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养个太子当外室 > 分卷阅读2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1(1 / 1)

么,还不是为这一大家子,成天四处奔波,又是落水,又是受伤,这身子还没养好,又要处理那么多生意上的事……” 说着说着,鸳鸯哭了起来,是心疼的。 素云在一旁也是连连抹泪。 她瞧姑娘穿一件淡青色素衫,脂粉未施,脸白得近乎透明,显然气血还没养回来,整个人太瘦了,显得病怏怏的。 姑娘何曾这样过? 曾经的姑娘那么耀眼夺目,让人挪不开眼睛,现在却成了这样。 不同二人的激动,颜青棠倒是很平静。 她弯腰在花圃里掐起一朵丁香,放在鼻尖嗅了嗅:“其实她说得没错,本就与她无关,这家业是我的,我多操劳操劳也是正常。” 鸳鸯不忿道:“那她别吃颜家的饭啊!姑娘经常不在家,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紧着那几院送,衣裳首饰也可着劲儿做,每个月还给那么多月钱。她倒好,不是嫌弃首饰花样不够新,就是说月钱不够用,总是要找账房多支银子。” 内宅账房是银屏所管,鸳鸯自然知道里面的一些事。 “你这嘴啊,就是管不住。钱姨娘是钱姨娘,她素来事多,但马姨娘和孙姨娘待我恭敬亲厚,不要一竿子打倒一船人。” 颜青棠失笑摇头,将指尖的丁香别在她头上。 “以后这话在我跟前说说也就算了,出去说了小心被罚。” 鸳鸯没防备姑娘会给她戴花,羞得就是一捂脑袋。 “奴婢以后不了。”又偎过去拉着颜青棠的袖子撒娇:“我就知道姑娘最疼我!” 这一番模样可把大家都逗笑了。 颜青棠也舒展了眉眼,道:“走,咱们去外面散散。” 这不是颜青棠第一次带丫鬟出门散心。 她从小不若普通女子,身边的丫鬟也随她经历过许多寻常丫鬟经历不到的事,一听说要出门,都是轻车熟路,去换了适合出门的衣裳,又去叫了两个护卫跟在后面。 从颜家大宅后门出来,便是东肠圩。 圩,指低洼地用来防水护田的堤岸,又指被圩围住的圩地。 古早以前盛泽镇不叫盛泽镇,而是叫青草滩,四周水泽繁茂,河湖众多,随着百姓们逐渐迁徙而来,人越聚越多,百姓们便根据地势修起一个个圩市。 及至后来盛泽越来越繁荣,这些围着水道而建的圩市,便被整合成了六大圩,分别是东肠圩、西肠圩、充字圩、大适圩、大饱圩和饭字圩。 这些圩场被十多条市河串联而成,城东有个不规则的湖,名曰东白漾,城西也有一湖,比东白漾大数十倍不止,连通着数条水道及运河,名曰西白漾,又名盛泽荡,盛泽镇的名字便由来而来。 不过东肠圩西肠圩这些名称,也是许久以前的叫法,现在的镇民更喜欢称之为城东城西城南城北。 颜家大宅便在东肠圩,临着东白漾,其中有一小片湖被圈进了颜家园子里,每到盛夏时,数里荷花鲜艳绽放,可谓景色优美至极。 沿着圩堤往前走一会儿,就是东大街,东大街和南大街隔河相望,之间连着数架石桥。 正值下午,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大多显得有些懒散,河面平静,河水清澈,时不时有乌篷小舟穿河而过。 “姑娘,我们去哪儿?” “再过一个月就是兰姐姐生辰,去银楼里挑件首饰做生辰礼。”颜青棠想了想道。 颜家不光做丝绸生意,还有成衣铺子、银楼、货行等,一般都会尽量开在一处,又叫颜氏商行。 东大街就有一家颜氏商行,不过这里也是分号,主号在苏州,那才是颜世川发迹之地。 临近地方,远远就看见人进人出络绎不绝,颜青棠带着两个丫鬟径自进了右翼的银楼。 进去时,颜青棠看见几个伙计围成一团,似乎发生了什么事。 守门的伙计见了她,忙要招呼:“少……” 颜青棠做了个手势,让他不要吵嚷。 这时,人群里一个老妇的声音蓦地响起。 “怎么?这马上你们颜家的少东家就是我谢家的儿媳妇了,以后你们颜家都是我们谢家的,我们来选两样首饰,你们左推右挡,光领着我们去看那些银的,难道我们是买不起金的人?” 第13章 ◎其实我还借了您的势◎ 这间银楼极大,里面是挑空的两层楼,因此从外往里看十分气派。 正对门脸和左右两侧各是一排半人高的货柜,货柜做得极为考究,侧面做着雕花,临边立着半尺来高、防止人随手乱动的木制细栏。 细栏里,台面用绒布铺就,其上放着一样样精致华美的首饰。 有金的,有银的,有宝石的,有素面的,分属不同的货柜。若有客人看中某样饰物,衣着整洁的伙计就会取出来,放在托盘里给客人看。 此时左面的柜台上却是一团糟,方才叫嚣的老妇从外表看去格外跋扈,身边站了个穿着枣红衫子的年轻妇人。 那妇人也同样瞪着几个伙计,不过能看出有点色厉内荏的架势。 颜青棠不禁皱起眉。 “少东家。”伙计走上来低声道。 颜青棠没有说话,从旁边的楼梯上了二楼。 伙计见此,忙给人群里的掌柜打手势。 掌柜顺着伙计手势看去,身子一僵,忙轻拍一个伙计的肩背,示意他支应着,而他则急匆匆上了二楼。 “怎么回事?”进了常用的一间雅室后,颜青棠坐下来问道。 掌柜抹着汗,将事情大致说了说。 原来事情还要从城西颜家布行说起。 既然是做生意,没道理只赚有钱人的银子,不赚普通人的银子,因此颜家的丝绸行和布行都是择地而开。 就譬如东大街和南大街的铺子就高档一些,会卖一些昂贵的丝绸布匹,而城西那种平民扎堆的地方,则都是卖一些相对物美价廉的布。 起初是金阿花和儿媳杨氏,去颜家布行里买了两匹布,掌柜见所选布料不是什么贵东西,再加上少东家要成亲的事,所有人都知道,哪有亲家来店里买布收人银钱的,没得说他不懂事,于是掌柜就没有收银子。 万万没想到他本是体面之举,却让金阿花和杨氏至此尝到了甜头。 这两人也不傻,没有逮着一家店薅羊毛,而是转战颜家其他店铺。 开始是布行,接着是丝绸行,甚至连颜家的杂货行,都没逃过两人的毒手。 各店掌柜都是同样的心思,开始自然也没发觉谢家人的行径,还是杂活行的掌柜和人抱怨起来,说谢家人也太不讲究了,虽说每次来拿的都是些油盐酱醋,加起来也没多少银子,但天天来也不是事。 如此,各家掌柜才串联起来,这才知道谢家人不止去一家铺子‘买’了东西不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