃惊。 两年半的时间,已经很不错了。 而促进这些事的纪炀,从六月底进京之后,便在家里养伤,风里雨里血里都不见他,却又暗暗传着他的名声。 纪炀养伤是真,避风头也是真。 他手臂上长长的刀疤还未完全愈合,隔几日就要换药,趁着这个机会,干脆在家休息。 井旭看着,忍不住道:“这要是砍在你身上,只怕命都要丢半条。” “所以我挡了下啊。”纪炀不在意,“朝中已经平稳?” “平稳。”井旭叹气,“只是没想到,平日看着和善的人,背地里的手段会那样狠辣。” 说着,纪炀也看看井旭。 井旭立刻道:“我家可是自查许久,底下人虽有怨言,但看着良种的份上,自然闹不起来。” 纪炀身边的人知道他的脾气,若真有太大问题,他可就不带你玩了。 众人计算得失,身边的自查可从未停止。 纪炀笑笑:“对你们,肯定放心。” “不过田地这事,到底不是一时的事,并非一劳永逸,自家多注意。” “肯定。” 如今全国田地都已经清查结束。 泰安二年开始查,清查前七亿多土地。 一年过去,连带新开耕的,跟被清查出的土地总数,一共是十亿一千二百万多。 跟当初林启,叶锡元预估的差不多。 想想,以前是七亿土地交税,现在是十亿。 再加上粮食增产,便是减了一成田税,那能得到的总田税也比往年要多上很多。 现在八月份,上半年的良种稻子收获,新一茬的已经种下。 可以说,经过这几年的推广,再加上减田税的诱惑,全国大半地方已经种植高产稻,更因为全国各地农务司因地制宜的培育,估计这几年的粮食产量肯定大幅提升。 对百姓来说,粮食多了,税少了。 对朝廷来说,农税减少,田地却多了,总量也在提升。 清理全国上下的蛀虫,让举国风气一清。 皇上更是看出那群人吃掉国家多少东西,心里自然偏向帮他富民强国的纪炀。 到现在,纪炀他们忙了几年的差事,算是尘埃落定。 不过也跟他说的一样。 田地这事,必须时时清查,不是一劳永逸的事。 但这就跟隐士大家说的,至少帮承平国续命了。 皇上现在年富力强,纪炀等人也还年轻,时间还长。 整个八月过去,纪炀这个休息近两个月的人终于上朝。 他这一到朝堂,发现好多人都不认识。 不过没关系,别人认识他就行! 这可是纪炀,纪学士! 让粮食产量大幅提升的纪炀! 还有他娘子,在汴京城内开堂坐诊,更能做好肺病! 一个悬壶,一个济世,厉害啊。 纪炀已经懒得听这些夸奖。 跟之前说的一样,如今天时地利人和,不搞点新东西,岂不是对不起他们。 经过这次旱灾,再经过他们实地勘察。 有水利建设的地方,旱情能大大延缓。 至少能渡过前几个月,人跟庄稼,至少不会立刻干枯。 接下来全国兴修水利势在必行。 而提到的边关各地官道,也要加紧进行。 只有官道畅通,驿馆开设,才有利朝廷掌握天下局势。 今年国库虽不充盈,因着旱灾的缘故,从各地调了不少米粮。 但朝中惊喜发现,虽说中原旱情,很多地方没有收获,可其他地方有粮啊,良种的作用更加凸显出来。 若放在之前,估计全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