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恩典,微臣万死不辞!” 素来位于岭南的张琪虽然对阴谋暗算十分敏感,但他终究欠缺了许多官员与官员之间圆滑周转的分寸。年纪的增长只代表了他能力的增长,而非个人对于社交经验的增长,此时此刻,张琪依然保留有一份赤子之心。 而林渊要的就是这份赤子之心。 “甚好,甚好啊。太子,还不快过来拜见你的老师。” “学生林燮,拜见老师。” 太子朝前走了两步,对着张琪深深拜下。他声音稚气天真,却有斩钉截铁的崇敬之感。这一次,换成了张琪柔声对他说请起。 太子是知晓张琪此人的。 林渊时不时讲述一些朝堂之上发生的趣事,只不过会把那些趣事用自己的语言转换成更为简单易懂,并且具有十分趣味的小故事。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太子就这样不知不觉,听了许许多多官员朝堂的故事。 这些故事里张琪也具有一席之地。林渊具有倾向性的,侧重地描述了他,将这个人做的事情告诉了太子。因此,在太子心中,张琦的确是一个难得的厉害的人,对他自然也就抱有真心实意的崇敬感。 林渊倒不是特别在乎自己的孩子在崇拜他的同时还崇拜着其他的人,他只要确定他的地位在太子心里是最重最高的就足够了。太子年纪还小,他需要一些成功的厉害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而榜样总是有很大的力量,林渊则将这个榜样选择为张琪。 罗泽瑜有罗泽瑜的用法,张琪有张琪的用法,这两个人都是人才,但却是不同的人才需要用恰当的手段,才能完整而妥帖地运用它们全部的价值。 因此,林渊绝对不会让太子对罗泽瑜抱有崇拜感,但不阻止他对张琪抱有崇拜感。因为这本身就是他想要的。 第135章 大齐(十) 太子有了老师, 接下来自然是去上书房念书。 太子年仅五岁, 正常情况下, 应当是六岁或七岁才能进入上书房的。但林渊向来我行我素,他言道:“朕两岁启蒙, 当今太子已然五岁,沉稳老实,必然能克服浮躁玩闹之心, 用功读书, 勤勉学习。” 其他大臣倒是有心劝他,但又不知如何开口。 莫非对皇帝说,陛下, 您的儿子和您的天赋相差甚远,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吗?那岂非是故意要惹得皇帝勃然大怒? 林渊有多宝贝他的太子, 这些年来许多大臣们都有目共睹。不说刚出生便报道重寒宫之中,由皇帝亲自教导, 光是看林渊面对二皇子林灿和大皇子林炅时那截然不同的态度, 便能从中知晓一二了。 太子老实沉稳,这一点其他人倒是颇为认同,小小年纪守礼谨慎, 又是由皇帝亲手教导出来的,纵然日后并非千古明君, 也是一位脑子清明的守成皇帝。 与太子相比, 二皇子则聪明的多, 只有两三岁的年纪, 便已经会背【千字文】,【三字经】,与他聊天时更会妙语连珠的讨人欢心,无师自通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天赋技能,没多久把皇后和太后都哄得对他颇为喜欢了。 林渊倒是对此并不意外。 毕竟这孩子的母亲是从小饮用灵水,美若天仙的葛雯。她如果不给自己的孩子用灵水增添智慧天赋,那才奇哉怪也,让林渊怀疑此人安的什么心。 但是,他虽然对此表示没什么大不了的,却不乐意听人把太子和二皇子凑到一块儿对比,捧着后者,踩着前者。 虽然都是自己的儿子,但皇帝还是更喜欢太子一些——为了生太子,他耗费了很大的心力,对于意外所出的林灿,他倒是没那么多想法。太子的出生继承了他所有的期望和期盼,其他的皇子公主?自然爱生就生,不生拉倒。反正他已经有了足以继承皇位的太子。 况且,作为一个英明神武的千古明君,他怎么会为了所谓的更聪明的小儿子,将自己名正言顺的太子置于令人难堪的境地呢? 那样的皇帝私德有亏,还称得上什么完美的君主! 如果不能做完美的君主,那林渊心里可是相当不乐意的。他努力了数十年才得到现在的地位,怎么可能会让一个聪明的孩子就损害声誉? 一个npc当然是不配的。 太子进入上书房学习之后,倒是和大公主林炅有了更多的交集。 林渊并没有将公主和皇子分开上课,而是一视同仁地将他们塞到一块儿去。反正大齐皇室子嗣稀疏,他不怕自己日后生十几二十个孩子,让上书房没有空闲。 只不过,之前林炅上课时,教她的老师只是普通的教导老师,林渊并没有特意挑选什么才华出众的人。教孩子嘛,来来回回都是那一套,不用文采斐然;而在太子进入上书房之后,教导他们的老师立刻被林渊换成了张琪。 林炅感受到了这种差异的对待。 但她不言不语,不声不响,反而对着自己名义上的亲弟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和和气气的和他聊天说话,甚至偶尔还会趁着自己比太子大几岁教导指点他,像是一个称职的姐姐。 年幼的太子很快和姐姐熟络起来,对她颇有了一点亲昵之意。 然而,林炅却在每次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她的心中浮起一阵纠结的烦闷,笑容虽然一点不勉强,但心里总是不舒畅的。 即使如此,林炯依然在做。 原因吗?——自然是皇后对她照顾弟弟的行为很是喜欢。 “既然母后乐意我这么做,就说明我这么做是对的吧?” 依然年幼的女孩心里这样想着。虽然她不大乐意见到这个弟弟,但是,她还是很喜欢很喜欢母后的。如果为了母后,她自然乐意和弟弟和谐相处。更何况,太子也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并不让人厌恶。 然而烦闷却一直存在着。 仿佛是盘踞在心中的阴霾一般,每当林炅安慰自己,说你可以更加努力地和弟弟和谐相处,可以看着弟弟成长,可以接受弟弟成为比她更惹人喜欢时,那种烦闷感就愈发的彰显而出了。 这让她十分烦躁。因为林炅亲自试过,也心里知道,就算她闷闷不乐,弟弟比他更加受大家的宠爱,更加受太后的喜欢,这一点是确凿无疑的。即使她胡搅蛮缠无理取闹,拼命的做些事情,吸引其他人的关注,那也无济于事。 不甘心的感觉蔓延着整个心脏,林炅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十岁左右的她已经开始生出自己的价值观。皇室里的小孩儿比普通百姓的孩子更加成熟,在其他同龄人还天真烂漫时,林炅已经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她知道她会成为公主,会在十四岁或十六岁时嫁给一个不认识的男人,会为那个男人生孩子。那个男人也就是他未来的驸马。 驸马是绝对不会像父皇身边一支陪伴着他的母后那样,不太高兴地忍受着所谓“姐妹”——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