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给嫂嫂准备两份礼,一份贺生辰,一份贺升迁?” 郑孟华看向王嫮,强自平静,正要开口说话,听陆鸢说道:“弟妹慎言,圣上尚未做出决断,贺的哪门子升迁,再说爹爹为人臣子,尽忠尽职乃是本分,怎能居功邀赏?弟妹贺生辰的好意我领了,其他的不敢领受。” 陆鸢说罢这些,柔声向婆母和诸位伯娘、婶娘道过恩谢,离了松鹤院。 回到兰颐院,青棠压低声音,却是笑着说:“真解气!夫人你没看见小郑氏的脸色,哼,让她做坏事,气死她!” 陆鸢只是笑笑。 王嫮虽然有意挑拨离间,但确实让郑孟华吃瘪了。 不过让她奇怪的,是婆母的态度。婆母竟然要她向父亲转达恭贺之意,若非婆母发话,就算王嫮首先道贺,其他人也是不敢附和的。 且自褚昉出征至今,婆母再没为难过她,转变之快,让人摸不着头脑。 “夫人,明日回家要另备些寿礼么?” 褚家准备的寿礼定是按照寻常规矩来的,不会多用心,是以青棠才会有此一问。 陆鸢想了想,摇头:“不必了,褚家的寿礼再轻,爹爹也会欢喜的。” 忽想到一事,又说:“小弟快要参加书院的考试了,想必读书辛苦,给他带些安神补脑的东西吧。” 青棠应好,说道:“我说最近怎么见五公子总吃核桃,原是为了补脑,马上就要殿试了,五公子还真是个刻苦的。” 陆鸢顿了一息,马上就要殿试了啊。 “安神补脑的东西,备上两份。”陆鸢吩咐道。 ··· 西疆,疏勒城。 褚昉率军回程,途径此地,听康延植说疏勒乃是丝道枢纽,商贾云集,奇货宝玩无所不有,繁华不输京都,遂驻留此地,稍作休整,也让军将们消遣一番。 褚昉、贺震也着了便衣,在康延植的陪同下到市聚上闲逛。 贺震想给陆鹭买个礼物,看到有卖女儿家物件的就凑过去挑拣一番,但又不知买哪个好,看顺眼了便都买下,不过须臾功夫,已买了一堆。 褚昉仍是两手空空。 贺震好心提醒道:“将军,你不给长姐买个小礼物吗?” 褚昉淡然道:“陆家行商,什么好东西没见过。” 贺震想想也是,但见过归见过,自己买来总归是自己心意,刚想劝褚昉也买一些,却听他道:“子云,送礼物得投其所好,你买这么多,不一定合阿鹭的眼。” “道理我也懂,可我不知道阿鹭喜欢什么,只能这么办。”贺震说。 褚昉小声问:“你可知康氏商队的少主是谁?” 大约是军中养成的习惯,每当褚昉小声说话,贺震就觉得是秘事,下意识压低声音,回说:“不知道啊。” 褚昉声音更低,“好像是阿鹭,你去问问康公子,他家少主喜欢什么,然后再买。” 贺震不疑有他,道了句“谢将军”,去问康延植:“康大哥,我想给你家少主买个小礼物,你可知她喜欢什么?” 康延植以为贺震有意讨好陆鸢这位长姐,大方说道:“少主以前最爱吃这里的板栗,还有蒸糕,但这两样都不易保存,带回去怕就馊了,贺左卫若想买,可买一把骨匕,就在前面,那老工匠手艺奇精,制作的骨匕殊为别致,但价格高昂,受众又小,在长安并不多见,少主以前每每路过,都会挑一把。” 贺震谢过康延植,再没心思闲逛,直奔老工匠处,正挑拣骨匕呢,察觉褚昉拍他肩膀。 “我想起来了,阿鹭好像不是他们少主,要不你再问问?”褚昉作不确定的沉思状。 贺震疑惑地“啊”了声,立即去问:“康大哥,你们少主是陆家二姑娘吗?” “不是啊。”康延植这才意识到他弄错了。 “那你们少主是谁?” 康延植待要回答,见褚昉目不转睛盯着他,似很感兴趣的样子,想到陆鸢毕竟是褚家妇,她故意瞒下这事,应是有所考虑,遂只是笑笑,未正面回答贺震的问题,只是说:“阿鹭喜欢前面那家的绢花,以前总托我给她买。” 贺震也不深究,拔腿就要去买绢花。 褚昉说道:“你们去吧,我四处看看,晚上驿栈碰面。” 贺震应好,带着康延植往前走去。 褚昉折回老工匠处,将所有骨匕摸了一遍,竟挑不出最合心意的。 这些骨匕匕身皆镂有或简或繁、或明或暗的图案,有些是花,有些是兽,有些辨不出形象,却如秘境引人入胜。 确如康延植所说,殊为别致。 “近三年新镂的骨匕我都要,装起来吧。”褚昉说道。 那老工匠浓密的络腮胡颤了颤,笑出声:“贵客可知我这骨匕价值几何?” 褚昉看向老工匠,“多贵我都要。” 老工匠打量褚昉一眼,并没立即将骨匕装匣,而是一番计算后,说:“一共三百五十六两银子,贵客想好了吗?” 褚昉目光不受控制地闪烁了下。 三百五十六两银子,比他一年的俸银还多出几许。这倒还是其次,关键他出征在外,没有随身带这么多银子。 褚昉留下十两银子,“这是定金,先装起来,我一会儿来拿。” 离了老工匠的摊子,褚昉直奔卖绢花的地方,幸而贺震与康延植并没离去,仍在那里挑挑拣拣。 “将军,你逛完了?”贺震见褚昉跟来,随口问了句。 “嗯,逛差不多了。”褚昉淡然说了句,看向贺震挑好的绢花,明知他也没有随身带很多钱的习惯,却仍是问:“买这么多,你带的钱够么?” 贺震说:“自然不够,康大哥说先借我点。” 褚昉状似随意地“嗯”了声,看向康延植。 康延植遂客套地说了句:“将军可是也未带钱?若有急需,康某可先行垫付。” 褚昉没再推拒,顺水推舟说道:“也可,先借我五百两银子,我与你打借条。” “五百两银子!?”贺震惊讶地扭头去看褚昉,“将军,你要买什么?让康大哥帮你看看,可别被人骗了啊!” 康延植也道:“若需康某帮忙,将军只管开口。” 褚昉道:“还未看好,只是家中人多,买的东西多罢了,倒也不贵。” 他如此说,康延植便没再多言,痛快写了一张五百两的票据,在几处关键位置盖上康氏商队的印章,交给褚昉:“将军且拿去用。” 褚昉接了票据细看,这票据材质类似软绢,摸着更结实一些,不易断裂腐坏,不知具体是什么做的。 看出褚昉疑虑,康延植说道:“将军放心,这票据是康氏商队的信誉,在疏勒城,可以抵银子用。” 又解释道:“此地胡汉杂处,有些西来商贾并不会携带大量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