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 分卷阅读43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30(1 / 1)

了呢?” 团团理直气壮:“文清叔叔是大作家,他是君子,君子动口不动手,才不会打您.......” 本来团团去学校,杨继西要去送人的,结果锁子亲自上门,说自己要出差,正好送团团去学校。 杨继西磨了磨牙后,还是点头了。 房里,孙桂芳给团团塞了一张卡,这里面是你的学费和这个学期的生活费,钱不够给我们打电话,你爸给你打过去。” “好,”团团把卡收好,“妈,你们在家照顾好自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他们年纪也大了,盯着点不让他们偷偷吃冰的东西。” “知道,”孙桂芳看了眼团团,最后还是在她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话,团团脸一下就红了。 她镇定地点头,“放心吧妈,我才不会那么傻乎乎的呢,没结婚前别想碰我!” 杨继西夫妇到底把人送到了县车站,等看着他们上车后,二人才回东门巷搬东西。 去年西门巷拆了,今年东门巷也要拆,他们已经签了拆迁书,回来搬走东西,等拆迁后,该赔的钱也到卡了。 这里的东西大多数都是杨二奶奶和孙母的,他们把东西搬到镇上,杨二奶奶她们现在不带孩子了,便到镇上和杨二爷爷他们一起看铺子。 幺妹抱着孙女过来串门,这是平安的孩子。 “舅婆抱抱,”孙桂芳冲小姑娘伸出手。 小姑娘眨了眨眼看了看她后,伸出小手,孙桂芳抱起她,“又重了。” “送回来的时候爱吃零食,不吃饭,我一气之下就不准她吃零食了。” 杨幺妹扫了小姑娘一眼,“瞧着是养回点肉,不过比起同龄的小姑娘,还是身体差了些。” “现在的孩子都爱吃零食,”孙桂芳摸了摸孩子的小揪揪,“苗苗提出把孩子送回来的,还是平安?” “平安,”杨幺妹叹气,“苗苗想的是让亲家母带孩子,可亲家母给我们打电话,话里话外就是我们还是孩子的亲爷爷,亲奶奶呢,我们不带孩子,反而让他们做姥姥姥爷的带......” 杨幺妹和儿媳妇苗苗的关系属于一般,一是二人相处得少,二是苗苗老从家里拿钱去补贴娘家,这娘家人要是个好的也就算了,偏偏那家人就是吸血虫,所以杨幺妹对她不是很喜欢。 平安因为这个事儿还和苗苗吵了几次架,苗苗每次都说改,每次都改不过来,怕她把孩子教坏,平安就把女儿送回来了。 “其实她人挺单纯的,就是打小被灌输了那些思想,这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想开的,”孙桂芳说。 “我也知道,”杨幺妹抿了抿唇,“反正平安说会和她好好谈,如果再这么来,这日子怕是不过了,我听了心里难受得很,这能走在一起也不容易。” “她是没吃大亏,等吃了大亏.....我又见不得她吃大亏,”杨幺妹自己当年就吃过大亏的,自然不想后辈也这样。 “不说这个了,”孙桂芳把孩子放下,让她自己玩儿,然后拉着杨幺妹的手,“枣子那事儿咋样了?” 枣子初中毕业后去读了卫校,现在在县医院做护士。 去年枣子单位的领导给枣子介绍了一个对象,二人也看对了眼,目前正在相处。 说起枣子,杨幺妹的脸上多了几分笑,“打算明年结婚,其实我觉得她还年轻,可以再谈一年,不过这到底是她自己的终身大事,我只能建议,不能给她做安排,阿章倒是想留她几年。” “你哥也是,恨不得嫣嫣和团团一辈子都不离开我们,”孙桂芳想起杨继西也不由得一笑。 杨幺妹闻言也笑,关心地问起嫣嫣啥时候结婚,二人说有说笑的,杨继西做好饭菜,喊他们吃饭,这才上了桌。 今天吃火锅,老人那一桌是清汤火锅,杨继西他们这一桌稍微辣一点。 孩子也跟着孙母他们一起吃清淡点的。 刘章把青菜放在锅里,接着问起杨继西队里修水泥路的事儿。 “我们队已经在规划了,你们队怎么计划的?” 杨继西喝了口啤酒,闻言笑了笑,“水泥路到我们村口,但我们正在开会商量,自己出钱把村里的路也给铺上,咱们队里的茶林还有我们家的桃林和梨林都打出了名声,这不是有几家还想做农家乐啥的,这村里的路不修好,人家开车过来也不好走。” “你们村的路大,都不需要扩宽,直接搞水泥就成,比我们那好,我们那路窄不说,也没几个人愿意出钱,我看这事儿干不成。” 刘章摇头。 “路修好了,大伙儿出行都便利,”孙桂芳把酥肉下了锅,“现在好多地方都开展乡村游,还有人在乡下租菜地种呢,一年也去不了几回,但人家就是愿意租,然后得空了去干点活儿,种点菜啥的。” “这个我知道,”杨幺妹指了指陈翔家的方向,“陈大嫂他们家的地就租出去了几块,其实大多数时间都是陈大嫂他们在照看地,不然那些菜根本活不成。” “那肯定的嘛,人家给了钱,等再来的时候发现地里的菜都死了,哪还有心情再来?” 杨继西摇头。 “我们家的地离得太远了,我觉得你们那环境不错,镇上开会表扬过的,你们村就是咱们镇最美村庄啊。” 刘章竖起大拇指说。 “还行还行。” 杨继西嘴巴都快咧到耳根子了,还在那谦虚呢。 因为杨继西喝了啤酒,所以下午开车回去的是孙桂芳,她也考了驾照的。 一回去,队长就在喇叭里说开会了。 孙桂芳先开车回家,杨继西去开会。 说的就是水泥路的事儿,国家给铺大路的水泥,但是帮忙的人不够,得享受那条路的两个生产队的出人。 杨继西和杨继康报了名。 杨二奶奶得知后,和孙母回家帮着做饭,她蒸大馒头。 “继西和桂芳他们干活儿的时候,就爱吃我蒸的大馒头,”杨二奶奶一边揉面一边跟孙母道。 “你那手艺好啊,”孙母夸着,“馒头蒸得又绵又香甜,我咋都学不会。” “来来来,给你偷师的机会,”杨二奶奶笑道。 杨大奶奶拄着拐杖过来串门,看她们这个架势,就知道是蒸馒头,“哟,我今儿有口福。” “那肯定的,大嫂你坐,我们忙完和你吹牛。” 杨二奶奶笑道。 杨大奶奶颤巍巍地坐下,大曾孙很快也过来,把蒲扇给她,然后又去找毛蛋的孩子玩了。 “别出院门啊。” 杨大奶奶叮嘱着。 杨二奶奶听着耳熟,想起那会儿她也是这么叮嘱嫣嫣和团团的,便忍不住一笑,转眼间那些孩子都成大人咯。 第一百六十二章 馒头出锅时, 杨二奶奶端着大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