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告诉贺重锦腹中孩子的事? 过了一会儿,江缨想通了,她做好心理准备,决定告诉贺重锦:“夫君,那晚我从宫宴回到江府,最开始的一月并没有什么变化,直到前段日子爱吃酸食,呕吐不止.......其实是害喜。” 身旁一片沉默,江缨抬头看去,贺重锦疲惫地睡着了,看得出来他很累,呼吸变得沉重,不再均匀。 不得不说,白日里无论是什么人,是何身份,夜间都会卸下所有,沉入夜里的静谧。 看来今日是没机会告诉贺重锦了。 如果他知道了,会是什么样的表情?是喜是怒?是凶是吉? 不过,大概率会勃然大怒吧,毕竟她要怀着孩子嫁进赵家去做私生子,甚至还合计着打掉。 唉,认了亲爹后,这孩子就变得格外金贵起来。 * 第二日,侍女提醒贺重锦该去早朝了。 他自己穿戴整齐,临出门时看向塌上熟睡的女子,江缨睡得正香,只是姿势不太对,她整个人趴在那里,头却又侧着,两条纤细的腿一直一弯,导致呼吸时频频打鼾声。 贺重锦嘴角不自觉扬起一抹弧度,黑靴踩在地面发出轻微的声响,他将江缨的奇怪睡姿调整过来后,轻轻盖上被子。 他想,如果江缨醒来后发现昨晚睡成这样,或许会放在心里很久,不能被她知道。 “江娘子没醒的时候,别靠近房间,府外备一辆马车,方便她出行。” 侍女行了一礼:“是,大人,对了,以往大人在外处理公务,不用午膳,晌午只需备江娘子的一双碗筷,还是......” 贺重锦想了片刻,道: “两双碗筷,我尽量日日回来,你告知刘管事,成亲之事选在吉日,不要草草了事。” “奴婢知道了。”侍女忍不住夸赞,“大人对江娘子真上心啊,奴婢还以为大人只关心朝政之事,对男女情爱一窍不通。” 贺重锦没再说下去,径直出了房间。 他的确一窍不通。 自从成为人人口中的权臣贺大人,贺重锦为太后排除异己,肃清朝堂,扶持少年登基的皇帝,除了朝中事,其余的不曾有过他想。 他无父无母,无人教他礼仪,除了太后,也无人操心他的终身大事,他更不懂身为女子的夫君,怎样做才能合女子的心意。 前往皇宫的马车上,文钊看出贺重锦有心事,于是问道:“大人在想什么,不是已经找到江娘子了?” 贺重锦问:“文钊,你觉得缨缨如何?” 这还是贺重锦第一次问文钊关于命令以外的问题。 文钊整理了一番话语道:“回大人,江娘子饱读诗书,多才又多艺,不像属下,大字不识几个,只会武功。” “那你觉得,我如何?” 第11章 早朝(修) 文钊一惊,连忙道:“大人位高权重,是群臣表率,在属下心里自然是好。” 此刻文钊的内心:贺大人怎么像个女子一样?变相地想听旁人夸赞自己? 贺重锦自知对男女情爱一窍不通。 以前,他虽然扎身朝政,但外界的声音多了,或多或少落入他的耳朵里。 有人说过贺重锦,为人冷酷,独来独往不近女色,也有人说,贺重锦雷厉风行,若是娶妻,那女子可就遭了殃,日日哭夜夜哭,却又不敢和离。 但昨晚睡前,贺重锦认真思考过这件事,他不近女色,是因为小皇帝刘裕刚刚登基,权力不稳,所以贺重锦在朝中全心全力帮助太后母子集中权柄,坐稳江山。 朝堂之中尔虞我诈,各方势力暗潮汹涌,防不胜防,他算人心,设计布局,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女子。 至于他娶的妻会哭,昨晚,江缨没有哭过吧? 今早贺重锦起的早,天刚蒙蒙亮时,偷偷去看她,发现江缨的脸上并没有泪痕,她睡得很香,翻身时一拳砸在了他的胸肺上。 她应该......不会哭吧。 “文钊,你之前出身市井,能否告诉我一些关于男女相恋的事。”贺重锦道,“我之前没与女子接触过,想学一学该如何待她。” 皇宫,登极殿上。 小皇帝刘裕坐在龙椅上,面对文武百官,下意识挺直身子,隔着金色珠帘,香炉中檀香萦绕,太后正襟危坐,年过三十依旧保养得当,面容姣好。 一名朝臣从中走出来,拱手朝御前行了一礼:“陛下,太后娘娘,贺大人迟迟未来,不妨先议事?” 另一名朝臣道:“贺大人一向是早朝上第一个来得,如今来得晚了,定是有事耽搁了。” 这时,一向看不惯贺重锦的李侍郎,顺势见缝插针:“贺相府家中有喜事,只听闻君王不早朝,还是第一次见到宰相不早朝,想必贺大人正搂着娇妻,流连美色吧。” 茶杯的边缘刚到唇边就停了下来,太后第一次感到诧异:“喜事?” 刘裕道:“母后,贺大人何时要娶妻了?朕怎么不知?是昭阳郡主吗?” 赵纲的脸色难看了下来,他看了一眼最后面站着的江怀鼎,江怀鼎下意识低头,不叫别人注意到自己,心里上下打鼓。 如果不是事先有人知情,恐怕没有人想到,这朝中人人都想攀附的乘龙快婿,竟然落到了一个八品官员的头上。 恰巧,他们所交谈的人来到了殿上。 紫色圆领衣袍,官帽下是一张清隽的面庞,他一出现,朝中多少青年才俊都黯然失色了几分,只要站在那里便引人侧目。 “臣贺重锦,拜见陛下,太后娘娘,今日早朝来迟,还望赎罪。” 太后扬了扬手:“念及贺大人第一次来迟,哀家便不追究了。” “表......”察觉到叫错了称呼,刘裕轻轻咳了咳,纠正道,“贺、贺大人何时娶妻了,母后前些日子还在忧心贺大人的终身大事,是谁家的姑娘?” 不知情的百官看似恭敬,实则纷纷竖起耳朵。 汝南王就在殿中,如今谁人不知昭阳郡主有意要嫁贺重锦,而贺重锦在宫宴上拒了这门亲事。 大家无不想知道,哪位高官的女儿收服了贺重锦这个了不起的人物。 太后娘娘看向汝南王,见对方表情明显有些不悦,便猜到并非是昭阳郡主。 她道:“既不是昭阳郡主,那么便是在座哪位爱卿们的高门嫡女,掌上明珠了?” 这时,江淮鼎从朝臣之中的最后面走了出来,战战兢兢地行了一礼:“回,回太后娘娘,是微臣家中的独女,江缨。” 满朝文武议论纷纷。 贺重锦道:“陛下,太后娘娘,确是江大人家的嫡女,微臣已下了聘礼,日后择一个黄道吉日,江缨便是微臣的正妻。” 倘若不是今日提起此女,太后几乎快忘了江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