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养个太子当外室 > 分卷阅读20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00(1 / 1)

荐几名年轻官员来,老夫倾囊相授,绝不藏私?” 听到这话,这位章大人不说话了,半天支吾了一句。 “你乃工部,我乃礼部官员,如何能越过一部之隔,为你推荐官员?” “看,说来说去,还是年轻官员都不愿意到工部来治河,都知道水利是个苦差事,都知俸禄拿不了多少,但靴子要磨破无数双。” 洪云升面上微微含着嘲讽。 “臣这一生磨破的鞋,可以堆满十多间大屋,也因治河,常年病痛缠身。当然臣并非为自己居功,不过是想说既然年轻官员好高骛远,洁身自好不愿做苦差事,那不如让愿意做的来做。” 最后这句,他是对着乾武帝所言,也表明了他的意见。 都说十年寒窗,一朝飞跃龙门,越过龙门的人自诩从今往后再是不凡,自然要挑肥缺、清贵的缺,而不愿去挑那些没油水又辛苦的缺。 可对于常人来说,能做官,已是祖坟冒青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但凡能有一丝做官的机会,谁不是汲汲营营? 可经义策论八股文,拦下了多少人? 真若朝廷开科取士,不考四书五经,不考八股策问,只考专科时务,大概有无数人前赴后继。 就如洪云升这般人,早年因家境因学问考不上科举,却又精通河务,谁又敢说这偌大的大梁,这四万万人口里,就没有这般困于非正途出身的人才? 王郎中站出来又道:“臣之意与洪大人相同,并非精通经义不可,而是光通经义,却连算数都不会,来到户部真是毫无用处。” “当年大唐王朝摒弃门第之别,废除门阀权贵士族垄断,广纳天下寒士为才,也并非只设进士一科,主要分了六科,其中明算一科是为算科,臣所言的商科,不过是将算科包含在内罢了。” 这一番话,鄙视之意明显,竟嘲讽天下文人竟连算数都不懂。 “是谁与你说,精通经义却不通算数?!!”一位老大人涨红着脸怒道,旁边的人拉都拉不住。 王郎中叹了一声,道:“诸位大人,此乃朝堂,并非辩场,你我在此吵,大概吵上一年也不会出结果。不如这样,在三司六部五寺中广招精通算学的官员,再从民间招来精通算学的平民,双方比试一场,若朝堂官员赢,此后本官再不提增设特科之事,若普通百姓赢,则诸位大人再不阻拦增设特科?” 这—— 众官迟疑。 王郎中再下一计狠药。 “看来诸位大人也心知肚明朝廷科举的弊端及种种不足之处,可偌大朝廷,衮衮诸公,竟无一人向陛下提及此事,你们到底是何居心?还有脸说是为江山社稷,为黎民百姓?” 高阔威严的大殿,这一声宛如炸雷,久久盘旋于梁柱之间,竟让人震耳发聩,一时之间,竟再无人出言。 这时,高居在龙椅上的乾武帝出声了。 “既无人反对,那么就照着王郎中法子办,此事由……” 他目光在下方巡睃,本是落在太子身上,哪知纪景行竟对着亲爹眨了眨眼,于是乾武帝又将目光落到端王身上。 “那就由端王负责吧。端王乃皇室宗亲,非士子出身,也非平民,正好不偏不倚,也免得是时你们又说不公。” 这时,纪景行又站出来说:“那父皇,儿臣请求赐婚之事?” “你娶太子妃,乃皇族家务,拿到朝堂上来说,本就占了商讨政务的地方,如今诸位大臣都在为朝廷殚精竭虑,你倒好,又提娶妃之事。” 纪景行无辜道:“这不是历朝规矩?儿臣也不想让私事干扰政务,可……” “行了,你闭嘴,退朝之后来找朕。” 纪景行大喜,忙躬身道:“谢父皇。” 乾武帝站了起来。 “事情就这么定了,退朝吧。” 负责朝仪的太监,高声呼道:“退朝——” 纪景行忙跟了上去。 这一串事情发生得极快,根本不给人时间反应,那父子俩已经走了。 一众大臣愣在原地站了半响,之后才做鸟兽散状。 早朝虽散了,人心却是沸腾。 随着百官出了宫门,顷刻这件事被传遍了三司六部五寺等众多府部衙门。相对比,陛下为太子赐婚这事,似乎就显得那么不起眼。 纪景行准备也是齐全,前脚拿到圣旨,后脚就带着宣旨太监去了西苑。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长子太子纪祚人品贵重,文武兼备、天资粹美……今兹闻苏州盛泽颜氏有女名曰青棠,待字闺中,知书识礼、聪慧敏捷、品貌端庄,秉性端淑……特赐于太子为正妃。一切仪礼,交由礼部与钦天监共同操办,择吉日大婚。钦此!” “谢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呼声中,众人皆是三跪九叩,为首的颜青棠宛如木头人也似,行完了整个礼。 直到纪景行将她拉起,并顺手拿过宣旨太监手中的圣旨,置于她手中。 “这就成了?” 颜青棠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纪景行拉着她往殿里行去,一路上并将今□□堂上发生的事告知于她。 “这王庚真是个人才,平时看着默不作声,却以一敌百,毫不怯场,将那些官员驳斥得俱是面红耳赤,恨不得出娘胎时再多生几张口。也是洪大人,我倒没想到今天他会突然帮腔,若非有他的神来之笔,今日之事恐怕没这么简单能做成。” 起初纪景行的打算是,他提赐婚,再找个人出来搅浑水,于是他让人找了寒门出身的王庚,正好此人也是户部官员,双管齐下。 洪云升完全属于不请自来。 此人太有重量了,洪云升虽并非科举出身,却屡建奇功,且不眷恋名利,一直外放在地方,屡次力挽狂澜,在社稷上民生上,都有大功。 他没有坐上九卿阁臣之位,那是因为他醉心于水利,于官场名利并无兴趣。若不然,坐上一部之首并入阁,对他而言是轻而易举之事。 恰恰就是他这般超然物外,在朝堂上乃至官员里很有威望,旁人会为了一己之私为了背后利益,而说出言不由衷之言,但他不会。 所以当他出声时,几乎无人敢出声辩驳。 偏偏他又以水利为例,佐证了王庚所说的户部之困,而王庚最后那句‘衮衮诸公,是何居心?’,也是惊雷之言。 当然,也少不了王庚所提出的比试之法。 此事是之前由纪景行安排,用来做釜底抽薪之法,就是为了要佐证专科取专士,势在必行。 如今却因为这计惊雷实在太大,竟把那群官员炸晕了,两件事就这么完成了。 “那你准备去哪寻人与他们挑出的官员比试?你可别小瞧了天下人,民间不可能没有人才,朝堂也并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