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关系呢?” 孙桂芳问。 “问题是什么呢,”杨二奶奶端起搪瓷杯喝了口茶继续道,“当初相看的时候,你们吴大嫂和吴伯相中的人,是吴大嫂的堂兄弟知道不?” 吴三妹一心想要嫁给真爱,只觉得吴大嫂成了自己的绊脚石,这不,恨上了。 “这种人啊,给她什么,她都不会知足的,我看吴家的鸡死得不是那么简单,她肯定是拿了瘟鸡的东西给吴家的鸡吃了!” 他们换衣服是为了更加小心,可真要出事,那也不是人轻易能传染的。 杨继西对吴三妹的印象并不深刻,上辈子也和现在一样出了鸡瘟,吴家也是两只鸡没有了。 之后大家知道是吴三妹回来弄成的后,骂了好一阵,但接着发生什么杨继西不知道。 他被控制后脑子里就一件事儿,干活,听爹娘的去干活,别的不管,灵魂虽然清醒,可一直被禁锢在身体里,不像鬼,能四处跑。 除非是那些大事儿,传得沸沸扬扬,他自然也知道了一点。 此时吴家的气氛也非常不好。 “我真是造了什么孽啊!还以为她是真想我们了回来看看!” 吴爷爷双眼都气红了。 “打小就那性子,当年不听劝,非要嫁给那个混子,现在日子苦了吧?还觉得是我们没给够嫁妆!” 吴和国也气啊,可不敢在吴大嫂面前说,怕她跟着气,可吴大嫂已经从吴阿山那知道鸡是怎么没的了。 她坐在床上叫骂着,听见声音的吴和国赶紧回屋,“别气,和她气啥,养好身体比啥都强!她肯定没想到继西给咱们弄了一只鸡,还有那么多鸡蛋呢!” 见旁边的孩子也开始哭起来,吴大嫂才停下,她抱着孩子拉起衣服给他喂奶,还骂着呢,“给老娘记住了!最好一辈子都别回来!” 第六十七章 “不气, 不气,”吴和国笑道,“晚上给你煮六个红糖鸡蛋!再来一碗面!” “六个鸡蛋就行了,不吃面, ”吴大嫂见他盯着孩子吃-奶, 立马瞪了他一眼, “去做晚饭!” “好。” 吴和国摸了摸孩子的小手, 起身出去了。 “爹, 我能不能不叫幺弟了,”吴幺弟跑过来抱住他的腿, 仰起头道。 “那你叫啥?” “大哥说家里有更小的弟弟了,那他就叫幺弟,我是哥哥了。” 吴幺弟大声道。 “没关系, 你叫幺弟,他叫老四。” 何明秀送鸡蛋下来, 就听到他这么说, “吴大哥, 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四个鸡蛋,不多, 但是他们家就十个鸡蛋,还是跟于大嫂买的。 “不用不用,”吴和国连忙推辞, “我们家鸡蛋多得勒, 你们留着吃。” 何明秀是不信他这话的,留下鸡蛋就回去了。 吴和国见此又回房跟吴大嫂说了一声, 吴大嫂想了想道, “收下吧, 住着一上一下的,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欸。” 吴和国应着。 晚上杨继西夫妇回房后,杨继西发现福窝那边的雾散开了,还是五天还能散开,而里面的面粉,也从两斤更新到六十斤左右了! 杨继西见此心中一喜,转头对孙桂芳说,孙桂芳想起之前福窝是不能更新面粉的,现在却能了,“那米也可以吧?” “应该可以,不过还是放鸡蛋好,鸡瘟的事儿发了后,鸡蛋的价钱也往上涨。” “也对,现在空间那么大,面粉可以放在里面,”孙桂芳又想起归整小库房时,杨二奶奶说少了面粉,这下就明白了,“敢情是你拿了啊?” “是,我拿了两斤,”杨继西嘿嘿一笑,右手一晃,手里便多了两斤的面粉,“我现在还回去两斤。” “我去吧,我知道面粉放在哪里。” 晚上的时候,库房是没有上锁的,因为家里人都在,而且杨二奶奶说,晚上不上锁的原因是,万一着火了或者是什么情况,他们能直接进小库房那东西跑。 “再来几个鸡蛋过来,用这几个鸡蛋换,我总感觉,福窝现在更新的主要条件,是要把没有进过福窝的东西放进去才能更新。” 杨继西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想,但是他脑子里的念头就是这样的。 “行,幸好家里鸡生的鸡蛋放在篮子边上,不然我可不知道哪个是福窝的,”孙桂芳笑着拿走了面粉和鸡蛋,等回来时,便抱着几个鸡蛋回来的。 杨继西把鸡蛋放进福窝,和孙桂芳躺下。 孙桂芳枕着他的肩膀,忽然道,“你说,我们也没避什么,我怎么就没动静呢?” 她摸着自己的肚子。 “不着急,”杨继西想起那个瘦巴巴,却十分乖巧的孩子,心里就一阵疼,他抱紧孙桂芳,“会来的,她一定会回来的。” “嗯。” 孙桂芳使劲儿点头,她虽不知道孩子长啥样,可她还是很期盼,那可是他们的女儿。 半夜下起了雨,孙桂芳有些冷,往杨继西怀里钻,杨继西醒来后直接将人翻身抱住,拉高被子将二人裹住。 早上打开堂屋门,能闻见带有土腥味的空气,杨继西先去那边院子看了看,好在没有什么影响,地面全完干透了,只是院子里多了几片树叶。 他拿起扫帚清扫干净后,又来这边院子清扫了一遍,见杨继康院子里也有点落叶,便跟着一起扫了。 “你也太勤快了,”杨继康也起来了,打开大门就看见他在扫地。 “顺手的事儿,”杨继西笑了笑,接着看向杨老汉那边的院子,说起来这两天这边都挺安静的,不过听杨二爷爷说,昨儿开会,杨老汉和杨老婆子都去了。 去的时候吹起自己够兄弟情义,回来的时候也在吹,想来都忙着挽回名声去了。 不过也确实有效果。 可惜鸡瘟的事儿压过了他们一头。 想到这,杨继西拿起扫帚回去了。 “哎,你就走了?” 杨继康指着自家院子里扫在一起的落叶笑问道。 “给你做引火柴。” 杨继西咧嘴一笑,跑了。 “真是,”杨继康摇了摇头,倒是找了个簸箕盖住了那堆落叶,等出太阳的时候晒晒,确实能做引火柴。 早上喝粥,配着酸黄瓜吃,十分开胃。 队里已经开始收土豆了,杨继康家的柴房看了日子的,明儿开始弄,所以今天杨继西背着背篓,扛着锄头,去记分员那领了挖土豆的活儿。 孙桂芳本来也想去,结果被杨二奶奶在家里做小衣服。 这是要送给吴大嫂家孩子的。 不说两家关系好了,之前杨继燕出嫁,吴大嫂就送了一能做一身衣服的布呢,这个情得还。 “而且你也得练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