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 孙桂芳则是和杨二奶奶在一起做衣服。 “过两天是你们姑婆的生辰,你婆婆也要去,”杨二奶奶说道。 孙桂芳倒是第一次听这个,“姑婆家在哪啊?” “有点远哦,挨着县城不远,走路得四个小时,当年是我婆婆相中了那家,现在看来她眼光就是好,这挨着大街,不说别的,孩子念书可比咱们这便利。” 他们这儿的孩子念书,得去镇上,孩子腿短,春夏就算了,这寒冬腊月天不见亮就拉着伙伴出发,不然赶不上课。 不过有钱让孩子念书的人家并不多,他们生产队也找不出几个。 孙桂芳点头,“那确实是。” 杨二奶奶就爱和她一起说话,孙桂芳是个很好的听众,而且不乱嚼舌根,和她聊天简直是一种享受。 得知二人在堂屋门口聊得开心的杨老婆子,起身抱着毛蛋故意说去找杨大奶奶说说话,出了堂屋门后视线却一直往杨二奶奶院子看去。 “瞧瞧,憋不住了。” 杨二奶奶一眼就看穿她,忍着笑道,“有时候我觉得她真得挺蠢的,偏偏你公公听她话得很,真是不明白。” 孙桂芳垂头一笑,继续做衣服。 而杨大奶奶此时正在劝杨老婆子,“这事儿本来就是你们做得有些过激了,那鞋子是人家亲妈做的,你凭啥开口借给老四穿?就不怕孙家的过来瞧见了,找你吵架啊?” “我也是想着老四能体面些,本来彩礼就没有按照人家的来,”杨老婆子死要面子道,“再说,这不做饭,是老头子的意思,我劝了的。” “反正再怎么也是你的儿子,别离了心。” 杨大奶奶轻声说道。 “我知道的,”杨老婆子点头,接着诉苦,“老三媳妇儿没进门前,老三可不是这样的,他向来是我最听话、最省心的孩子,可打老三媳妇儿进门开始,他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 “总觉得我偏心,这家里的孩子多,怎么可能一双手顾得过来呢?我看是老三媳妇儿觉得她的彩礼最少,所以心里不乐意,才在老三面前搬弄是非,搞得家里啊是乌烟瘴气的!” 杨老婆子说着眼睛都红了,毛蛋伸出手去摸她的眼睛,还被她说孝顺,知道安慰自己。 “我看老三媳妇不是那样的人,”当了这么多年的妯娌,杨大奶奶多少了解一点杨老婆子,她也知道再劝也无济于事,便岔开了话题,说起去杨姑婆家的事儿。 等杨继西背着大捆柴与杨继康夫妇回来时,杨老婆子还没走呢,她惊讶地看向回来的杨继西。 杨继西叫了一声娘,便去放柴火,接着又和杨继康夫妇出了门。 “他......” 居然帮着别人干活儿! 杨老婆子脸色难看地离开了。 就连毛蛋想要继续玩那大门,也被她拍了一下手抱回了家。 杨大奶奶苦着一张脸,对刚回来的杨大爷爷道,“继西帮我们干活儿,三弟妹不高兴了。” “你见她什么时候高兴过?昨儿我和老三在路口说了两句话,她回头就把老三说了一顿,今儿我见到老三本想和他再说说,结果看见我转头就走。” 这些年这对夫妇一直是这么个操作,杨大爷爷早就不生气了。 “对了,”杨大爷爷又道,“晚上咱们家做饭,请继西两口子过来吃。” “知道。” 杨大奶奶点头,又见石头提着小木桶回来,裤脚湿答答的,便追问道,“又下河摸鱼了?这才开春多久也不怕着凉!” 石头只是摸着头傻笑。 天都快黑了,杨继西他们才拉着两根木料回来。 身上也脏兮兮的,杨二奶奶早就准备了热水,让杨继西赶紧洗洗。 孙桂芳回这边拿干净衣服,沈凤仙他们已经在做晚饭了,杨老婆子扫了她一眼,“天天待在人家家里吃喝,也不是个事儿,和你们爹认个错吧。” “知道了,那我明天回娘家问问我妈他们,我们错在哪里。” 说完孙桂芳抱着衣服就往那边走了。 杨老婆子气得不行,等杨老汉拿着旱烟杆回来时,便见她坐在堂屋抹眼泪,旁边是狗蛋和毛蛋。 “怎么了这是?老三两口子气你了?” 杨老婆子把杨继西帮着杨继康他们干活儿的事儿,以及自己劝孙桂芳他们别老是待在人家家里,让他们回来吃饭还被怼了一句全说了。 当然,这里面她的主观比较多,也就是添油加醋了。 杨老汉果然脸黑得不行,特别是看见杨继西两口子还有杨二奶奶他们笑眯眯地端着菜进石头家时。 “太不像话了!” 杨老汉猛拍桌子道。 如今何明秀三人也不在家,杨继北因为有事没回来,杨继西二人又去了别家,家里顿时安静了不少,桌子也空了许多。 看着就没有人丁兴旺的样子,这样杨老汉特别不爽。 “爹,先吃饭,”杨继东劝道。 “是啊爹,”沈凤仙轻咳一声,“老三他们会想明白的。” “吃饭吧,”杨老婆子也没什么精神的样子,但杨老汉还是听了她的话,吃了饭后,他黑着脸站在杨继康他们家的院子里,喊着杨继西。 “我出去一下。” 杨继西起身出去了。 孙桂芳不放心,想要跟出去,被杨二奶奶拉住,“你现在出去,你公婆只会觉得是你的错。” 康嫂也对孙桂芳使了个眼色。 杨大奶奶闻言看了看杨二奶奶,又看了看孙桂芳,到底没劝什么。 “你们还要闹到什么时候?” 杨老汉冷哼一声后问道。 “我们没有闹啊,是爹娘不让我们在家吃饭的,我们又不是泥人,不吃不喝也能活着,”杨继西一脸无辜,顶着对方越发黑的脸继续道,“爹,我还得忙事儿,您回去吧。” “站住!” 杨老汉盯着他,怎么以前不知道老三性子这么倔呢? “老四下午找我说,别跟你们借鞋子了,他找朋友借去,这事儿就算过去,你们明天回家吃饭,家里的围墙得加固,回来帮忙。” 说完,杨老汉自认为很宽容后,便走了。 杨继西在身后翻了个白眼,啥也没说便回了杨继康家。 他们的声音不大不小,屋子里的人又没说话竖着耳朵听,自然听见了。 “都是一家人,这次的事儿就算过去了,可别再犟,”杨大爷爷劝道。 杨二爷爷掏了掏耳朵,“这么大的人,他心里有数,我们这些老骨头就别掺和了。” “爹,你吃饭,”杨继康直接给杨大爷爷夹了筷子菜。 晚上他们依旧是洗漱完了后才回房休息的。 “你明天打算做什么?” 孙桂芳问道。 “木料得拉到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