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燕辞归 > 分卷阅读68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684(1 / 1)

段之淮与父母双亲,还有段之羽一道正在客栈歇脚,热菜热饭饱了肚子。 两厢行礼问候。 段氏书香,段之淮这一房不算鼎盛,但族中气度都在。 五官生的具是温和仁厚模样,叫人心生好感。 林珣一看就放了心。 相由心生。 陈氏原就不怎么担心,段氏族中规矩多,她听老夫人说过不少,其中一些细细碎碎地,要她来说还有些不近人情,但这样的人家里、除非生了个坏胚子,要不然都歪不到哪里去。 再者,段之淮的教养摆在这里。 待段之淮彼此介绍一番,林珣才道:“外祖家亲人进京,又有长辈同行,原本我那大哥也要一道来迎,只是他今日当值,不好离了衙门,只能夜里接风时同老太爷敬酒赔礼了。” 陈氏亦笑着问:“说起来,怎得没见到老太爷?” 段之淮的祖父也来了。 他是小段氏的族弟,年纪差了两三岁,从前关系也还不错。 隔房的两个姐姐先后嫁入京中,一位早早病故,一位继之,虽是常年都有书信往来,但始终没有机会再踏江南故土。 几十年里,族里进京拜访的也都是晚辈,说几句家乡话,但始终不及幼时就认得的。 因此,老太爷这次说什么也要一起来。 坐船比马车轻松,趁着他的身子骨还吃得消,看看京城、也看看族姐。 若无意外,这恐怕是他们最后一面了,亦是族姐最后一次见“认得的”亲人。 “祖父有些疲乏,在客房小睡。”段之淮道。 等老太爷缓过来后,一行人回京城去。 陈氏坐在马车上,笑着与段之淮的母亲道:“郡主与国公爷离京有小两月了,这次遇不上,不过他们说了想去江南转转,到时候还要劳烦族里。” “哪里能是劳烦?都是自家人。不瞒你说,族中长老们多盼着能与亲人们见着面,一大家子人,有出去做官就在那儿扎根的,有远嫁了的,只靠书信晓得状况。山高路远,见面不易,能有机会回江南看看、说说家常,多好啊!这次晓得我们老太爷进京,与你们老夫人相熟的长辈都羡慕极了,若不是各有各的状况、身体也撑不住,也都想来。” 陈氏听得心里软乎乎的。 她听得出来,这不是什么场面话。 果然,信郡主的错不了,往段氏族中选人、选段之淮,很靠得住。 唯一让她不舍的,还是远嫁。 可这些都能商量的,段之淮之后还要来京中念书,或许还要考官,远与近,谁能说得准。 说不定会和云静一样,丈夫留作京官了呢? 说起来,二嫂苦了这么多年,只云静一个心肝为盼头,留在京中,也彼此多个照顾体贴。 一旬之前,云静诊出身孕来,可把二嫂激动坏了。 “我连吃饭都热络得能多吃半碗!” 二嫂就是这么说的,逗得老夫人哈哈大笑。 进京时华灯初上。 诚意伯府大门打开,迎接远客。 小段氏和老太爷姐弟两人握住了手,眼中含泪,一肚子话无从说起。 晚辈们劝说着,让他们保重身体,又说既是小住些时日,总能把心里话都说完,才算是都稳住了。 接风宴上,特特上了几道江南菜。 小段氏感慨道:“我早已经是京里口味了,但每年总有些时日特别想念江南味道,也请过几位江南厨子,吃着是那个味,却又总少点儿什么……” 少的就是乡情。 段之淮的母亲在看林云芳,越看越喜欢。 小姑娘大大方方,又不失乖巧,说起事情来脸上红彤彤的,着实可爱。 想来也是,这位嫁在京里的姑母养出来的姑娘,不会差的。 都说继母难当,族中当年选自家姑娘再入京,也是不想前头留下来的嫡长子出状况,更放心自家人。 而这位姑母没有让任何人失望。 继子、庶子、亲子,她各个用心仔细,一家老小和睦团结,这份答卷足见人品,见一府的人品。 没有一个搅事精。 这是最要紧的,无论家大家小,谁会喜欢搅事的呢? 陈氏低声说着:“云芳性情天真,前两年险些被心怀妒忌之人陷害污蔑,好在她姐姐护着、才没有叫人算计了去。如今又长了几岁,看着是比从前机灵多了,不会吃闷亏还不晓得如何替自己解释。” 说的段家太太心疼极了。 段家人进京,既是探亲访友,也是为了商议婚事。 两厢合意的事情,又是自家人,商量起来亦不复杂。 因着两地路远,前头章程只在京中操办好,只等秋日里在江南办婚事。 陈氏替侄女们操持了两回,这一次经验十足,风风火火。 末了,她还与林云芳道:“秋日好啊,秋高气爽,一路行船南下,我听说两边岸上可好看了。” 林云芳嘀咕道:“哪里好了,时间这么赶,我岂不是见不着我的小外甥出生了?” “秋日嫁过去、在那儿过了年,开春再随姑爷一道回京,陪姑爷备考,”陈氏算得明明白白,“我同陈桂都说好了,老实巷里留套风水好的给你们住。” 老实巷的房子紧俏得很,根本不愁租赁,还多的是人拐着弯想从荆东家他们手上买。 卖自然是不卖的,于是求房的恨不能高价把别人挤出去,自己占那恩科时三甲住的屋子,也被荆东家以租价不乱涨为由拒了。 生意做得规规矩矩,便少了许多非议。 今年又是科举年,年前就空出了不少房子、只等官府安排考生住下。 不久后,等揭了皇榜,又有一阵要热闹。 待一切结束,老实巷重新开始放开出租时,就留下一套来,里头刷一刷、布置好了,等来年小夫妻回京,正好可以住。 “住老实巷?”林云芳奇道,“不怕别人说闲话?” “怕什么?”陈氏道,“我们是信风水,又不是不交租金,不止人住在老实巷,我还要去寺里多拜拜、多求求,当长辈的不能替姑爷念书,也就求神拜佛能出点力了,是吧?” 林云芳被母亲说得一愣一愣的:“是吧……” 陈氏越说越高兴:“郡主前几日的信上说是已经启程往蜀地去了,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也不晓得秋日能不能赶回来送你去江南。” 林云芳直乐,道:“二姐给我们送信简单,我们给她送信,那是青天的青天,吃不准他们走到哪儿了,她怕是都不晓得京里有什么事情。” “那也无妨,”陈氏笑眯眯地,“不是说过年会回来吗?差不多赶上云静生产,等开了春,郡主一准向江南去接你们回京。” 总归是,要么送、要么接。 多好! 慈宁宫里,皇太后也在念叨林云嫣。 走了不过两月,信送回来不少,就像出行前说的那样,隔三差五就送,还编了号,就怕送来时会有疏漏。 皇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