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小知县 > 分卷阅读43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33(1 / 1)

层贵族,若不会承平国文字,根本不行的。 就算那些人学会了,也要继续申请,还要看承平国这边允不允许他们入关。 不过那些国家也是没想到,承平国竟然会发展的这么快,换了新皇帝之后,发展的速度甚至比老皇帝在时还要好。 这样的承平国,谁会不仰视呢。 等年底的宴席上,周边小国使者看见承平国将军手持长长的武器,百米之外射中靶心,更是惊的话都说不出来。 而且打出去的东西,他们根本看不到啊,那速度也太快了。 等让他们上手的时候,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神兵利器。 纪炀没想到,竟然还有小国请求恩赐一把,甚至要用自己国内十万劳工来换。 这个人,倒是有远见。 不过,看着他们列出长长的单子,别说纪炀了,好脾气的韩潇都想赶他们走。 想要枪械,火炮,青霉素,良种,化肥,新式水车,新式农具,新式水泥。 更想要岭南培育的优良甘蔗,以及北边种甜菜的方法。 好家伙这些人来中原王朝捋羊毛了啊。 还给承平国开单子。 是不是做什么春秋大梦。 彩虹屁,纪炀等人全盘接受。 那些清单? 纪炀就要问一句了。 你们能给承平国带来什么? 凭什么要我们这么多东西。 那些抱着捋羊毛心思的小国面面相觑。 怎么感觉中原王朝的态度跟以前不同了。 以前他们最好面子,他们只要态度好,足够恭敬,那就会有大批赏赐。 现在怎么不同。 等礼部,鸿胪寺跟他们交涉之后。 所有想要得到承平国恩赏的国家,跟承平国接近的,必须保证自己国内的安稳,还要让任地百姓种粮织布,保证自己国内国泰平安,更不能影响承平国。 跟承平国较远的,要用自己任地的铁矿锡矿金矿来换,越稀有的矿产越好。 咱们要平等交易,白嫖可是不行的。 这世上只有纪炀白嫖别人的,哪能让自己家东西白白流失。 说白了,是把边关的安危压力抛给周边小国,不用承平国一味防守,减轻他们国防压力。 大家安安稳稳的,才好做交易,否则?一切免谈! 年后这些国家陆陆续续回去,收到的回礼基本是承平国最常见,对他们又很珍稀的绸缎。 可再先进的东西,一个也别想碰。 泰安四年,在承平国迅猛发展中,周围国家开始了自我清理。 他们一定要稳固好政权,否则承平国就不带他们玩! 一时间,承平国边关各处百姓,忽然觉得自己日子好过了。 那些对边关虎视眈眈的小国,竟然开始笑脸相迎。 原来国家强盛,还有这种好处? 别说承平国汴京百姓引以为傲,边关百姓更是以自己是承平国农夫自豪。 年后城郊工部官署里,一直蹲在锅炉旁炼钢的官员车舸,惊喜看着一批批钢材出来。 他没有辜负纪大人的期望! 他做出来可以量产的钢材了! 只要给他铁矿,他一定可以做出更好的钢! 纪炀听到这个消息,脑子冒出一连串的东西。 各种好用的农具工具,以及用钢筋浇筑的城墙房屋,再有自行车,马车铁轮,蒸汽机,发动机,小汽车,更加精良的武器装备。 慢慢来,一切都要慢慢来。 算了,别慢了,大踏步往前走吧! 最近各处官道不是陆陆续续竣工。 那官道上修点火车轨道,这很合理吧? 等纪炀拿着新的想法进宫,就见皇上惊喜看着他,急忙忙把文书递给他。 “还记得那个外乡人卡里吗。” “由使者钱训海,俞达带领的使团队伍,他们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 “还有几个月,他们就能抵达汴京了!” 第151章 说起来, 从昌盛四十二年的年中出发。 一直到如今泰安三年三月,接近三年的时间里, 几乎一年多没收到他们的消息。 不过这会文书, 也只是他们千辛万苦托人递到古博城的。 古博城现在的城主看到是钱训海,俞达他们的信件,立刻送到汴京。 他们信件的意思是, 他们很快会回承平国,又写了一路见闻,已经到了外乡人卡里的家乡。 卡里在当地确实是小贵族, 可在他离家不久,他的父亲去世, 只留母亲跟妻子, 家产也被人霸占。 信里还写了, 依照使团的手腕, 这才帮卡里夺回庄园等等, 他们在那边吃得并不习惯,倒是搜集不少书籍, 到时候都能带回去。 书籍涵盖了天文, 数学, 物理, 医学,文学等等。 后面还附张书单,有原文, 还有翻译。 这应该都是领队钱训海,还有当初纪炀从灌江府带来会语言的小吏俞达做的。 旁的不说, 这封信件已经十分难得。 皇上也被信件里面的内容吸引, 还道:“外面的世界今日如此之大。” “他们去了快三年的时间, 其实还未到更远的地方。” 这肯定啊。 亚欧大陆的面积,便是坐火车都要很久。 纪炀估算着时间,应该够到欧洲了。 他很好奇那边的发展。 如果能有他们所用的东西,自然最好。 即使以后,就是自己不在了,也不能失去跟世界的联系。 所以他们这一趟十分重要,会让很多人开阔眼界。 他最近着手改制的很多东西,都想依靠法律来进行法治。 但说到底,若赶不上工业革命发展,什么都是白搭。 所以他在看到合适的钢铁制作出来之后,才会这样兴奋。 不过皇上回过神,好奇道:“纪炀,你这次过来是做什么。” 皇上一般不喜欢喊大臣名字,也只对亲近人如此。 经过去年的事,皇上显然早把纪炀划到自己阵营。 纪炀笑着道:“皇上今年冬祭,是不是还要去旧都。” 旧都就是洛阳。 虽说承平国都城就建立在汴京,可开国皇帝曾短暂在旧都洛阳安置过皇宫。 就连承平国先祖也是葬在洛阳,现在的平王也是搬到旧都养老。 大约中原大地对洛阳西安都有特殊的情感。 汴京到洛阳,差不多四百里的距离。 每年冬祭都要提前准备。 来来回回要都走很久。 但冬祭不回去又不可能。 普通人家还要回去拜拜祖坟,何况皇家。 皇上点头,好奇道:“怎么突然问起这事?” 纪炀笑:“看着码头上铺设的轨道,臣有个想法,需要皇上批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