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燕辞归 > 分卷阅读56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561(1 / 1)

内侍都过了头七了吧?”单慎问徐简道,“怎么还问我要仵作?查查宅子老底就算了,永济宫的事儿真心不想掺和。” 说完这话,他才看到站在不远处的曹公公,不由脸色一变,尴尬地笑了笑。 “今日要验的不是内侍。” 这话让单慎松了一口气,直等到一行人进到大殿里、看到躺在那儿显然已经凉透了的李浚时,他胸口一闷,眼前一黑。 竟然、竟然是这位! 这位怎么就、就没气了呢? 一肚子的骂娘憋着,单大人办事还是很靠得住的。 他询问了曹公公的意思后,让仵作查验,自己又叫来了几个内侍,一一询问状况。 孙公公首当其冲,白着脸答话。 说辞就照着他说给王节听的那样,背了个滚瓜烂熟。 嘴上顺溜,心里却是七上八下,眼神不住往曹公公与徐简那儿飘。 这两人为何没有一点表示? 明明有人跟着他往来那宅子,明明可以有一堆问题质问他,为何愣是谁都没有开口,只单大人照着常规的那些问? 仵作把单慎叫过去。 徐简与曹公公跟着过去看了。 “这里有淤伤,看起来是新的,嘴角这儿有道口子,嘴巴里,您几位往这儿看,有些很细碎的粉末,小的刮取了一点。” 孙公公竖着耳朵,听到了几个词,目瞪口呆。 怎么回事? 怎么和王节说得完全不一样? 王节分明说的是,不会留淤青,粉末查不出来! 是王节失误了,还是本就在骗他? 可李浚就这么死了,对主子有什么好处? 孙公公的脑袋瓜根本想不清楚这些,呆愣着一动不动。 不多时,现场查验妥当,曹公公带人封锁了永济宫,宫人全部关起来等待后续问话发落,而后他和单慎、徐简一道回到御书房。 单慎这一路走过来已经整理好了思路:“从现有状况看,应是死于被人下药,殿下死前挣扎过。” 至于那个人是什么人,单慎不敢在御前贸然胡说八道。 圣上听罢:“让人赶紧验明白药粉,辛苦爱卿了。” 单慎明白人,嘴上念着“不辛苦”,顺势就退了出去。 御前只留了曹公公与徐简。 圣上长叹一声:“朕原本担心三哥以性命来威胁朕,让朕进退维谷,却没想到他最终死在了别人的手上。看来,凶手是昨夜翻宫墙进永济宫的那人?” “应该是,”曹公公揣度着圣上的心思,道,“若那时果断点,把人擒住,或许殿下就不会遭了毒手。” 徐简闻言,睨了眼曹公公。 御前大内侍便是大内侍,足够了解圣上,以退为进,反倒是最有效的。 果不其然,圣上自己摇了摇头:“三哥和那人谈崩了,朕又怎么救得了他? 朕若把手伸进永济宫,三哥头一个不愿意不说。 真出了事,朕还越发说不清楚了。” 这一点,徐简从永济宫回来时,他们就商定清楚了。 李浚那人不可以凭常理推断,他疯起来不管不顾。 倘若这厢伸手进去,李浚恐怕心一横另外惹事出来,叫他们反而白惹一堆麻烦。 “朕只是没有想明白,”圣上道,“他这么毒杀三哥做什么? 这事对他,弊远大于利,他先前做事一直求稳求平,被抓到尾巴后就断尾求生,此次为何如此激进? 这不是他的作风! 朕想,三哥必定也是这么想的,认为对方不敢下这种手,所以才敢谈条件。 只是没想到,对方突然剑走偏锋了。” “兴许是他这次被逮住的尾巴断不干净了,”徐简禀道,“臣想,基本可以断定藏在背后下手的是晋王爷了。” 圣上眯了眯眼,示意徐简继续说下去。 徐简整理了下思路。 先前只有李浚的说辞指向了晋王,其余的份量还不够。 可现在,证据已经多了。 “有一个伺候过晋王生母章选侍的内侍姓劳,外号小耗子,认了先帝爷的阮贵人跟前的童公公为表舅。 章选侍临终前想点几道菜,小耗子求去了御膳房,看得出来对章选侍尽心尽力。 童公公对小耗子很关照,小耗子调到晋王身边没几年后就出宫了,因为董妃娘娘对晋王过度掌控。 董妃娘娘的死因存疑,极有可能与定王殿下死于同一种毒,猜测其中缘由是晋王为章选侍报仇,董妃娘娘身边有岭南人,她毒杀了章选侍。 通过单大人的调查,孙公公去的那宅子的真正的主人姓劳,应就是那小耗子。 以他对童公公的感情,在外行走自称姓童,也说得通。 昨日,汪狗子借口头七上香去过一趟永济宫,臣想应该是大殿下无意中说漏了嘴。 倘若晋王爷知道大殿下已经回想起了定国寺那夜的事,知道圣上您已经深查下去了,那他突然对永济宫那位下毒手,倒也算事出有因。” 曹公公颔首。 这事上他与辅国公是一个想法。 抓几个太监出来,纯属事倍功半。 要么跟王六年一样不好撬开嘴,要么像冯尝、吐出来的都是边角料,不能说没用,就是费力气。 还有一种就是一问三不知,看着就糟心。 不如留着钓鱼。 钓着钓着,这不是一只大王八渐渐就露出水面了吗? 圣上的脸色更沉了几分。 如果说,原本对晋王的怀疑有三分,此刻自然便有了八分。 “你说的这些,朕信,”他道,“可这些都是陈年旧事,章选侍也好、董妃娘娘也罢,都是逝去多年的人了,怎么能得一个定论? 朕能给定王之死一个明确的说法,那是其中有王六年。 现如今,谁能来认下董妃娘娘的死因?” 徐简看着圣上,道:“那日去永济宫,那位殿下与臣提过,易地而处,他疯起来杀了就杀了,而圣上您与他不同,您要师出有名。这无疑是您的优点,但臣以为,眼下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让您把晋王的底查仔细了。” “他都直接冲三哥下手了,的确紧迫,”圣上道,“可朕还有一事不明,他都豁出去了,为何不干脆来杀朕?他有这个能耐,从前为何不对朕下手?” 徐简答得很直白:“他杀您没有用,他想杀的人太多了。 您一登基就册立了太子,您若出事,继位的是大殿下,殿下彼时年幼,但辅政大臣不缺。 且不说平亲王爷,文有前几年作古的周老太傅,武有臣的祖父,以及老镇南公,宫内又有皇太后主持,晋王爷想越过所有人走摄政的路子大抵走不通。 说到底,他其实有一点跟圣上您一样,哪怕是夺位,他也尽量想走一个‘师出有名’的路子。 原先想从先帝爷手中接过圣旨,后来潜伏下来徐徐图之。 名不正言不顺的逼宫,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可眼下,臣觉得他的想法恐怕有些变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