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阳教得卑鄙阴损,毁了你的天赋……” 皇上一步从还在喷水的腾龙池中迈出来,贺太监连忙将内袍披在皇上身上。 “女人嘛,总有几日心气不顺。”皇上手掌拍在穆阳肩上,“朕记得你曾经随她读书时抄写过杨家家规?” “当时年岁小,又调皮坐不住,几次惹恼了她,她惩罚我背杨家家规。” “那你可记得,杨家家规就没有教导女子为妻之道的?” 皇上揉了揉太阳穴,“虽然朕理解她每月有几天脾气暴躁,可她从不让朕近身,成亲五年了,朕……” “杨家家规有百余条,养出了骄矜倨傲的杨少主,志大才疏,又不愿听人意见。” 穆阳缓缓说道:“我不记得杨家家规中有教导女儿的条例。” “杨家女公子……灿若明珠,亮如星辰。” 皇上失落遗憾摇头,“朕这辈子是不指望能碰她了。” “罢了,罢了,朕虽是好色,讲究男欢女爱,从不曾强迫勉强了哪个女子,也不曾亏待过陪朕睡过的女子。” 皇上颇为得意自豪,纵情女色左拥右抱,却不是流氓无赖。 皇上笑呵呵指点在水池中的美人,“她们满足朕的欲望,你阿娘是朕放在心上的女人,朕给你一道口谕,朕若是走在你阿娘之前,待到她去世时,你把她同朕葬在一起,她的陵寝位于皇后位。” “老贺把皇陵图拿给阿阳看。” 皇上指着展开的皇陵图,“若是没有阿晨,朕肯定封她为皇后,朕一直对她有愧,朕为人夫做得并不好,本该许给她皇后的,可朕还要为天下选一个适合的储君。” “她不曾抱怨过一句,阿娘始终对您如一,只要您好,她不计较名分。” “朕知道她的性子,娶杨氏女时,朕答应若得天下封她为后,朕没脸见她……” 皇上拳头抵着嘴唇,眸光闪烁:“你去帮朕说一说,追封朕的元妻为皇后全因穆晨,她是穆晨生母,但朕满打满算同她也就相处了两夜,她是你祖母用一袋小米换来的童养媳,朕的心始终是你阿娘的。” 第九十一章 穆阳被诫鞭抽了 穆阳以沉默表示抗拒,皇上略显尴尬,寻常人家儿子在外惹祸,当爹的为儿子收拾乱摊子。 皇上一旦遇见左右为难的局面,不知该如何同紫宸殿万娘娘说时,总会派穆阳去说。 皇上连万娘娘亲生的五皇子都不信任。 在一旁伺候的贺内监敛目垂头,他不用看都能明白靖王不赞同。 “朕不单单是她的丈夫,更是天下之主,晨儿同你一向交好,不提你们的兄弟情分,在所有兄弟中,你说,有比晨儿更适合为太子的?” 皇上说话声音大了几分,底气提起来了,“穆晨生母是朕第一位妻子,朕记不得她相貌,不记得她性情,可她生了穆晨。” “抚养大哥长大成才的人是阿娘,他生母生下大哥就没了,您当初同大哥生母成亲并没有三媒六聘,婚书明证。 您娶阿娘时六礼俱全,后来娶杨娘娘时,阿娘为您的江山退了一步,烧了当年成亲时双方签字的婚书,因此您得以按正规程序迎娶杨娘娘,并且昭告天下娶她为妻!” 皇上面色僵硬,被人剥皮的滋味并不好受,以前阿阳不认同他也只会不吭声,他交代的事情还会做的。 穆阳不躲不避直面皇上的恼怒:“我知皇上心意已决,这些话我也知阿爹不爱听。 “本来我是不打算说的,我上次入宫时,曾暗示阿娘您会立大哥为储君,为大哥出身正统,您会追封他生母为皇后,阿娘笑着说她不介意……” 皇上听到这话立刻眉头舒展,“朕就知道她是最在乎朕的女人。” 穆阳躬身说道:“舅公方才说我不懂情,我不知何为动心,但最近我明白了一点,喜欢她就不要让她受委屈,不能因阿娘不介意,在意您,您就肆意践踏这份情。” “穆阳!” 皇上声如洪钟为自己强辩:“朕说过了,只是暂时委屈她,朕还是同她葬在一起的,皇后是追封的,人已经没了,只是个皇后名分而已,在朕的后宫还有人能压她一头不成? “朕不是把管理后宫的宫务都交给她了?她本就是后宫之主,除了管不到昭阳殿之外,整个后宫不是她说得算吗?” “为您操持家务,抚养儿女,孝顺祖母时,她是您明媒正娶的妻子,这都是妻子应该做的,阿娘做到了。 “如今她为您管后宫,以及您所纳得那些美人们,忍着她们夺走您的宠爱,调节她们之间争风吃醋,阿娘却不是皇后! “她凭啥做那么多?就因为她钟情于您?” 穆阳声音同样不小,贺太监扑通一声给靖王跪了。 今日靖王这是要大闹皇宫不成? 往日靖王可没这么莽! 何止大夫生意好,贺太监觉得棺材铺生意一定不错。 皇上舍不得罚靖王,这股被靖王激起的火气可不得发泄到朝臣们身上吗? 皇上可不是有气自己憋着,忍着火气的人。 “朕说了,朕是为你大哥,为江山传承!”皇上气势被穆阳压了下去。 “您是穆傲天,您是皇上,连您都护不住您心爱的女人,那不是笑话吗? “您别说为大哥,他根本不记得生母,于我而言养恩大于生恩,您追封她为皇后,往后大哥同阿娘之间必然有间隙!他们本来就是母子,您非要在他们中间插进去一人。 “您让大哥如何再同阿娘相处?大哥性子耿直,他能不顾生母吗?” 皇上:“……” 他开始寻找马鞭,说不过穆阳,他还不能以父亲之尊抽他一顿了? 穆阳从身后拿出五尺长的诫鞭,缓缓跪下去,将诫鞭举过头顶,“您方才询问我杨家家规,忤逆父亲罚诫鞭一百,起兵谋反无视君上罚诫鞭三百。” “当年杨公不舍得严惩野心勃勃颠覆南朝的杨少主,违背了杨家家规,也让杨家祖辈立下的忠君爱国一朝化为乌有。 “倘若杨少主再坚持忠君几年,而不是起兵南下诛杀朝廷正统,他不至于陷入重围,更不至于失去天下民心,当初不少人劝说过他缓称皇,他不肯继续等待南朝内乱,最终他身死道消,一切成空。” “我忤逆阿爹当罚,违背皇上命令当罚。” 穆阳低垂眼睑,声音降低到唯有皇上能听到:“您不是为了大哥牺牲阿娘,而是为您自己,您不愿册杨娘娘为后,可朝臣未必答应,您怕麻烦,便把大哥生母提出来,她为您元妻,自比阿娘高一头,也比继室杨娘娘高一头,坚持大仪礼的朝臣们有了台阶下,有了说服自己的理由。 同时杨家还活着的人也只能认了……” “你当老子不敢打你吗?”穆北玄一把