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理她,现在咱们也不欠他们什么,以后要是给我们甩脸色,就骂回去。” “娘说得对,”刘香莲笑道。 杨继东站在堂屋门口听到这些话,有些不高兴,到底是杨继康帮了他一把,怎么到头来还觉得人家不对? 那金镯子换了钱回来后,杨继东也提醒过还钱的事儿,可刘香莲话里话外都是金镯子是他们四房捡回来的,站利益最大,和他们没啥关系,要给也是爹娘开口再给什么。 这下杨继东更想分家了。 又听杨继北在跟杨老婆子说笑,逗得对方哈哈大笑后,便转身进了毛蛋他们房间,毛蛋一个人在房里玩儿,他瞧着也心疼。 自打杨老婆子训斥了毛蛋几回,不能跑来跑去后,毛蛋就很少出去玩儿了,多数都在自己房间。 “这老大媳妇儿去哪里了?怎么还不回来。” 到了饭点,沈凤仙还没回来,杨老婆子生气道。 刘香莲坐在堂屋里闻言也不说话,她现在饭都不用做了。 “老大!去把你媳妇儿叫回来!一天天也不干活儿,就知道去串门!可别把我的福宝饿着了!” 杨老婆子大声喊着杨继东。 而沈凤仙这会儿从院门处打着伞回来,闻言扯着嘴角笑道,“福宝现在多大?是四弟妹饿了吧。” “那还不赶紧做饭去!家里的好日子是谁给的?你吃肉的时候嘴皮子可没这么利索!” 杨老婆子骂道。 “是是是,”沈凤仙懒得和她们计较,只要想着自己有私房钱,她才不怕呢。 晚饭做好后,她和杨继东把饭菜端到堂屋桌上,见杨老婆子让狗蛋念书给刘香莲肚子里的福宝听时,差点没忍住想骂人,好在杨继东轻轻踢了她一下。 看似平静的家,其实气氛并不好。 “送喜结那天正好是赶集日,你和我一起去转转?” 杨继西对孙桂芳道。 “不想去,”孙桂芳懒洋洋道,“最近恨不得一睡就是一天,我就在家待着,你早点回来就是了。” “好,”杨继西应着,又给她揉腿捏肩,等她睡着后,这才去洗漱回房睡觉。 五月初一,杨继西和杨继康背着喜结一大早就出发了,在老马沟岔路口,刘章已经早早等在那了,他也是个手巧的,和杨幺妹得空了就编喜结,编了不少呢。 这一回杨继西是真的和兄弟们一起把东西放在林子里,接着杨继康和刘章就先一步离开,等时候差不多了再回来背背篓。 李成杰见他只带了喜结,没有鸡蛋也没有甲鱼,心里有些失望。 “最近太忙了,鸡蛋也没攒下什么,甲鱼还在寻,”杨继西不好意思道。 “没事儿,我也是被你养刁了胃口,”李成杰说笑道,“来来来,数喜结。” “这背篓是分开的,”杨继西指了指刘章背过来的背篓,在家里编的喜结,杨继西每天都会给她们数清楚记录好,只有杨幺妹他们的不知道数。 刘章二人算数也不是那么好,所以数得不怎么清楚。 “行。” 最后杨继西和杨继康的背篓里一共有1460个,其中杨继西家540个,大奶奶家240个,吴大嫂家320个,何明秀和沈凤仙的速度差不多,都是180个。 因为是8分一个,所以一共是116.8元,其中何明秀和沈凤仙是五分钱一个,分得9元,多出的5元多,和以前一样放在一旁,再给她们算下一次的工钱就可以了。 “......477、478、479、480,这背篓刚好480个,”成才数完刘章背篓里的红线后说道。 “38块4毛钱,”李成杰很快给了个数,“这钱也单独给你?” “单独给,红线也单独给,”杨继西说。 “行,成才,你去装红线。” 李成杰道。 刘章背的背篓很大,红线也能装得多,等李成杰他们走了后,杨继西从林子里出来,对远处招了招手,很快杨继康和刘章就赶来了。 “这背篓红线你背回去编,我们的红线傍晚的时候会送到我家来,”杨继西一边把钱给他们一边说。 “成,”在等他的时候,刘章就买好了东西,现在背上红线,他把东西往杨继西背篓里一放,便走了。 杨继西看了眼背篓里的几斤肥肉还有花生糖啥的,无奈笑了笑又大声道,“晚上早点睡,可别坏了眼睛!” “知道了哥。” 刘章笑眯眯地应着,他内兜里揣着三十多块钱,整个人十分激动,此时的他只想快点回家,把钱交给幺妹。 “我说我们家腊肉还没吃完呢,结果他给我买五花肉,因为石头喜欢吃,”杨继康把肉放在背篓里。 今儿石头要回家呢。 “这腊肉吃久了,鲜肉也好吃的,”杨继西也背上背篓,和他一同离开,快到镇上那条路时,杨继康就和他分开走了,他要去老丈人家,下午接石头一起回去。 今天周五。 杨继西也正好去供销社买点豆油灯,还有女士擦脸的东西,家里杨二奶奶和孙桂芳的都用得差不多了。 接着去王老汉家,蹲了一个小时,终于捞出两个最大的甲鱼,两斤八两! “还有其它鱼吗?” 甲鱼杨继西不准备弄多了,不然会引起怀疑。 “有青鱼,这家伙能长很大的,不过我这去年才放进去,顶多三斤。” 王老汉道。 “这样啊,那我两条回去吃。” 杨继西笑。 “行,”王老汉也笑着继续捞,“这鱼1毛一斤,这东西可是药鱼,吃了对身体好的。” “药鱼?” “是啊,陈大夫说的,说什么鱼肉益气补虚,鱼胆什么泻热什么来着,反正是好东西,而且我们这边青鱼不多,这鱼苗还是我去老战友那边的时候,带回来的。” 一听老战友,杨继西顿时肃然起敬,没想到王老汉居然是退伍军人。 青鱼他只买了两条,加上两个甲鱼先放在空间木盆里,接着杨继西又去另一家他知道在卖鱼的人家买青鱼,这家也有,不过不多,最重的五斤。 杨继西要的全是三斤上下,一共60条。 这可是大生意,那人还问他是不是国营饭店的,还说他们家这个是生产队的生意,有资格证什么的。 “这是?” 杨继西垂头看见他捞起来的还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凑近一看,是乌龟。 “小乌龟,这玩意儿也是送鱼苗的时候来的,送你一个。” “谢谢啊。” 那人热情地帮他把鱼送到一处,还送了他几大个木桶,等到了僻静的地儿,杨继西将其全收到空间里去了。 到生产队村口时,杨继西瞧见赵五家的大姑娘,给了她两大把瓜子,请她回去找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