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养个太子当外室 > 分卷阅读20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06(1 / 1)

那些只会做生意打算盘的初级路子。 “太子妃?就是组建苏州税司那位?” 对于这位,也许京里的人还不太了解,但对于出自江南及沿海一带的官吏,无不是久仰其名。 尤其,当下世俗偏科严重,人们为了考科举,大多都去钻研四书五经经史子集,会去学算学的人寥寥无几。 但也不是没有,就是夹在官与民之间的吏。 吏由于无法升迁,却又常年与基层各项事务打交道,赋税多少需要他们来计算,田地面积需要他们去测量,修路搭桥修建河堤需要用多少土方多少人,也需要他们来计算,他们可以说是当下最精通算学的那批人。 这次朝廷发下皇榜,最激动的不是平头百姓,反而是他们这批人。 谁想祖祖辈辈都去当那地位低下的吏,难道他们就不想做官? 可吏这一类,要么被归类为优娼皂隶,不得参与科举,要么就是本身考不上科举,才去当吏。 如果朝廷真增设特科,不用去考八股策论,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条通天大道。 因此皇榜一发下,在吏这个圈子里直接轰动了,无数人动了心思,找人顶替了自己的差缺,奔赴上京前来参与。 眼下通过复试近一百人中,有近七成都是各地来的小吏,其中不乏从江南沿海一带过来的。 别处的消息不灵通,他们可太清楚这位颜家当家,颜氏商行女东家的能量了。 想当初,苏州设立海市、税司,并改革税法,之后又蔓延至浙江、福建,让多少当地官员寝食难安? 别人不清楚,他们这些常年在官衙做事的吏太清楚不过。 “既然你们都知晓,那就好好努力吧,说不定能进那税司呢?如今正值朝廷之大变革,你们也是其中推动的一员,多的也就不说了,半个月后见分晓吧。” 自此,本来许多人都是日常作息,到点了熄灯就睡,现在经常是挑灯夜战。 以前有些题不会解,那就不会解吧,如今则是三三两两凑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开解思路。 可以说,氛围极好。 期间,颜青棠私下来看过两趟,回去后跟纪景行提了一件事。 “我倒觉得可以建一个学府,专教人算学,待学成后即可派往各地税司,这样就不会缺人用了,也免得临时从当地招募账房,还要专人教过后才能用。” 如今只有苏州、宁波、福州这三地设了税司,那是为了紧跟上海上贸易,广州税司正在设中,还有其他地方,都在拟定设立税司。 可当下最大的问题不是别的,而是严重的人手不足,以至于不得不搁置进程。 此时倒给了颜青棠一个新想法,毕竟老师都是现成的。 这个想法,纪景行很支持。 “此事我来安排人做。” “若是以你的名义不好做,就以我的名义或颜家的名义,我来出银子,也免得你找朝廷拨银,又要经历几场打仗扯皮,还不一定能拨下来,说不定还会被搅黄。” 纪景行感觉到深深的鄙夷,但也不得不承认以朝廷做事的流程来说,这种可能性极大。 好吧,不是可能性极大,是一定会扯皮。 “那就用你的银子先把学府建起来,待找到机会,我给你弄个官学的名头。” 颜青棠不置可否。 按下不提,时间很快就到了半个月后。 在经过最终场的测试,决出了前十名。 这十人年纪不一,年纪最大的有五十多岁,最小的也有三十多岁。其中有七人都是吏出身,只有三人是由于家学渊源,或是本身有兴趣,对算学有所钻研。 自此,再一次让颜青棠感受到当下读书人偏科有多严重。 “再过几天就是五月初八,明天是端午,你们好好休息几天,以待比试来临。未被选上的也不要灰心,会对你们另有安置,待比试结束后再说。” 颜青棠还是来去匆匆,露了一面就离开了。 无他,这两天她很忙,毕竟端午节来临,宫里的事也不少,虽这些事不用她来做,但她要陪着皇后。 另一边,文官们那也确定了最终人选。 不多不少,也是十人。 还多出一人正是那钦天监的秋官灵台郎俞怿。 对于从民间招来的那些人的动向,官员们这里还是一直盯着的,包括他们弄出的那个什么初试复试,他们也专门派人去刺探过。 两份试题他们甚至手抄出了一份,不可谓不神通广大。 见对方弄个庄子,专门用来供给那些人学习算学,这边倒也想弄一个,无奈总共就挑出了二十多个精通算学的官员。 说精通绝对算不上,只能说是能凑数,水平参差不齐,与对面相比极为可怜,因此才会有人找上钦天监。 在见识过这位从钦天监来的秋官灵台郎,以极快地、让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做完那两份试题后,众官员大喜,将所有的宝都压在了他的身上。 因此,虽然他性格怪异,叫他来时不来,不叫他来时他来了,还脾气怪异,动不动就不理人,大家也还是很谦让他。 “你们现在临时抱佛脚也晚了,做这种算学的题,必须是常年累月重复计算,才能做到我这个速度。你们也不用白费力气了,反正都是凑数的。”俞怿道。 其他人黑脸的黑脸,红脸的红脸,都被气得不轻。 可再气又怎样,他们已经是矮子里拔高个,其中有好几个都是户部的官员。年纪也不小了,反正都比俞怿大。 脱离了平时用趁手的吏员,这些高居官位的大人们才知晓,他们似乎什么也不会。而算学也不仅仅是只会算账,还有那么多绕脑筋的问题。 “你们不走我先走了,我还要赶回家吃我娘包的粽子呢。” 说完,这位秋官灵台郎就甩甩衣袖走了,留下一众脸色乍青乍白的大人们。 “各位也就别生气了,如今成败都在他一人身上,上面可是发过话,有气也得给憋着,总之一切都等比试结束了再说。”有人劝道。 “当初就不该答应什么比试,那王庚也是狡猾,我等官身还与那些贩夫走卒皂隶出身的去比试,成何体统?!” 这位发脾气的大人,并没有人理会他。他们倒也不想比,关键是没给他们反驳的机会,事情就定下了。 而朝堂之上,衮衮诸公,话都扔到脸上了,难道让他们当众承认自己不如人? 不可能!那可是事关名誉! 且本身一开始他们也没觉得不如人,还是在监视对手种种行举后,看看人家,再对比对比自己,这寻得一堆歪瓜裂枣,众人才意识到事态严峻。 “本官这就回去写本,弹劾那颜氏女,身为太子妃之身,竟妄图插手朝堂之事,她想做什么?想牝鸡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