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板着一张小脸,转身就走。 到了正院,苏老太爷刚得了苏涣从阆州捎来的青核桃,叫大厨房剥了嫩嫩的青核桃拌,用胡瓜,木耳凉拌,最后滴上几滴芝麻油,清脆解渴,味道很好。 苏辙吃着不错,便要任乳娘给程氏与苏洵处送了些,在书房启蒙的苏轼原吃这青核桃吃的开心,可一听说东西是苏辙叫人送来的,再不肯吃,一边练字一边咽口水。 甚至于到了用晚饭的时候,苏轼见苏辙并未留在正院用饭,而是回来用晚饭,将菜一夹,就迈着小短腿回房了…… 苏辙等人看的是面面相觑。 苏洵昨夜就听程氏说起这两个小儿之间的闹剧,如今笑道:“看不出六郎脾气还挺大,也不知道随了谁。” 程氏无奈道:“反正不是随了我。” 苏洵瞧着苏轼那浑圆且倔强的背影越走越远,直道:“就随他去吧。” “这件事八郎没错,六郎虽有错,却也是小孩子心性,一心维护你,也不算有错。” “有些道理啊,等着他长大就知道了。” 寻常人家都是严父慈母。 可程家三房却是反了过来,严母慈父。 苏辙看着苏轼的背影,意识到这件事好像没那么简单。 用过晚饭,苏辙就坐在院子里木盆里洗澡。 说是洗澡,也可以说是玩水。 任乳娘先用澡豆给他洗一遍,再换了清水将他放在盆子里玩一会。 任乳娘虽不识字,但自有养育孩子的经验,用她的话来说,小孩子睡觉之前多在水里泡一泡,浑身通透,夜里自然睡得香。 任乳娘是个耐心的,还坐在一旁给苏辙说故事。 与其说是故事,不如说是乡间趣闻。 苏辙听的认真极了。 扫眼间,他见到春桃匆匆忙忙进了主间,没多久,程氏就与她一块出去了。 一直到苏辙睡觉之前,程氏都没回来。 苏辙频频朝外张望,嘴里更是呢喃道:“娘!” “娘!” 他好奇家中可是出了什么事。 “咱们八少爷可真是个孝顺的孩子!”任乳娘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道:“说是大夫人病了,病的还挺厉害的,吃不下饭,整个人瘦的不成人形,夫人所以过去看看。” “你先睡吧,夫人晚些时候就回来了。” 苏辙却无多少睡意。 今日上午他陪着苏老太爷一起下地种菜,把他累的够呛,中午足足睡了一个半时辰。 他瞅着苏轼屋子里还亮着灯,便迈着小短腿走了过去。 苏轼正坐在桌前背书,有模有样道:“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他的余光看到苏辙来了,并未停下,小身子傲娇一扭,背对苏辙,继续背诵道:“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 他一段《论语》还没背完,苏辙就已黏了上来。 上辈子的苏辙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虽有家人,但那些所谓的家人却将他当成皮球似的踢来踢去。 如今他很珍惜自己的亲人,更知道苏轼这个哥哥极喜欢他。 今儿一日下来,苏轼虽傲娇得很,但程氏却说苏轼饭量不比从前,连从前的一半都比不上,可见也是伤心难受的。 他决定不与这个只有四岁的小犟种一般见识。 苏轼甩开苏辙的短胖短胖的胳膊,板着小脸道:“苏辙,你要做什么?” 这是他第一次对苏辙直呼其名。 苏辙觉得有点想笑,忍不住黏的他更紧了些:“六哥,你生气啦?” 苏轼神色未变,正色道:“没有。” 苏辙又道:“你就是生气啦!” 苏轼:“我说没有。” 苏辙认真道:“没有那你就笑一个。” 苏轼冷哼一声:“我不要。” 苏辙:…… 他这哥哥可真是个傲娇的小公举啊! 苏辙没有法子,顿时连说带比划起来:“我不喜欢金镯镯,我喜欢娘。” “有了金镯镯,娘就有钱,可以买好多好多东西。” “娘就高兴啦!” “你说是不是?” 他发誓,这是他长到一岁多说话最多的一次。 苏轼是个聪明的孩子,愣了一愣,道:“八郎,你说你想的是将这个金镯子给娘买新衣裳和首饰?” 苏辙点点头。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 若有这个金钳镯,程氏做生意就能少当些自己的嫁妆。 如今苏轼已四岁,想当初程老太爷在世时他已记事,那时候偶尔也会随着程氏前去程家做客。 程大舅母与程二舅母是衣衫华贵,穿金带银,话里话外皆是对程氏瞧不上的意思,言辞之尖酸,就连他一个几岁的孩子都听的出来。 也正是因此,所以他才会如此厌恶程二舅母以及她给的东西。 想到这些事,苏轼眼眶又是一红,转身就将苏辙抱在怀里,哽咽道:“八郎,我误会你了。” “我就知道你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我们一定要好好念书,长大之后考举人中进士,当大官,好叫娘扬眉吐气的!” 苏辙连声道:“好!” 他看着眼前面上一团稚气的苏轼,想着自己不当大官是不行的,毕竟他还得捞苏轼了! 小孩子的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 先前苏轼看到苏辙还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如今却将这些事忘的一干二净,甚至撅着屁股去床底下翻来翻去。 苏辙凑了过去,感兴趣道:“六哥,你在干嘛?” 苏轼忙活的连头都没抬:“八郎,你等等!” 他掏来掏去,寻摸到了他一只旧棉鞋,又从旧棉鞋里拿出一包油纸来。 打开油纸,里头是已经融化的糖霜玉蜂儿。 这番骚操作,看的苏辙是一愣一愣的。 哪里有人大夏天将糖藏在旧棉鞋里? 这糖能不化吗? 苏轼却将这包糖当成了宝贝,喜滋滋道:“八郎,这是过年时候爹爹带我和八姐出去买的。” “我一直留着没舍得吃,喏,给你吃。”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就已把仅剩下的几颗糖霜玉蜂儿全塞到了苏辙嘴里。 甜! 真甜! 甜的苏辙微微皱眉,说实在的,因并不是真正小孩儿的缘故,他并不喜欢吃甜的。 更别说因苏轼小手里汗渍渍的,这糖霜玉蜂儿甜中带咸,咸中带汁儿。 味道可真是……一言难尽。 偏偏苏轼面上满是雀跃,更是期待道:“八郎,好吃吗?” 苏辙嘴里含着糖,是吞也不是,吐也不是,但还是佯装高兴道:“好吃。” 这是他来到北宋第一次吃糖了。 苏轼是愈发高兴,喋喋不休起来:“我最喜欢吃糖霜玉蜂儿了,这几颗我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