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脑子一热,跪地高呼“求陛下恩典,让草民常伴陛下左右!”林渊没有生气,反而颇为赞赏地哈哈大笑,给他赐了金翎卫一职,这便是真的常伴陛下左右了。 现下他被分给了太子,他对此颇为高兴。太子可是未来的皇帝,跟随他必然前途广大。而太子吩咐下来的事情,王安自然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去做。 他和几个同被吩咐了的侍卫商量好,每人负责一条街,而他则负责朱雀街。 此处人烟热闹,车水马龙,行人稠密,吆喝声伴随着食物的香气、脂粉的诱惑飘散在空中,有人卖艺,有人讨价还价,有孩童拿着风筝和木马一边唱着流传的童谣一边绕着大人腿打转,有头戴帷幕的女子高居竹楼低头俯瞰,有带货的商人慢吞吞牵着马前进……众生百态,不一而足。 王安对眼前安宁和乐的场景非常喜爱。 但他没忘记自己的任务,一面到处行走着,一面不时和老板路人搭话,去酒楼里转了一圈,又到街边望着一群正堆积在糖画铺子前流口水的顽童。 就在此时,忽然远处人群传来骚动,王安皱眉望去,只见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俊俏少年肆无忌惮地驾马前进着。他一挥马鞭,白马顿时一声长长嘶鸣,扬起四蹄开始狂奔,而那少年则哈哈大笑着继续挥动马鞭,将那些来不及躲闪的百姓劈头盖脸便是一顿鞭子。 “混蛋!这人是谁!” 王安登时大怒,“天子脚下,竟然还有这等愚蠢无知的纨绔!?” “唉,先生有所不知,这人是礼部尚书的儿子葛怀安。”身旁喝茶的人有个附和道,“此人简直不知所谓,极为自满且从不讲理,我们小老百姓又有甚么法子呢?” “他在这纵马,若是撞死了人那要如何!区区三品大员的儿子也敢这么傲?”王安怒道。 “阁下有所不知,他姊姊一个是当今皇后,一个是皇帝的婕妤,两个侄儿一个是太子一个是未来的王爷,谁敢动他?况且他每次撞人之后,葛府都有小厮带着银子来补偿,补偿得多,自然就没人再讨麻烦了。自认倒霉呗。” 王安一时语塞,接着便是一阵忧虑。 太子的母家……这外戚怎地如此不知好歹!这样一来,岂非也害了太子的名誉?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王安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如此败类祸害京城百姓、破坏太子声望。他暗暗记住了此人面容,深深望了眼他驾马离去的方向。 …… 王安查探消息之后便立即回到皇宫,将今日情报与那纨绔之人事情全部告知于太子。 太子听闻此事,一时间颇为震撼。 他惊道:“孤的亲属……怎地这般狂妄无礼?孤虽然从未面见过他,但母后端庄大方,姝母妃温柔娴雅,葛大人清廉尽职,这,怎会生出这样一个人?” 王安下跪行礼,铿锵道:“太子殿下,容卑下失礼。葛怀安借用皇家威名,肆意妄为,此事在京都百姓心中皆是有闻,殿下,您作为太子,同样被他仗势啊。” “无妨,你也是一片好心,朕心里晓得。只是……”太子犹豫一下,他不过十岁上下,对类似事情全无处理经验,因而颇有点儿不知所措,“孤当如何是好?” 他首先想到的是将这件事情告诉皇帝,但随即他否决了这个想法——他被赐予独属于自己的金翎卫之时,便已经算得上需要独自处理事务的大人了,若再想都不想,先求父皇,那自己日后又如何坐稳帝位,决策事宜,保护百姓? “让孤想想,想想……”太子垂下眼帘,对其他人道:“在座各位都是人杰,你们若有法子,也都讲出来罢。不必拘礼。” 沉寂片刻,一位金翎卫出列道:“殿下,依卑下所想,此事要点正在葛大人身上,告知葛大人此事,那位小少爷便没了靠山,暂且让他归家,莫要多生事端,让这情况过去。” “太子殿下目前年纪尚幼,不可上朝听政,贸然接触葛大人又怎生是好?”另一人当即反驳。 “卑下认为此事可告知皇后娘娘……”又有一个出了个主意。 ※※※※※※※※※※※※※※※※※※※※ 第142章 异常者的终局(六) 在反复斟酌之后, 太子林燮选择向自己的父亲林渊诉说这件事的原委。 甘露殿内, 林渊端坐于案几之后, 身披秋香色常服,玉带雕琢龙纹, 垂眼静听太子阐述,眼睫漆黑下垂,容颜在灯火下显出如山威严。听罢, 他微微颔首, 带有考教之意询问道:“太子,你对此事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呢?” “启禀父皇,儿臣想着先将此事告知父皇, 若父皇允诺,儿臣便同母后商量如何温吞解决, 于明日派遣内侍,在早朝之后寻找葛大人, 借母后之名将此事告知于他。葛大人向来严格要求己身, 想必不会将此事当作耳旁风忽略一旁。” “这法子是你想的?”林渊‘嗯’了一声,“虽然略有稚嫩,但在你这位置上还算恰到好处。” “这……并非如此, 这法子乃是父皇赐予我的金翎卫们集思广益想出的。儿臣只是将他们的想法思索糅合,选择了最后要做之事而已。”太子有些郝然, 白皙脸颊微微泛出晕红, 显出些不好意思的神态。 在他从小到大看来, 他的父皇林渊向来是什么都知道, 什么都清楚的。没有什么事情能够瞒得过他,也没有什么事能难得住他。故而太子对自己这般只能采纳下属进谏,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情形,心中还是颇为羞愧,只觉自己比不过林渊的。 然而,令他略感惊讶的是林渊并未对此批评于他,而是点了点头,认可了他的做法:“身为帝王,必须做到的一件事便是能够从谏如流,去芜存菁,进行决策和判定。” “那几个给你提出建议的人,你可记住了他们的名字相貌?”林渊又问。 “儿臣都记住了。”太子坦然回答道,这是他跟着林渊潜移默化学习的事情之一,“若此次父皇允诺,圆满完成,儿臣便会予以那些进谏之人相应的奖赏。” 林渊浓眉舒展,眸光深邃,对林燮微微一笑,神色中带有几分赞誉:“那你可从他们所说之话中,听出这些人性情偏向如何?” 这一回,太子垂眸思索,良久之后方才略显迟疑道:“依儿臣所想,提出要同母后商议情况之人,性情因偏向冷静保守;建议立刻处置葛怀安之人,更为暴烈直白,注重儿臣的威严名誉;而将那些建议之中的错谬之处反驳之人,应当更能够发觉他人话语之中的漏洞……” 林渊这回并未点评他所思考的是否符合自己想法,而是放下手中茶盏,朝太子招了招手。 一时之间,林燮感到一股喜悦之情充塞心口,紧接着又是一阵受宠若惊。 他虽然是太子,虽然一直以来都跟着林渊在甘露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