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燕辞归 > 分卷阅读66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662(1 / 1)

后与圣上的分歧。 李邵是被设计的,他没有禀明圣上就假借圣意、贸然行事,但屠镇的不是他,混乱之中百姓伤亡也不能全盖在他头上。 “圣上,”皇太后语重心长,“事情已经这样了,难道要仵作们一人一人查,查那一地的遗体是死在乱贼手上,还是死在李邵剑下吗? 哀家心痛的是,每一次都如此。 当年他偷跑出裕门,他是年轻不懂事。 陈米胡同乌烟瘴气,他是被人带坏了,又中了别人算计。 现在吉安那样,对,他是着了李渡的道,宁安没劝住他,御林和那报信的都没劝住他。 以后呢? 圣上还要给李邵几次机会? 他何时能不再被人一算一个准?圣上能替他保证吗?” 圣上语塞,眉宇间全是悲痛。 良久,他哽咽着道:“母后,朕明白您的意思,朕只是想着,当年出事时、他母后遇难时,他才四岁……” 泪水从皇太后的眼中落下,她抬起左手抹了抹,右手牢牢握着林云嫣的手。 一字一字地,她颤着声音,道:“可失去母亲时,云嫣才一岁!” 那么小。 不知生和死,只会哭与笑。 第483章 天家无亲情(两更合一求月票) 静心堂。 李嵘坐在窗边,一声不响,看不出究竟在想什么。 一个时辰前,曹公公来请的人。 李嵘不晓得他与母妃说了什么,只看到母妃惊慌失措,立刻就随曹公公走了。 隐隐约约的,李嵘察觉到事情不太妙。 莫非父王出事了? 李嵘不敢断言,但他觉得,能让母妃那么慌乱的,十之八九与母妃有关。 待听见外头动静,李嵘忙起身从偏殿走出去。 “母妃。”他唤了一声。 晋王妃抬眸看向他,有一瞬的恍惚,而后整个人如释重负一般、身子软了下去。 嬷嬷眼疾手快,赶忙搀扶住了她,两人才没有一道摔坐在地上。 李嵘帮着嬷嬷将力竭的晋王妃扶到屋里,又倒了一盏茶递过去:“您怎么了?” 晋王妃一口饮了,面对儿子,她渐渐平复下来。 “嵘儿,”她握住了李嵘的手,尽量放平语气,“你父王殁了。” 李嵘愣住了。 饶是猜想到了事情不妙,但亲耳听母妃这般说,李嵘连呼吸都紧了。 “怎么会……”李嵘喃喃,“母妃见到父王了?父王当真、当真殁了?” “刚才就是随曹公公去认了认,”晋王妃道,“我亲眼看过了,的确是你父王。” 李嵘的眼睛瞬间红了:“我能去见见父王吗?我是说,不管他做过什么,他都是我的父亲,做儿子的想给父亲磕个头。” “我晓得、我晓得你,”晋王妃轻轻拍着李嵘的背,“这事还得听皇太后的意思,但娘娘素来宽厚,你只是磕个头……” 是啊。 只是磕个头,再不用有别的事了。 其实,在听说李渡死了的时候,晋王妃长松了一口气。 她是庆幸的。 李渡在外头不见踪影一日,她提心吊胆一日。 现在死了,就再不会连累她,连累她的娘家人了。 最重要的是,不会连累嵘儿了。 都说知子莫若母,但晋王妃不敢说自己看穿了儿子。 大部分时候,她觉得嵘儿乖顺,可她也做过噩梦,梦里嵘儿受李渡指使行事,惹来祸端。 大半夜的,从梦中惊醒过来,晋王妃记住了她狂乱无序的心跳,记住了浑身淋漓的大汗,她太怕了。 终于、终于让她等到了李渡死的这一日。 不管嵘儿内心里到底怎么想,与李渡是否有联系,那已经是个死人了,嵘儿就再不用做什么了。 仅仅是去磕个头。 晋王妃都想给李渡磕个头。 总算是桥归桥、路归路了。 庆幸的情绪满溢,悬着的心落下来了,晋王妃没有忍住,抱着李嵘嚎啕大哭。 这是“死而复生”、是“劫后余生”。 “嵘儿,”晋王妃一边哭、一边与李嵘道,“你父王殁了,与他相关的案子便能一件件了结。 等事情办完,我们就能出宫回去了。 先回你外祖家住些时日,之后我们搬出来,我们母子安安静静过日子。” 李嵘不住安慰母妃:“都听您的安排,您放心,还有我陪着您。” 晋王妃泪眼婆娑,却是没有看清楚,李嵘眼中神色复杂极了。 等晋王妃发泄了心中情绪,李嵘才又问道:“父王是怎么死的?” 晋王妃摇了摇头:“曹公公没有细说,我也就没有问。” 李嵘不再多言。 只不过,这种事情哪里可能瞒得住? 不过一日,各处都有了些传言,且越传越是丰富。 林云嫣也听了一些,真真假假,混在一起,也有不少夸大其词。 想来也是,如此天赐良机,没人会放过。 金銮殿上有正直的御史大声斥骂,也有各怀心思的臣子借题发挥。 大殿下是不是被算计的,那很重要吗? 重要的是,借着这次机会,彻彻底底让李邵失去继位的可能。 尤其是柳、顾两家,原就是“反李邵”的急先锋,这下子更是丝毫不藏不装,与一派的官员彼此配合,不止要定李邵假借圣意的错,还要定他滥杀无辜的罪。 反正,吉安镇就是死了这么多人。 底下官府照着名册分出来真假百姓,亦可以黑着脸、捂着胸口骂回去。 “圣上还要护着大殿下吗?” “当年私出裕门就替大殿下瞒下了,回京的辅国公不敢说真话,裕门那么多将士也不敢说真话,今时今日,这份名册难道就是真的了?” “若非郡主及时向安逸伯求援,现在的吉安又是什么状况?” 唇枪舌剑,你来我往。 李邵都没有听到,他还是病倒了。 秋雨凉,他先是为着杀了李渡而热血沸腾,很快又知道杀了个假的而愤怒不已,一身湿漉漉回到京中,大起大落没有抗住,沐浴完还没吃几口饭菜,就先哇哇吐了一地黄水。 太医赶紧来了,诊脉开药,让人先养着。 圣上没让挪回毓庆宫,依旧留在他这里偏殿,就近照看着。 当然,让圣上心焦的也不是李邵的病。 太医说了,就是受寒又劳累,没有大事,养一阵就好了。 圣上操心的是后续事情。 皇太后说的话,朝臣们说的话,全在他的脑海里来回反复。 下朝后,圣上又去看望李邵。 李邵昏昏睡着。 郭公公道:“半个时辰前醒过一回,喝了药,才又睡下。” 圣上坐了一刻钟,才又走出去。 曹公公上前来,道:“圣上,皇太后准了李嵘殿下去拜别李渡。” 圣上哑声道:“知道了,应当的。” 李渡的尸体被安置在碧华宫,也就是从前他的生母章选侍住过的宫室。 这也是皇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