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小知县 > 分卷阅读43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38(1 / 1)

候,他们吃糖也没这么宽裕的。 等他们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其中一个外乡人,竟然成为承平国狂热分子,不管什么东西,都夸这里的好。 甚至还想要成为承平国正式百姓,想要这的户籍。 礼部跟鸿胪寺的人万般无奈。 在纪炀这,完全当个乐子在听。 他们的轮船还在试航,从汴京到旧都的轨道在铺设。 而火车头里的蒸汽机,经过千百次改进,纪炀感觉已经快要到他都不懂的地步了。 术有专攻,这是好事。 再说蒸汽机,可不是只能坐轮船跟火车。 接下来许多机械都能依靠这个强大动力来驱动。 如今的火车跟轮船只是领个头。 但领头的作用有多重要,自然不用讲,纪炀自然上心。 可现在外面书籍回来,领到众人翻译,皇上也交给他,说是只有给他才最放心。 怎么忽然觉得,皇上开始画大饼了。 不过纪炀也觉得这些东西重要,带着俞达卡里把上万本书籍分类,再一点点翻译。 但靠着钱训海等人肯定不够,又从翰林院拨出不少人来学语言。 这么庞大的翻译工作,需要读书人可不少。 国子监韩潇那边,自然也被调过去,韩家对书的热爱自不用说。 他甚至还写信给潞州,让韩家人过来。 学习未知文化的学问,同样重要。 不止韩家,许多世家也好奇国外都在学什么,读什么。 等看到他们的哲学诗跟书画作品时,同样给出公平的评价,如今的承平国,真的是在交流文化,不自卑不自傲,在做平等有效的交流。 一时间,外国风情的书画倒是风靡一阵,很快又跟本地书画融合,让这些艺术焕发更多有趣的生机。 而这些同样在全国的报纸京都趣闻刊登,让全国百姓一起来欣赏。 毕竟各个地方官学的普及,让很多百姓,特别是年轻人,都能接触到文化知识,他们自然有自己的爱好跟品味。 因为这些事,还引发不少争执,而争执的战场就在这些报纸上。 这些报纸的质量因为各界讨论,更是提升了一个档次。 纪炀这会抱回家的,则是医学书籍,他还让俞达翻译的时候,在书上添了一行字。 这行字看着平平无奇,林婉芸还分析不出来原因。 可对以后的影响却极为深远。 那就是,生男生女这件事,是男的问题,跟女人无关。 这件事只有俞达跟纪炀知道。 而俞达对纪炀的忠诚,又绝对不会泄露。 他苦思冥想,想不出来纪大人让添这句话的原因,大人只对他说:“你就写吧,这句话绝对是正确的,你还不信我?” 这肯定是正确的,是现代医术早就确认过的事。 他现在虽不能说出原因,却能给个结果。 俞达又想了许久,难道说,这是大人为了缓解他娘子的压力,所以随便写的? 这样好像也很正常。 他们夫妇成亲许多年,只得个女儿。 虽说他们两人不介意,但外面说闲话的不少。 所以纪大人是把罪过引到自己身上? 正好趁着翻译国外的医书,让大家不要责怪他娘子? 好像是这个道理! 再说,这句话又不会影响什么,写就写! 然后,留给后人抓破脑袋都想不通的问题出现。 首先这个结论在后人看来,肯定是正确的。 其次,古人怎么知道的啊。 最奇怪的是,古代史书上说,这是从国外翻译的医书中得来。 但那个国家的典籍又证明了,明明是承平国的先发现的这件事。 国内人说是外国先说的。 外国又觉得原创为承平国。 可这个消息传出,纪炀又大大方方承认,让本就因为经济向好,女子读书多起来的汴京女子们,不再因为这件事苦恼。 有些胆大的,遇到公婆丈夫指责她生女儿的时候,还能直接反驳。 这是我的问题吗? 这分明是你的问题! 人家国外医书都说了! 纪炀本意自然是缓解他家娘子压力,却没想到无形中缓解不少人的痛苦。 可林婉芸一直研究国外这些医术,其他方法倒是有可取之处,大多也能说些原因,但这条怎么看都莫名其妙啊。 好在她不是个纠结的性子,跟韩家的韩大夫一起钻研国外医书,再结合自己这里的医术,相信很快,他们的行医水平就会提升一大截。 那些外来的书籍,对文化跟医学提供不小的帮助。 剩下的领域自不用说,不会固步自封的文化才能更加进步。 承平国显然处在进步的时间。 在这种氛围下,一直被视为先进的工部,自然不负众望。 又做了一个新式的蒸汽机! 但纪炀过去一看。 好家伙,以车舸为首的工匠,直接用蒸汽机代替传统的锻造铁器的炉子,开启了蒸汽机炼钢之路。 车舸还兴奋道:“纪大人!之前你说,让我找到可以量产钢铁的方法,这下终于找到了!之前那个量产方法,绝对不如这个。” “我还觉得,用蒸汽机来做巨大水车,就能灌溉万亩田地,说不定还有移山填海之能。” “还有,用来代替牛力也不错,只是如今的蒸汽机太大,若田地连成一片,倒是可行的。那燃料又贵,要是能找到代替的燃料就更好了。” 纪炀听完,默默插了一句:“说好的修补轮船,建火车呢。” 这个科技树既歪了,也没歪。 而且纪炀发现,他们已经真正理解蒸汽机的作用。 说白了,蒸汽机的蒸汽,还有其中的往复运动,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产生动力。 而这个强大的动力,可以推动轮船,推动列车。 人力也是力,牛力也是力。 蒸汽的动力更为夸张。 车舸等人更适合想到,缩减蒸汽机的大小,还要选择更便宜的燃料。 放在现代的话就是,寻找新能源! 其实这是个很自然的过程,最开始的人使用磨过的石头,之后用木头挖地,再后来用铁器。 接着开始换成耕牛,耕牛的农具也在更新。 如今他们看到如此强大的动力,自然会不由自主改进。 只要给古代能人志士一个想法,他们的创新跟智慧,绝对不会亚于任何人。 他们恰好又在一个更好的时代。 不过这会大家听完纪炀的话,全都默默散开。 倒不是怕纪炀。 而是做着做着就跑偏,也不是他们想的啊。 再说了,皇上跟纪大人不会介意的! 他们知道! 就是如此宽松的环境,他们才敢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