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鲜卑的贵族们只会觉得,这位新任的汉将是本宫同崔司徒争权的结果。” 辛垣的脑子转得飞快。檀邀雨的意思很明显,陛下想要削权,却依旧需要鲜卑贵族们的支持。所以这个恶人便由檀邀雨来当。陛下此时提拔一个汉人的武将,在外人看来最多便是宠信天女的结果。 檀邀雨会被骂女色误国,而陛下却得到了实际的好处。 辛垣忐忑地询问,“所以今日……是陛下让您来寻臣?” 檀邀雨毫无迟疑地点头道:“却是如此。 若本宫是陛下的盾,辛家便要成为本宫手中的刀。” 辛垣疑惑,“为何是辛家?若要提拔一位汉臣的武将,从前武将的世家虽所剩无几,却也还是有几位出众的后辈的。” 檀邀雨当然不会说因为辛家容易掌控。她淡淡答道:“陛下以为辛家最为合适。辛司空虽执掌营造,可您的长子却曾随军出征过,且他的妻室出自鲜卑,这比一个完全汉人出身的武将更容易让贵族们接受。” 檀邀雨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可辛垣却依旧满腹疑窦。 “辛司空不用急着给本宫答复,”檀邀雨起身,“您可静观几日。本宫相信,待你瞧见这名册上的人一个个消失,你自然会愿意成为本宫的刀,成为陛下的刃。” 见檀邀雨要走,辛垣一把抓起案桌上的竹简,“还请天女将此物带走!” 檀邀雨笑着摇头,“留给辛司空看吧。若实在不敢,那便烧掉。只是辛司空向来自保为上,应当知道这卷东西里的内容能救你多少条命。你放心,像这样的竹简,本宫处还有许多。不如本宫再附送一卷给司空大人做参详。” 嬴风闻言,又掏出一卷放在辛垣手里。辛垣战战兢兢地打开,里面竟然记载了自己两个小儿子在水利督造时贪墨的详细。每一笔都清清楚楚,像刀子一般捅在辛垣心口上! “天女娘娘……这……?”待辛垣从那竹简上抬起眼,想找檀邀雨询问时,书房内早就没了两人的踪影,就仿佛凭空消失了一般。 第七百七十八章 、后党 辛垣连番错愕之下,跌坐在地,手里捏着两卷竹简左右为难。不管檀邀雨今日说的话有几分真假,辛家都已经被推到了刀尖上。 若拒绝了檀邀雨,两个小儿子贪墨的事情必定会被严查,到时整个辛家不保。若是答应了檀邀雨,辛家便会成为鲜卑贵族的眼中钉肉中刺。 只是……若真能让长子担任武职,那便是北魏开国来的第一汉将。他辛家在汉臣中必是异军突起!后党这个称谓虽不好听,可若是有实打实的好处,谁又会在意这些? 况且按檀邀雨所说,辛家表面上是后党,底子里却是如假包换的天子亲信。无论如何都是死的话,哪怕是辛垣这种人,也愿意拼一拼! 想着日后他能与崔浩真正地平起平坐,辛垣竟觉得“后党”这个词也没那么刺耳了。 从辛府出来,檀邀雨不由自主地深吸了一口气,感觉空气中带着的寒意浸透五脏六腑,人也顿时精神了一些。 嬴风看出她的疲惫,心疼地安慰道:“事情进展得很顺利。这套说辞本就无懈可击,辛垣肯定会相信你是替拓跋焘来拉拢他。辛家这把刀无论如何都会为你劈出一条路的。” 檀邀雨点头,“这次真多亏了你的人,若不是嬴家找出这么多阴私,还真不好拿捏了这些贵族。接下来就看辛家什么时候妥协,还有他们在拓跋焘哪里有多少脸面了。” 嬴风见四周没人,便将邀雨揽入怀里,温言安抚道:“那竹简上的东西伱也瞧见了。北魏建朝后,鲜卑贵族究竟做了多少恶事?这些都不需要我们多仔细地打听,就能找出如此之多。虽说南朝那边的贪官污吏也不少,却也还不至于像他们一样视人命如草芥……光是祝寿就取百童之血沐浴这种事儿……” 其实不怪辛垣方才大惊失色,就连檀邀雨第一次读到那竹简上的内容时,也气得差点血脉逆流。 “这些事建宁王会为了宗室颜面拼命遮掩,叔允却不敢。竹简上的内容你寻人一点点透露给他吧。小心些,别让他察觉是我们在放消息。” 嬴风痞笑一声,“娘子瞧好儿吧!” 檀邀雨被他突如其来地一声“娘子”叫红了脸,无奈此人脚下溜走的功夫实在上乘,只能等下次得了机会再报复了。 此后几日,叔允只觉得乌云罩顶,诸事不顺。 他奉命调查太子死因,本想沿着小昭寺这条线索查出个幕后主使就好,谁想到一棍子捅了老鼠窝,贵族们的罪状竟越查越多。 在叔允连续找到三家贵族的罪证后,他开始止不住冒冷汗了!他不敢瞒报,也不敢公开,只得躲着建宁王,露夜入宫请示拓跋焘,是否真的还要再查下去。 拓跋焘看到那些铁证如山的罪状后,气得直接下令,将三家贵族的家全都抄了!然而这才只是太子案的一角。即便拓跋焘现在已经确信太子是冤枉的,可面对这案子他却犹豫了,不知到底该不该查下去…… 贵族行事如此荒诞,竟没有一家经得住推敲。若是再查,找到真凶之前,恐怕所有鲜卑贵族都要被定罪了。届时还何谈朝堂安稳? 拓跋焘只觉得心烦意乱,朝会上下旨狠狠处置了三家贵族后,下朝直接就去了云台观。 见了檀邀雨的瞬间,拓跋焘的心才觉得安稳了几分。像是飘无所依的人终于看见了浮岛,明知不是终点,却依旧觉得寻到了一丝希望。 邀雨并没有急于开口询问案情。这几日平城内鬼哭狼嚎,光是押出去斩首的人都近百人,可见拓跋焘盛怒。 拓跋焘见她不开口,猜测她是在刻意避嫌。她总是将尺度把握得很好。只要他不开口,邀雨便不会多言,但每当他开口,邀雨也会愿意助他。 因为邀雨是他此时唯一希望能与他并肩的女子。 “朕怕是无法还太子个公道了。也无法将诬陷你的人找出来……”拓跋焘的声音里透着无力。在来这里之前,他就已经决定,让叔允停止查案了。 檀邀雨并不意外,边为拓跋焘斟茶边道,“至少在陛下心里,太子已经昭雪。本宫相信对景穆太子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事儿。” 邀雨的一句话,顿时让拓跋焘红了眼眶,“是朕对不起你们。朕为了让这朝堂稳定,不得不委屈了你们。” 邀雨将茶递给拓跋焘,轻声道:“陛下若真想朝堂稳固,就该继续查下去。只是……查而不表。将查到的东西打还给各家,一是给他们敲个警钟,让他们知道您并不是不知情。二是给他们个机会,若是有能补救的,让他们自行补救。总好过陛下一辈子被蒙在鼓里。” 拓跋焘接茶的手顿了顿,查而不表?的确,不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